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中圖分類號】R68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1
胸腰椎段是人體后凸胸椎與前凸腰椎的主要銜接點,也是人體中活動腰椎與固定胸椎的主要轉折點,其自身的解剖結構與應力等都較為集中,所以,出現損傷的幾率也會相對更大[1]。對于臨床脊柱外科的常見疾病來講,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十分常見,在現代技術的治療背景下,脊柱的正常解剖序列相對可以恢復正常。但是,在此類患者的臨床隨訪當中,仍然有部分患者在術后會出現錐體骨無法愈合甚至椎體高度丟失的問題[2]。在此背景下,針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骨塊復位情況進行分析就變得十分重要,我院對此問題進行分析,并且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16具健康、新鮮的男性尸體作為對象進行分析,將所有的尸體標本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各4具尸體。相關人員按照常規的解剖方向對尸體標本進行解剖,并且將標本椎管內及椎管周圍附著額肋骨、血管、肌肉組織、神經與脊髓等完全剔除,并且保持韌帶、椎間盤與具體關節囊的完整程度,選擇T1—T10與T11—L5節段進行備用處理,用石蠟將所選標本的兩端包埋好,僅需要將椎體及其相鄰的上椎間盤、下椎間盤顯露出即可,并且進行真空密封。在具體的實驗進行當中,相關人員需要將標本浸泡在生理鹽水當中,以免其生理功能等受到嚴重的破壞。
1.2 方法 相關人員需要對模型進行制作處理,對不同標本的爆裂性骨折模型進行制作,利用逐級撞擊法操作,將脊柱的節段標本放在撞擊設備之上,之后讓撞擊錘進行自由運動。落錘的初始高度應當為1.4m,初始重量則需要為3.3kg,利用每一次落錘撞擊的方式去積累損傷能量,直至獲得符合標準的骨折模型即可。正常的A組標本不需要進行任何處理,對B組標本實施椎間盤纖維環切除處理,C組標本則需要接受后縱韌帶的切除,而D組的標本則需要同時將纖維環與后縱韌帶切除。之后,相關人員需要對以上四組標本進行縱向拉伸處理,并且用應力計對于具體的生物力學指標等進行分析[3]。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四組對象的具體復位面積百分比進行具體的對比,并且分析復位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我院在本次研究中將計量資料表示為(±s),并且讓其接受t值檢驗,若檢驗數據顯示P<0.05,則可視為存在顯著差異。
2 結果
在進行拉伸處理的時候,每一組對象的應力情況存在不同差異。在應力計的處理后可以看出,A組的向上拉力與向前拉力很強,B組與C組對象的向上拉力與向前拉力相對較強,但弱于A組對象,而D組對象的向上拉力與向前拉力均很差。A組對象的復位面積百分比為(59.8±4.8)%,B組對象為(43.7±2.1)%,C組對象為(51.2±1.8)%,D組對象則為(3.9±0.4)%。
3 討論
對于脊柱損傷來講,胸腰段是最為常見的好發部位,且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也成為了臨床當中主要的脊柱外傷類型,這類骨折患者可以占到脊柱外傷患者的20%左右。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大多是在暴力因素下所導致,患者的損傷情況相對較為嚴重,臨床表現也會更為復雜,且患者的脊柱穩定性會嚴重下降,且很多患者會合并有脊髓馬尾神經方面的嚴重損傷,從而導致患者的肢體殘疾率較高[4-5]。
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當中,后縱韌帶在患者椎體的上端與下端之間存在較為緊密的聯系,但是在椎體的后部中間位置則會較為疏松。在進行試件拉伸的時候,后縱韌帶會在縱行方向上出現相應的延伸,造成骨折塊出現向上拉力,而在繃緊的時候則會產生明顯的向前推力,這兩個力在同時作用的時候,就可以保證椎管內的骨折塊得到明顯且有效的復位效果。在本次研究當中,B組中的后縱韌帶在這類患者的復位前期會起到較好的效果,骨塊突入的面積越大,后縱韌帶的效果就會越明顯。在本研究制作的模型當中,骨折塊的上表面與相應的纖維環等存在緊密的聯系,當脊柱節段位于豎直狀態且縱向進行試件的拉力處理時,纖維環就會變得較為緊張,膠原纖維也會向著中心部位內聚,并且對骨折塊產生明顯的前拉力,前拉力與斜前方拉力同時作用的時候,此類患者的椎管內骨折塊復位情況就會較好。
在本研究中,不同的模型復位情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A組模型的復位效果上最好,且相關人員也發現A組模型的骨塊復位作用力明顯變大,單位時間之內的骨塊復位量也會更多。
結語:
針對臨床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而言,如果患者的后縱韌帶與椎間盤部位的纖維化較為完整,那么椎管內的骨塊復位情況就會較好,這樣就可以為患者的手術治療等提供科學的參考,進而確保臨床手術方案的制定及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柯曉斌,劉春華,陳長賢,王漢龍,賴展龍.過伸復位下后路間接減壓內固定治療無神經癥狀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療效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05):581-583.
張偉,李程,陳國斌,張懷成,李楊.經椎弓根植骨治療胸腰椎爆裂骨折手術技巧及風險防范[J].臨床骨科雜志,2015,18(03):299-302.
黃玉圣,張寧,肖亞云,姚功績,劉學敏,李建偉.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內骨塊復位的解剖學分析[J].長治醫學院學報,2015,29(03):174-176.
趙銳,史曉波,劉宏澤,劉玉鵬,張雅玲,趙玉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療新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27):5391-5393+5400.
張亮,王靜成,馮新民,王永祥,楊建東,陶玉平,張圣飛,黃吉軍.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聯合椎體成形修復單節段胸腰椎骨質疏松性爆裂性骨折[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17):2722-27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