劉詩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1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心病屬于介入技術,其臨床治療效果確切,但是通過持續觀察顯示,常規護理未能滿足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護理需求[1][2]。故此,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討分析護理干預在預防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血管并發癥中的作用價值。現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共60例,依據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有30例,1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為(56.49±1.39)歲;研究組有30例,1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為(55.87±1.51)歲;將兩組的一般資料作比較分析,均無差異,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給予兩組冠心病患者行常規護理[3],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4],具體如下:①健康教育護理:患者收治入院當日,護理人員熱情接待并給予介紹科室、病房環境,介紹醫護人員以及給予患者講解疾病知識、注意事項,預防血管并發癥方法等,使患者及家屬更了解疾病與手術,提高配合度。②心理疏導護理:由于疾病原因以及手術原因,患者多伴有程度不一的不良情緒,故此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良好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并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患者調整良好心態配合治療。③出院指導護理: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告知其來院復查時間以及疾病復發的癥狀表現、應急處理方法等;給予患者進行定期隨訪,結合隨訪結果展開生活指導以及健康教育,使患者更重視疾病,預防血管并發癥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3 觀察指標
仔細觀察兩組生命體征以及護理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入睡時間、總睡眠時間、夜醒次數、睡眠深度、做夢情況等睡眠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P<0.05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分析兩組護理效果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23.33%(13/20),研究組的護理總有效率93.00%(28/30),兩組對比,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1)。
2.2 對比分析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3.33%,均高于研究組(3.33%),P<0.05。(表2)。
2.3 對比分析兩組睡眠情況
對照組患者的入睡時間、總睡眠時間、夜醒次數、睡眠深度、做夢情況等睡眠情況均低于研究組,P<0.05。(表3)。
3 討論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疾病,隨著醫療技術的持續發展,臨床治療冠心病以經冠狀動脈行介入治療方法為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該治療方法創傷性較大,患者容易出現血管并發癥,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占據著重要意義[5]。
常規護理干預已不能滿足預防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血管并發癥的需求,本次研究中,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針對性護理干預,包括健康教育護理、心理疏導護理、出院指導護理等三大方面,使患者更了解疾病知識以及手術情況,輔助患者調整積極自信的心態面對手術治療,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以及護理依從性,從而可以明顯提高護理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睡眠情況,以及提高治療安全性,減少并發癥發生率[6][7]。
綜上所述,在預防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血管并發癥中給予患者在應常規護理聯合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林小潔,張敬文.護理干預在預防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血管并發癥中的作用[J].護理研究,2015,15(3):334-335,336.
劉燕飛.護理干預在預防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血管并發癥中的作用[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7,38(2):221-222.
黃金蓮.循證護理對冠心病PCI術后患者血管并發癥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3,24(4):616-618.
郭雪瑩,曹瀅.血氧飽和度監測護理在預防經橈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橈動脈內膜增殖中的應用[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5,21(3):424-426.
韋學萍,鄭莉,江海燕等.冠狀動脈多支病變病人臨床特點及護理對策[J].安徽醫藥,2017,21(2):387-390.
張艷萍,顧曉麗,張二箭等.冠狀動脈介入檢查和治療中發生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臨床護理對策[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6,8(9):1123-1123.
黃麗霞.早期康復運動對預防急性心肌梗死介入術后再狹窄的影響[J].微創醫學,2017,12(1):136-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