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勤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2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未來幾年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將取代肺結核和呼吸道感染成為呼吸系統疾病致死、致殘的首要原因,其發病率居所有疾病前五位。COPD起病后將呈進行性發展,導致支氣管-肺組織發生一系列病理改變,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COPD全球防治倡議指出對穩定期患者應當加強肺康復訓練以改善呼吸功能和運動耐力[2]。標準腹式縮唇呼吸方法不易掌握,而且缺乏量化標準,有學者建議采用腹式縮唇吹氣泡訓練代替,其操作更加簡單。為進一步探討腹式縮唇吹氣泡訓練聯合針對性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我院選擇80例COPD穩定期患者開展隨機對照實驗,觀察其對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COPD穩定期患者,經病史、體格檢查及肺功能檢查確診,確認存在不可逆的氣流受阻,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相關標準。按照1:1的比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7-81歲,平均年齡(65.10±6.33)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8.76±3.65)年,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9-79歲,平均年齡(66.87±6.29)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84±3.17)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確診為COPD穩定期;無長期臥床、語言溝通障礙或老年癡呆癥狀;對本研究知情同意。(2)排除標準:COPD急性期患者或因COPD急性發作而住院治療者;合并嚴重高血壓、糖尿病、肺源性心臟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對康復訓練不耐受者。
1.3 方法 兩組均給予呼吸內科常規治療,包括抗感染、化痰、解痙等,給予對照組針對性護理干預:(1)生活護理:協助患者采取舒適體位,晚睡前采取身體前傾位,安排適當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以不疲憊為宜。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氧流量速度112L/min,如痰多黏稠需濕化氣道促使痰液稀釋排出。(2)心理護理:多與患者溝通交流,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情緒,治療護理前做好解釋工作,鼓勵患者家屬多關心、理解患者,使患者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及家庭的溫暖。(3)飲食護理:安排患者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少食產氣食品,提高機體免疫力。保證日常充足飲水促進痰液稀釋,同時減少脂肪、糖類等的攝入。觀察組在對照組針對性護理干預的基礎上聯合腹式縮唇吹氣泡訓練,操作方法:準備一個500mL的玻璃瓶,消毒后裝入300mL溫開水,插入一次性吹氣管,液面距吹氣管下端3-5cm,調整好距離后在瓶口將吹氣管妥善固定。在訓練前需告知患者訓練方法、意義,鼓勵患者配合完成訓練,訓練前由護士示范具體方法:取自然站位,用鼻慢慢吸氣,將腹部挺出,含住吹氣管半閉口唇緩慢呼氣,產生20~45個氣泡,每次堅持3~5min,每日2~3次。出院后在家自行訓練,電話隨訪訓練情況。
1.4 觀察指標 (1)入院時、出院后2個月采用SGRQ問卷調查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呼吸癥狀、活動受限、疾病影響三個方面,由患者獨立完成,不允許調查時存在暗示性提醒,總分100分,總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2)入院時、出院時自行設計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患者對護理技術、護理態度、治療效果、康復效果各方面的滿意情況,包括18個條目,總分90分,總分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均數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入院時、出院后2個月SGRQ評分對比
2.2 兩組患者入院時、出院前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對比
3 討論
COPD患者臨床表現為晨起咳嗽痰多,有泡沫痰偶帶血絲,典型癥狀是氣短或呼吸困難,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進展。COPD病程較長,患者在長期患病過程中,肺通氣及換氣功能逐漸受損,呼吸功能衰退嚴重,機體為適應代償表現,常表現為呼吸時頸部、肩部肌肉過快運動,膈肌、腹肌運動減少,進而出現呼吸淺快、氣短、疲乏等一系列癥狀[3]。為改善患者呼吸低能狀態,需要加強呼吸訓練,刺激呼氣肌群增強膈肌肌力,逐步使呼氣時間、呼吸頻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本研究中所采用的腹式縮唇吹氣泡訓練較標準腹式縮唇呼吸訓練操作更加簡單,患者容易掌握,依從性也更高。針對性護理是一種根據患者個體差異及疾病特點采取相應護理措施的現代護理模式,對COPD穩定期患者而言,采取針對性護理能夠有效改善預后控制疾病發作[4]。本研究中觀察組在采取腹式縮唇吹氣泡訓練聯合針對性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效果優于單純經針對性護理的對照組,兩組差異存在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
COPD是一種發病率極高的肺部疾病,同時也是一種十分頑固的呼吸道疾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需要做好康復護理工作,加強呼吸訓練,促進患者逐步恢復正常呼吸功能和運動耐力,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鐘映笑,黎銀煥,陳衛民,等.使用自制簡易呼吸裝置進行呼吸鍛煉對Ⅱ型呼吸衰竭COPD患者血氣分析及活動耐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7):65-66.
青壹蓮,張婷,趙春嬌,等.甩手運動配合縮唇腹式呼吸鍛煉對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內科,2015,10(6):784-786.
賀勝男,鈕美娥,倪靜玉,等.縮唇腹式呼吸結合立式呼吸體操對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4):1049-1056.
梁麗萍,左萬里,黃炎明,等.縮唇-腹式呼吸法對于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Ⅲ期患者肺康復療效評估[J].臨床內科雜志,2013,30(7):483-4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