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保育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1
抑郁癥是一種典型的精神類疾病,該疾病的產生與情感或心境變化、精神障礙、心理、行為和認知紊亂等有著密切的聯系,患病后,癥狀為興趣缺少、心境低落、心情差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出現自殺或傷害他人的現象,應給予重點關注,該疾病的護理質量非常的重要,直接影響著患者的預后,呈正比關系,心理認知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顯著[1]。本文為探討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在抑郁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特對比常規護理與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在抑郁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抑郁癥患者48例為研究對象,均分為兩組,每組2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16例,女8例,年齡在23~65歲的范圍,平均年齡為(41.57±1.24)歲,病程在1~12年的范圍,平均病程為(7.34±1.45)年;觀察組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齡在22~67歲的范圍,平均年齡為(41.58±1.14)歲,病程在2~13年的范圍,平均病程為(7.36±1.25)年。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方面,統計學無意義(P>0.05)。納入標準: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抑郁癥患者,均屬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器官功能不全者;②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③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護理,合理睡眠,多運動,保持良好生活和睡眠習慣,放輕松,緩解內心的負面情緒。
觀察組為心理認知護理干預,措施為[2]:①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建立良好關系,為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的認知度,引導患者緩解各種壓力,達到緩解壓力,降低抑郁的目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提高依從性;②針對抑郁癥狀已經非常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應要注意溝通技巧,不要觸及患者病情產生源,應循序漸進的引導患者釋放負面情緒,鼓勵患者述說內心情感,緩解負面情感對患者的影響,進而減輕抑郁癥狀;③依據患者實際病情,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鍛煉,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將患者的注意力投入到運動和音樂上面來,使患者身心愉快,緩解病情,建立自信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抑郁、生活質量、護理質量、滿意度評分情況。抑郁評分應用抑郁評分量表進行評估,總分為3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癥狀越嚴重,反之,表示患者的抑郁癥狀越輕。生活質量評分應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反之,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低。滿意度評分用問卷答題的方式進行調查,回收率100%,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滿意度越高,反之,表示患者的滿意度越低[3]。
1.4 統計學處理
將數據輸入到SPSS19.0中,處理和分析,用(±s)表示平均值,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抑郁、生活質量、滿意度評分情況
觀察組的抑郁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水平提高,各種壓力越來越大,患上抑郁癥的患者越來越多,當出現無法將日常生活中所承受的壓力進行釋放時,會導致患者在情感、認知、意識等方面產生負面情緒,嚴重者甚至產生精神類疾病。
臨床上,針對抑郁癥的治療,心理認知護理干預有著很好的效果,該方法的應用能夠很好的幫助患者清除負面情緒,緩解情緒,通過轉移患者注意力,降低壓力對患者的影響,進而降低抑郁癥的產生,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了解真實想法,糾正不正常思維,降低抑郁癥的產生[4]。
心理認知護理干預措施為:首先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多溝通,了解患者的內心想法及壓力所在,從根源上解除患者的壓力源,不能解決的話,轉移注意力,緩解壓力,降低抑郁癥產生的負面作用;其次,針對病情嚴重的患者,注意技巧,在溝通的時候,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不要觸及患者病情根源,鼓勵患者述說內心情感,打開心扉,引導患者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最后,依據患者實際病情,合理運動鍛煉,移轉注意力,緩解病情,建立自信心,提高其對生活的憧憬,降低抑郁癥的發生[5]。
綜上所述,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在抑郁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癥狀和生活質量得到改善,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滿意度,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值得在抑郁癥護理中應用。
參考文獻
馬靜,王保海,吳平平,等.延續性心理護理對AMI恢復期抑郁癥相關的認知及軀體癥狀改變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6,22(5):716-718.
魏娟青,謝曉穎,沈鴛.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抑郁癥患者臨床效果觀察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5,16(9):1766-1768.
鄭萍.心理護理干預對晚期前列腺炎癌去勢手術后合并焦慮抑郁癥患者的臨床效果[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18(12):1522-1524.
孫艷美,袁俊榮,呂岳霞,等.綜合護理干預對不同年齡階段的的糖尿病抑郁癥患者作用的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4,19(B08):282-283.
吳進純,楊波,羅成鳳,等.疏肝解郁膠囊配合綜合心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癥的30例分析[J].重慶醫學,2014,26(4):419-4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