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云生+王煥君+王欣+李嚴

【中圖分類號】R58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1
我們以阿托伐他汀與腦超聲波治療干預頸動脈粥樣硬化脂肪斑塊,發現不僅能穩定脂肪斑塊還能消融脂肪斑塊,收到了明顯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將2005年6月~2009年12月的住院ICVD患者306例,隨機分為3組,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均經頸部血管超聲檢查證實有頸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形成。研究組102例,男性62例,女性40例。年齡54~80歲;其中TIA(一過性腦缺血發作) 41例,腦梗死61例;雙側頸動脈病變60例,單側42例;伴高脂血癥77例,高血壓病85例,糖尿病38例。他汀組;102例,男性61例,女性41例。年齡54-80歲;其中TIA 42例,腦梗死60例;雙側頸動脈病變58例,單側44例;伴高脂血癥73例,高血壓病68例,糖尿病36例;對照組102例,男性63例,女性39例。年齡55~81歲;其中TIA 42例,腦梗死60例;雙側頸動脈病變58例,單側44例;伴高脂血癥73例,高血壓病69例,糖尿病39例。三個組的年齡、性別、伴發病構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研究組;口服阿托伐他?。ù筮B輝瑞醫藥有限公司生產)20mg每日1次,另加服阿司匹林50 mg,每日1次,均連續服用12個月,同時常規給予腦超聲波SUT-600型,超聲輸出頻率600khz,聲強0.75-1.25w/cm2(腦超聲波治療儀為中美合作技術,由北京天行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治療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10天一個療程,間隔一周再進行第二個療程。四個超聲探頭分別置于雙側頸動脈脂肪斑塊附近各一個,患側病灶側一個,基底動脈走行處(枕骨粗隆處)一個,并可口服尼莫地平、丹參等藥物,6個月后再鞏固治療一個療程,12個月后觀察療效。他汀組:僅給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口服,另可口服阿司匹林50mg每日一次,不用腦超聲波治療,其它治療同對照組,12個月后觀察療效;對照組:口服阿司匹林50 mg,每日1次,心腦清膠丸每次一丸,每日三次,連續服用12個月,其它靜脈給予輸入通脈液等。
1.2.2 頸動脈超聲檢查 所有病例于治療前、及治療后12個月進行頸部血管超聲檢查。采用飛利浦IU22型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10MHz,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受檢者仰臥位,分別橫斷及縱斷掃查雙側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及其分叉部,取距分叉部1~2 cm處記錄為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將內膜局部隆起增厚(IMT)≥1.1 mm處定義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并觀察斑塊回聲性質。大小,管腔的狹窄程度,彩色多普勒血流及血流頻譜參數,另根據斑塊的形態,回聲特點將斑塊分為:脂質型,脂質纖維型,纖維型,鈣化性;低回聲脂質型及脂質纖維型為不穩定型斑塊;強回聲纖維、鈣化型為穩定性斑塊。三組斑塊數及性質見表2。
2 結果
2.1 三個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與治療前比較研究組較他汀組,另研究組,他汀組2組較對照組,治療后血清TC、TG、LDL-C水平顯著下降,HDL-C水平明顯升高,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治療前、后上述指標均無明顯變化(P>0.05)(表1)。頸動脈IMT與治療前比較明顯變小或消失,不穩定斑塊較前明顯減少,而穩定斑塊明顯增加,斑塊長徑及厚度積分明顯減少。
3 討論
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是ICVD的重要病因之一,多因腦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脂肪斑塊及血管多發狹窄等因素有關。早期認為血液流變學的異常,血栓前狀態及動脈的狹窄程度在發病中起決定作用,但近年的研究發現斑塊的不穩定與ICVD有更密切的關系。頸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機制有多種:
a、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斷增大,直接阻塞血管;
b、斑塊不穩定、破裂,破碎的斑塊栓塞遠端的血管;
c、破裂或未破裂的斑塊表面粗糙,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形成血栓。
阿托伐他汀是羥甲基戊二酰輔酶還原酶抑制劑,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等調脂作用:他汀類藥物能減少膽固醇的合成和吸收,加快LDL的清除,縮小斑塊脂質核心,消融脂肪斑塊。并能清除自由基,抑制LDL氧化修飾,從而減少泡沫細胞形成,減輕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對內皮細胞的損傷。
腦超聲波治療通過高頻振蕩效應,溫熱及理化效應,可以降低血脂水平,消融動脈硬化粥樣體,促進栓子及脂肪斑塊溶解。
我們在口服阿托伐他汀的同時加用腦超聲波治療二者合用明顯起到了降血脂,消融脂肪斑塊的作用。經102例療效觀察血脂水平進一步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升高,頸動脈IMT體積減小,穩定性斑塊增加、不穩定性斑塊減少,另有8例患者頸動脈脂肪斑塊消失,說明以上二者聯合治療能有效地消融頸動脈脂肪斑塊。
參考文獻
劉力勝.血脂康調整血脂對冠心病二級預防的研究.高血壓雜志, 2004,12(4):3101.
徐伯平,程蘊琳,魯 翔.血脂康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對牛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01,20(5):384-3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