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中圖分類號】R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2
1 對象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40例對照組,1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為53-78歲年齡,為(57.6±3.2)歲的平均年齡,其中發生腦梗死患者24例,為16例腦出血患者;40例觀察組,2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50-76歲的年齡,為(58.6±3.6)歲的平均年齡,當中19例腦梗死患者,21例腦出血患者。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沒有明顯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上使用早期康復護理:
(1)心理護理。腦卒中患者由于其肢體癱瘓、反應遲緩,內心不能用語言表達,患者多發生易怒、焦慮的不良心理。對患者和其家屬,護理人員要告知實施早期康復護理的意義和目的,對患者進行安慰,偏癱的事實讓患者從心理上接受并有體系的認識。把之前通過早期康復護理的成功案例對患者和家屬實施講述,使患者和家屬感受到希望,讓患者有信心戰勝疾病,對患者以最佳心理面對疾病并全力配合治療有利。
(2)按摩與被動活動的進行:為了讓患肢血液與淋巴的循環獲得推動的作用,要對于患側肢體從近端關節向遠端關節用50%乙醇實施按摩,每一個關節按摩的次數需要控制在10-15下,并堅持2-3次/天的按摩。
(3)把患肢臥位的問題處理好:對于患者為了防止壓瘡,患肢的臥位要處理好,臥位包含患側臥位、健側臥位和仰臥位,對于患者而言護理工作者要每2小時實施更換1次臥位。
(4)進行康復培訓:護理工作者要漸漸教導患者每天應用簡易的道具像棍棒、繩索進行雙手十指交叉、握拳、抬腿等簡單的運動2-3次/天,并保持20-30min/次。患者進行床上翻身、坐位培訓、站立培訓和行走培訓等這些自主培訓是當在早期康復培訓的經過中有所完善而且肌力恢復達到三級的時候。
1.3 評價指標 ADL評定,使用修訂的Barthel指數法實施評定對比,Barthel指數總分為100分,越高的得分,越強的獨立性,越小的依賴性;60分以上者為良,基本自理生活;中度殘疾為60—40分,生活需要幫助;重度殘疾為40—20分,生活依賴顯著。
2 結果
2.1 運動功能恢復評定
康復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治療前運動功能分級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6周護理后,康復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都有所提升的運動功能,提升高于常規護理組的康復護理組運動功能總體效率,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改善2組患者護理后認知功能對比
根據結果數據顯示,6周后康復護理組比常規護理組認知功能高(=7.91,P<0.05)的改善率。見表2。
2.3 2組患者護理前后ADL評分對比
康復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患者Barthel指數護理前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6周護理后,2組Barthel指數都升高,康復護理組比常規組大的升高幅度,存在統計學差異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腦卒中是患者大腦出現腦血管疾病,從而造成的腦組織受損導致運動功能障礙,表現出偏癱的臨床病癥。因為腦細胞死亡是無法挽救與再生的,因此這病導致的傷害是永久的,腦卒中帶來的嚴重后果導致了患者的身心痛苦與社會家庭的沉重負擔。
對于腦卒中的護理恢復時,不論患者是早期或者后期的受損,對病情的恢復有著關鍵意義的是使用功能訓練。從臨床資料研究分析,損傷中樞神經系統以后,損傷中心區的周圍沒有死亡或流程凋亡的神經細胞,只存在傳導衰竭后半暗區產生,盡早使用康復治療患者,細胞的復活效率可以加快。擬定康復護理計劃時結合醫學理論實施是關鍵,而且依據患者的詳細狀況選定最好形式,早期使用合理的、綜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完善偏癱患者的病情,發揮出優良的專科護理效果。護士除了為患者實施護理服務外,還一定要學會引導患者增強自我保護,把自身的護理方法做好,從兩個方面增強病情的改善。
綜上所言,盡早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計劃,可以使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加快,對其功能健康有著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從而避免發生致殘率。
參考文獻:
王瑞蓮,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0):214-215.
魏偉.腦卒中偏癱應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3):347-348.
李艷.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9):2703-2704.
許鳳蓮,葉蘭芬.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3,34(1):163-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