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1
高血壓是社區老年居民的常見、高發疾病,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其心理健康、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也會受到影響。高血壓疾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加強護理管理,以有效控制病情的穩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本研究以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期間收治21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開展在提高社區護理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分析其對于改善患者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為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期間收治21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根據患者的自身意愿,108例患者接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其為觀察組。另外102例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服務,其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男性68例,女性40例,最高齡84歲,最低齡60歲,平均年齡(68.4±5.2)歲。觀察組患者男性61例,女性41例,最高齡85歲,最低齡62歲,平均年齡(68.7±4.9)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則是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具體服務內容如下:
①護理管理計劃的制定:家庭醫生應全面了解服務對象的情況,包括其病情、合并癥、生活習慣、文化程度和家庭情況,評價其病情的風險程度,為其制定科學的護理管理計劃,切實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另外,患者需要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著正確的認識,詳細了解其實施方法,積極配合相關的服務項目。
②健康教育:加強家庭醫生和高血壓患者之間的服務聯系,雙方可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進行溝通。以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程度,并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患者能夠隨時與家庭醫生取得聯系,向其咨詢和提問,而家庭醫生則需要根據患者的疑問,認真予以解答。對于電話、微信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家庭醫生需要上門為其服務。
③生活指導:家庭醫生應定期進行電話隨訪,問詢患者的病情及身體狀態,定期進行上門訪視,與患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更加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用藥、飲食、日常活動,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告知其家庭生活中的注意事項。而患者家屬應積極配合家庭醫生的工作,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予以監督,經常陪伴于患者左右,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依賴和寄托。組織社區文化娛樂活動,鼓勵患者多多參與,增進人際交往。
1.3 統計學處理
以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應用(±s)和(%)進行計量和計數,由t值和檢驗,P<0.05代表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護理滿意率以及疾病認知程度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管理效果
3 討論
老年人是高血壓疾病的高發人群,同時也是社區醫療護理工作的主要服務對象。在社區護理管理工作當中,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深入到社區和家庭生活中,給予其全面的護理服務和細致的生活指導。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患者在家庭和社區當中即可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為就診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服務。家庭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護理管理服務計劃,具體落實到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導當中,提供健康咨詢服務,定期上門隨訪,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在用藥、飲食、日常活動等方面給予教育和指導,更好的維護患者的心理健康,恢復其正常的社會功能。穩定的情緒、良好的心態以及規律的生活方式均有助于維持患者血壓水平的正常與穩定[2]。
綜上所述,基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老年高血壓患者能夠社區當中享受到優質的護理管理服務,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鄧莉,張平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老年慢性疾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15):2400-2401.
葛運芬,王希,李敏.家庭醫生簽約式干預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6,56(33):73-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