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曳
她原以為生命會終結在悲歡交錯的大宅門里,從年幼失怙到夫家退婚,繞不開深庭舊院的俗套情節,歲月漸次萎謝。“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咸推呂碧城”,這段亂世傳奇要從晚清說起。
呂碧城是生在光緒舊年的美人,長在書香門第,自幼受到詩書禮樂的熏陶,養成出眾的才情。她十二歲那年,一句“夜雨談兵,春風說劍”便顯出巾幗豪情。詩人樊增祥與呂父為同年進士,彼時于府中做客,恰巧看到呂碧城的詞作,亦覺驚艷。她記得那時父親笑意清淺,帶著文人固有的自謙而又為她生出幾許得意。
也是這一年,父親驀然辭世,留下一門孤女。母親嚴氏歸鄉處理祖業,可在女子命如漂萍的年歲,呂家無男子成了族人巧取豪奪的借口,甚至暗設圈套唆使匪徒劫持。溫情如漣漪散去,無可捕捉,唯有人走茶涼的規律亙古長存。身在京城的呂碧城聽聞母親的遭遇,以羸弱的身軀負起重擔,寫信向父親的故交求援,幾經周旋,終于讓一切收梢圓滿。
豆蔻新綠的年紀,她的心底卻不再是碧草青櫻,詩卷里的繾綣沒入塵埃。經此一事,呂碧城的果敢決絕令人側目,亦讓訂有秦晉之約的汪家開始猶疑,比起呼風喚雨的新女性,他們需要的是端莊順從的溫婉閨秀。汪家決定退婚,無所依傍的呂家母女無力爭辯。
從前光景似夢,醒來了無蹤跡。她隨母親與姐妹離開故地,前去投奔舅父。雖寄人籬下,于她而言亦是一片嶄新的天地。她目睹清王朝飄搖欲墜,亦感受到西方自由平等的精神。彼時興起新式學堂,提倡女權亦成為一時潮流,她為之心動,有些念想在心底潛滋暗長。
高墻深庭不是她的歸宿,平淡庸碌的相夫教子生活與她的理想南轅北轍。呂碧城登上奔赴天津的列車,違背舅父的教誨做了出走的娜拉,卻并無娜拉的悲情,這場出走才是她人生真正的伊始。她坐在車廂里,透過狹小的窗往外望去,故景一點點倒退,像是陳舊的物件于光陰里褪去顏色。來不及收拾行裝,亦沒有充足的旅費,她心中的雀躍卻遠勝憂愁。
傳奇也需要有人來成全,英斂之便是呂碧城聲名鵲起的緣由。彼時身無分文的呂碧城寫信向住在大公報社的方太太求助,信函恰好被英斂之看到。這位《大公報》的創辦者嘆服于她的文采,亦欽佩她的獨立作風,遂親自拜訪,聘呂碧城為報館女編輯,開中國新聞界之先河。
她寫格律工整的詩詞,筆下有花草馥郁、山川塵夢,亦有江海波瀾、乘舟逆流;也寫慷慨激昂的文章,闡釋女權,破除夫綱,倡導平等和教育。她是“近三百年來最后一位女詞人”,亦是站在時代洪流上的女權運動首倡者,一支素筆鋪展開新時代的印記。呂碧城的名字隨著鉛字印刷的報紙傳至街頭巷尾,鐫刻在無數文人心中。
秋瑾與呂碧城的相識始于文字,終于信仰。有時一場相逢沒有歲序靜好,沒有繁花相襯,只是亂世中兩個相似的靈魂于孤絕處彼此相依。她們促膝而談,只四日光景便把四季榮枯說遍。倡導女權、振興家國之路,知之不易,行則更難。雖然秋瑾邀她赴日共謀革命時,呂碧城另有堅持,但早把鑒湖女俠的風姿永遠銘記。
后來秋瑾于紹興就義,迫于清廷壓力,聲援者寥寥。呂碧城卻鋌而走險,設法為秋瑾收殮。江南細雨瀟瀟,霧色給黛瓦粉墻籠上清冷,她捧起一抔黃土,潸然淚下。待她重游杭州,又祭拜秋瑾,無限悵惘漫上心頭。
呂碧城堅持興辦女學。時代的跫音如此急促,變幻風云勢不可擋,女子不應成為風起云涌背后黯然的底色。她積極籌備,四方奔走,終于成立了北洋女子公學。
她成為中國第一所女公學的總教習,與身后的學生一起向孔子像拜謁行禮。這場虔誠的儀式,讓她的愿景有了實現的可能。
爾后清廷傾覆,民國初立,她漫步街巷,熟悉的景致中已有一種盎然的生命力,這或許是對故人最好的慰藉。袁世凱登上總統之位,她憑借昔日交情和卓然才華出任總統府機要秘書,甚至擢升參政,一時風頭無兩。
可現實中的權力傾軋剝離了理想的華衣,在她看來荊棘遍布、滿目瘡痍。不曾革除的官場舊習令人厭倦,袁世凱蓄謀稱帝的意圖更讓呂碧城徹底灰心。她追求的原本就不是官位權勢,既然無法志同道合,不如就此離去。她毅然辭去政府職務,離開北地,移居滬上。
上蒼似乎對她格外眷顧,呂碧城在上海與外商合辦貿易,未經幾載便在商界嶄露頭角,積聚起可觀的財富。這些是她為行走世界準備的行囊,年少奔赴天津時的稚拙,早已被歲月歷練成熟。
她只身前往美國,于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藝,穿著精致華美的衣裙,以優雅從容的姿態丈量著歐洲的土地,縱覽風物人情。途中見聞在她筆下繪成一幅幅畫卷,在國人面前若光影浮現。歌舞升平的巴黎、暴動中的維也納、蘊藏藝術的羅馬、眾星云集的好萊塢……都被收入《歐美漫游錄》中,成為她真實而難忘的旅途記憶。
曾經的汪氏公子或許確非良配,呂碧城的姻緣卻于彼時倏然終結,她始終孑然一身。佳人如斯,不是沒有眾星拱月的光景,而是她尋尋覓覓終未得良人。她文才無雙、資產豐厚,聲名權勢亦不在意,婚姻不會成為她委曲求全的選擇,她需要的是真正的精神相依。傾慕者如過江之鯽,她所愛之人卻早有家室,可這些并不重要,她早已過好自己的一生。
呂碧城的人生是一則傾城傳奇,波瀾壯闊,引人折服。她曾于《清平樂》中寫道:“不是一聲孤雁,秋聲哪到人間。”她恰似一只孤雁,于如流人事中不群而鳴,驚艷時世,響徹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