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 李環
摘 要:我國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經常遇到科技人才短缺、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科研氛圍不濃厚等問題,高校作為地方經濟發展和行業技術進步的主要創新源泉之一,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引育工作至關重要。圍繞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引育的目的和意義,通過全面加強和完善工作機制和管理體制,介紹了人才引進、人才培養方面工作的做法,人才引育成效顯著,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人才與智力支撐。
關鍵詞:服務地方經濟 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人才引育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8(a)-0246-02
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全球化的競爭越來越突出地表現為人才競爭??萍紕撔聞摌I人才不僅具備較高的理論知識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而且擁有較高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應變能力,表現出極強的適應性和創新性,這些都是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能量,科技創新創業人才資源日益成為社會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高校作為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的重要主體和支撐力量,如何更好地引進和培育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成為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國各地區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相比國內,國外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關注度更早,也更注重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在對人才給予高度重視的同時,擴大其社會影響力。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級政府、高校和產業園區等越來越重視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引進與服務地方經濟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黨的十八大報告就指出,到2020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已逐漸成為國家教育和培養體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更多的資源向高水平、有特色的地方院校傾斜。提高地方高校核心競爭力,能夠有力地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如何在高校引進和培育服務地方經濟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成為教育研究熱點。本文就本校在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中人才引育的一些做法做一些闡述和探討。
1 人才引育的目的和意義
服務地方經濟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能夠為學校發展帶來新的發展動力,能夠促使學校在新的發展平臺準確把握機遇,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在推動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方面快速發揮作用。
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的和意義在于兩個方面:一是面向各類人才的培養,提高人才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縮短成長周期,成為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通過運用政策傾斜、重點資助、在崗培養、研習交流、出國進修、交流學習、繼續教育等多種途徑,為人才成長搭建平臺,提供條件,營造促進人才成長與成才的環境。二是面向在校學生的培養。在校內設置學生學習和實踐基地,開設創業實踐課程,設立創新創業種子基金,盡早為品學兼優的大學生提供發揮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從源頭上培養創新創業人才。讓大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以社會的高新技術企業為自己的工作平臺,了解社會需求的科技人才,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盡快適應社會需求。
2 人才引進
緊緊圍繞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的重點發展學科領域開展人才引進,在引進途徑、引進評價、引進程序、引進待遇、引進政策、引進服務、引進保障等方面建立超常規的人才引進制度。構建定向推薦、重點引進、聯合引進、柔性引進、組團引進等多元化的人才引進機制,探索以特聘崗位和年薪制等方式,加速形成高端人才聚集效應。人才引進主要采用以下舉措。
2.1 創新人才引進工作規劃
設立人才引進專項資金,建立人才引進的科學評價體系。通過全職引進和柔性引進兩種方式,加大力度,引進能推動學科建設和科技需求重大發展的領軍人才,引進一批具有產業行業背景和實踐經驗豐富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聘請海內外著名教授、學者來校講學、合作研究。
2.2 建立人才工作機制
建立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由學科帶頭人、學術領域專家參加,介紹工作思路及學校人才引進政策,分解人才引進任務,發動教師參與引才工作。建立高層次人才信息定期通報,專人跟進落實制度。定期通報或發布領軍人才需求,建立人才信息庫,構建高效快捷的人才引進系統平臺。采取兼職、短期聘用、技術和項目合作、人才租賃等方式,靈活引進國內外人才,積極開展科技成果對接與人才洽談等活動。
2.3 拓展引進渠道
不斷拓寬引才渠道,加強與國內外著名大學和人才中介機構的合作,充分發揮學科方向杰出人才和領軍人才在以才引才中的積極作用,以團隊建設為引領,聚集一批專業人才。學校在海(境)外建立人才工作站,進行學校信息宣傳、人才推薦和篩選等工作,積極與省市海外人才工作站對接。充分發揮二級機構在人才引進中作為用人主體的重要作用,領導帶隊走訪有關重點大學和研究機構,參加專場招聘會等,改“等人才”為“挖人才”。通過載體引進、團隊引進、核心人才帶動引進、高科技項目引進等方式,加大人才引進力度。
2.4 做好服務保障
加強人才服務工作,建立一站式服務中心,為人才提供專業化、特色化、個性化服務。優化引進程序,縮短引進周期;出臺高層次人才定制引進的政策和服務,實行“一人(一團隊)一議”的靈活薪酬制度。
3 人才培育
按照人才職業生涯的發展規律,重點破解制約人才培育的體制機制障礙,著力提升現有師資隊伍水平,使得人才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能力、較強的教學科研創新水平和服務地方經濟能力。
學校成立提升計劃實施小組,負責全校教師提升計劃的實施。多渠道籌措,保證經費支持。積極拓展國內外培訓渠道,尋找優質培訓資源。建立培訓項目績效評估制度,定期組織專家對培訓項目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人才培育主要采用以下舉措。endprint
3.1 訪問學者
學校每年鼓勵和支持教師作為校派訪問學者,到國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開展為期6個月或1年的訪學。選派外語類教師到國外進修語言或進修訪學,為期6個月。
3.2 頂崗掛職
每年選派博士教師赴鎮區或市直管理部門掛職鍛煉,直接服務地方建設和發展。每年安排“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課教師到重要企業或高新企業頂崗實踐,鼓勵青年人才以“科技特派員、高級訪問工程師”等形式到企事業單位參加專業實踐,促進產學研合作。
3.3 集體研修
每年組織安排國內外集體短期研修項目,結合學校發展的情況,針對教師教學、科研中的共性問題開展專題研修班。
3.4 學歷學位提升
支持教職工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不斷提升學校專任教師中的博士占比。
3.5 導師制
針對青年人才教學經驗不足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做好傳幫帶工作。由各教學單位安排具有豐富經驗且教學效果優良的老師作為新進青年人才的指導老師;幫助青年人才加強與地方的聯系與合作。
3.6 加強教師發展中心建設
學校設立教師發展中心,不斷拓寬學校師資培訓路徑,發揮服務支撐作用。以“溝通、服務、發展”為理念,定期組織人才沙龍和座談會,開展拓展訓練活動,為教師發展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4 結語
通過服務地方經濟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引育中的主要做法,完善了各項人才引進機制和流程,建立了人才培養的長效策略,提供了培養科技人才的成長平臺。通過組建學科科研團隊,不斷鼓勵科技人才到企業頂崗實踐,項目平臺建設扎實推進,進一步促進了產學研合作和創新發展。人才整體素質與能力持續提升,師資隊伍能力結構明顯優化,人才引育成效顯著。
參考文獻
[1] 王啟.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大眾,2016(6):77-78.
[2] 朱勇建,秦運柏.我國高??萍紕撔聞摌I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01-102.
[3] 張根友.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與實施路徑[J].教育現代化,2016(40):160-161.
[4] 杜薇.高校創新創業工作機制探討[J].中國高??萍?,2017(Z1):156-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