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徐建成
【中圖分類號】R5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1
就老年癡呆而言,該疾病是一種發生在中樞神經中的變性型疾病,該疾病的病程一般較長,具有慢性進行性,而在面對這種情況時,若沒有對患者的并且進行有效的干預,則有可能導致患者的身體功能呈現出進行性衰退。換言之,老年癡呆的臨床癥狀和個性化護理是息息相關的,直接關系到病程的發展。為此,本文從我院中選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的老年癡呆患者共112例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從我院中選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的老年癡呆患者共112例,癡呆的診斷標準按照美國精神并學會的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進行。而與之相關的納入標準,則應該符合AD和VD的診斷標準,并且在頭顱CT或MRI掃描中至此AD或VD診斷,并且患者均已經接受或三個月以上的穩定劑量的多奈哌齊藥物治療。而剔除標準則可包括意識障礙、3個月內沒有使用過精神活性藥物進行治療等[1]。
1.2 方法
在同等醫療條件的基礎上,對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而在研究組中,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之上采用個性化護理。個性化護理的內容可包括個性化活動指導、軀體鍛煉、認知治療、綜合的娛樂性治療、參加支持下小組等[2]。
1.3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s)來表示檢測結果的均數差,并用t來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而計數資料則采用來進行檢驗,并在對兩組間進行比較時,用t來進行檢驗,當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3]。
2 結果
2.1 將研究組組內的數據進行比較
將患者接受治療后的簡易職能狀態檢查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與治療前的評分進行比較,指標的評分P=0.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將觀察組與對照組數據進行比較
一般在對患者進行一年的個性護理后將觀察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在簡易職能狀態檢查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等方面,觀察組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4]。
3 討論
慢性進行性認知能力、記憶力、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以及社會生活功能障礙是老年癡呆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而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的生活能力也會隨之下降減退。對于老年癡呆患者而言,認知功能障礙是患者最為主要的基本表現,不僅嚴重了患者的行為,而且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為此,開展護理的最基本原則就是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延緩病情的發展。而據不完全統計分析,老年癡呆的臨床癥狀和個性化護理是息息相關的,直接關系到病程的發展。
而通過本文的研究分析表明,老年患者治安接受個性化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與接受治療前,在簡易職能狀態檢查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質量量表評分等方面,評分都有所增加,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老年癡呆患者在接受個性化護理一年后,將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簡易職能狀態檢查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質量量表等評分進行對比分析,觀察組患者的評分也要高于對照組的評分。
綜上所述,在對老年癡呆患者中采用個性化護理,可以明顯提升患者的認知能力、精神狀況、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行應用并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江皋軒,崔梅,李明秋,黃海華.老年癡呆患者個性化護理及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2,18(12):126-127.[2017-08-07].
楊玉蓉.老年癡呆患者個性化護理及效果評價[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31(04):114-116.[2017-08-07].DOI:10.16833/j.cnki.jbmc.2015.04.075
杜禾芳.老年癡呆患者個性化護理及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4):242-243.[2017-08-07].DOI:10.15912/j.cnki.gocm.2013.34.188
張俞,周連鳳,張桂清.老年癡呆患者個性化護理及效果評價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5):231-232.[2017-08-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