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亞



【中圖分類號】R7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2
為了能夠更加清晰的分析快速康復的應用和效果,本次研究針對100例普外科患者展開相關工作,分析快速康復護理帶來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選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治療的普外科手術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對照組50例。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有63例,女性患者有37例,且年齡在28~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8±5.9)歲;所有患者病情分布如下:30例胃部手術,33例肝脾手術、27例膽囊炎手術、10例闌尾炎手術。所有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方式,即進行清潔、健康教育等。
觀察組患者采用快速康復護理:①心理護理:手術前與患者進行適當溝通,以親切的態度消除患者內心對手術的不安和緊張[1];進行手術前患者身體檢查,并鼓勵患者勇于面對疾病;手術進行中時刻關注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并注意患者體溫的變化;②術前飲食護理:叮囑患者家屬相關飲食禁忌,防止患者使用高膽固醇、高脂肪、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讓患者日常中使用含有營養的食物;術前保證患者12h不進食、4h不飲水,及時提醒患者和患者家屬;③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將患者送入病房中休息,根據患者的癥狀和手術程度為患者選取合適的體位,并進行適當程度的輸液量;時刻關注患者的體溫,避免患者在修養過程中由于環境溫度不適出現其他病癥;若患者身體機能能夠進行適當的下床活動,則要讓患者家屬或者親自陪伴患者進行輕微活動[2]。④藥物護理:若患者服用屬于顆粒狀,則要提前準備好溫水,以適合的溫度讓患者在特定的時間服用,且時刻關注藥物的質量和規格,嚴格用藥。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在不同護理方式下的臨床癥狀、生活質量評分、并發癥出現率以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選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19.0,對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來表示,用t來進行檢驗;計數資料則采用%來表示,用來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下的臨床癥狀
即觀察組患者在臨床各項癥狀上都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即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存在很大差異,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
2.3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出現率
即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2.4 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即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0%,遠遠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60.0%,P<0.05。
3 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觀察組患者使用快速康復護理,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并加快患者臨床癥狀的恢復時間,P<0.05;在快速康復護理下,觀察組患者在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情況也很低,且生活質量評分相較于對照組來說顯著提升,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對于快速康復護理的滿意度也高達96%,足以證明快速康復護理的高效。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護理在普外科的應用能夠有效增強患者的治療效果,且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可在臨床中廣泛使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阮姝姝.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外科手術患者恢復效率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S1):610-611.
周瑞.快速康復護理對普外科手術患者康復效果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7,(02):359-3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