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慧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1
惡性淋巴瘤、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是較為常見的血液腫瘤,在患病期間,患者不僅承受著身體上的巨大痛苦,心理方面也倍受煎熬和摧殘,進而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從而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療效果。人文關懷護理是在護理過程中以人為本,發展人文關懷精神,以人性化的護理使患者獲得生理和心理上滿足感的護理模式[1]。為研究人文關懷護理對血液腫瘤住院患者的影響,本文選取54例住院治療的血液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不同的護理干預。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54例,經前期篩查,全部患者符合以下標準:患者均通過臨床診斷為血液腫瘤患者;患者均為首次入院者;患者年齡均在18周歲以上。排除精神疾病、認知障礙等患者。以隨機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27例,14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齡最大患者64歲,最小患者21歲,整組平均年齡(44.1±1.4)歲;觀察組患者27例,15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年齡最大患者70歲,最小患者22歲,整組平均年齡(43.5±1.6)歲。通過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對比,發現兩組患者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在采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人文關懷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輔助患者進行就醫治療 血液腫瘤患者住院需要的檢查和治療項目較多,為了幫助患者及家屬掌握相關治療內容,護理人員需要輔助患者進行就醫治療,通過制作預約告知書[2],將醫院各個科室的名稱、路徑、檢查治療中的注意事項等標示清楚,讓患者及家屬對接下來的檢查治療有清晰的了解。
1.2.2 宣講治療相關知識血液腫瘤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出現與患者擔心自身病情有很大的關系,因此護理人員要做好治療相關知識的講解和宣傳,護理人員可以選擇圖片視頻等資料,詳細全面的向患者解說病情、治療措施等等,幫助患者消除對治療的恐懼心理。
1.2.3 注重患者心理護理 患者在住院治療過程中,內心的不安抑郁情緒極易爆發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掌握患者心理問題的根源,對患者實施心理輔導。部分患者對治療效果不確信,護理人員可以通過例舉醫院真實的病例讓患者建立信心,積極面對治療。
1.3 護理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以患者焦慮抑郁情況和護理滿意度為主要觀察指標,焦慮抑郁情緒采用焦慮和抑郁自評量表[3],滿分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則表示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患者滿意度則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級別。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數據統計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以%表示計數資料,若P<0.05則表示兩組數據有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護理結果
2.1 焦慮抑郁評分比較結果 通過觀察發現,實施不同護理模式之后,觀察組組的焦慮和抑郁評分要明顯低于對照組,兩者對比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患者滿意度對比結果對照組患者滿意人數為21例,站到77.8%,觀察組患者則僅有2例不滿意,滿意人數為25例,占到總數的92.6%,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3 討論
本次研究過程中全部54例血液腫瘤患者,在住院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均出現了就焦慮抑郁等情緒,這些不良情緒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在傳統護理過程中,對患者人文關懷不夠,輕視了患者心理健康狀況[4],在這種情況之下,加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顯得尤為重要,護理工作者要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護理,消除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促進治療效果的全面提升。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大幅度降低,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達到了92.6%,遠遠高于對照組的77.8%,說明人文關懷護理能提高患者滿意度,因此,護理人員不僅要專業知識過硬,還應加強自身心理干預相關知識,幫助患者及時消除焦慮抑郁情緒。
參考文獻:
謝建鳳.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7,(1).
李芳,秦月蘭,向前.人文關懷護理對血液腫瘤住院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7).
宋磊,張樂樂,蘇爽.人文關懷護理對老年艾滋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7,(8).
霍震.人文關懷運用于重癥監護室患者護理中對其抑郁、焦慮評分的改善作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