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悅 宮宦濤
摘要:大學生村官制度是中國特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及優秀大學生培養的創新性嘗試,經過數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遼寧地區開展大學生村官制度10年來涌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先進人才及先進案例。但在大學生村官服務期滿后再就業問題不斷涌現,本文通過對遼寧現有政策分析及對應問題進行討論,提出完善意見。
關鍵詞:大學生村官;再就業;服務期;公務員
2008年3月,中共中央組織部會同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的意見(試行)》。文件提出從2008年開始,用5年的時間選聘10萬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從此該項選聘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開始正式實施,并逐步趨于完善。2010年底中組部等部門制定下發了《關于建立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長效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大學生“村官”聘任期滿后的“五條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錄公務員、自主創業、另行擇業、繼續學習。為即將服務期滿的第一屆大學生村官指出了未來的再就業渠道。
遼寧省大學生村官服務期一般為2年,2014~2016年每年招錄500人,2017年由于受到政策調整降為400人。政策實施10年來共計招錄5000余名大學生村官。預計未來選聘人數也將維持在這一水平。
根據中組部《關于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的意見(試行)》(組通字[2008]18號)和遼寧省委組織部《關于遼寧省選聘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的實施意見》(遼組通字[2008]15號)精神,遼寧省2009年頒布《遼寧省選聘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管理辦法》中按照中組部指導意見中“有序流動”的要求將大學生村官流動渠道定義為“4+1”模式。“4”是通過選舉繼續留任村干部,定向考錄公務員,定向選拔選調生,招聘到縣、鄉事業單位;“1”是鼓勵和支持大學生村官繼續學習深造和自主創業。通過這種模式對大學生村官的再就業進行了具體政策安排及保障。該《管理辦法》為目前遼寧省大學生村官主要管理辦法,也是唯一包含大學生村官再就業的指導性文件。
1遼寧省服務期滿大學生村官再就業現有支持政策
1.1留任村干部
遼寧省《管理辦法》中第八章第三十八條指出: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鍛煉,贏得黨員和群眾認可的大學生“村官”,可通過推薦、選舉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副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副主任等職務。鄉(鎮)領導班子調整時,要優先選拔有在村任職經歷的高校畢業生,力爭經過5年努力,實現全省每個鄉鎮領導班子中至少配備1名有在村任職經歷大學畢業生的目標。在近年來實際操作過程中,通過在鄉鎮換屆選舉中,積極推薦大學生村官參與選舉,優先選拔等政策,引導再就業村官留任村干部。這一流向相對人數較少,比例最底,受政策制度影響渠道相對較窄。
1.2定向考錄公務員,定向選拔選調生,招聘到縣、鄉事業單位
遼寧省((管理辦法))中第八章第三十九條指出:逐年提高各級黨政機關從大學生“村官”招錄公務員的比例。在全省各級機關考錄公務員時,鄉鎮機關拿出一定比例的公務員職位,專門招考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大學生“村官”。省委組織部每年定向從具備條件的優秀大學生“村官”中選拔一定數量的選調生。第四十條:大學生“村官”服務期滿后,由縣(市、區)組織、人事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和服務期間表現,有計劃地把大學生“村官”招聘到編制空缺的縣鄉事業單位工作。這一流向吸納再就業大學生村官人數最多,接近70%,也是服務期滿大學生村官的普遍選擇。但是,隨著近年來公務員招錄制度的調整及遼寧省2017年的公務員隊伍“只減不增”的實施,2017年服務期滿及的大學生村官將面對什么樣新的政策,需要繼續觀察。同時,未來2018年到期的大學生村官也將隨著政策變化而受到影響。
1.3自主創業
遼寧省《管理辦法》中第八章第四十一條指出:對服務期滿后,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村官”,要給予鼓勵和支持,并在稅費減免、小額貸款、資金扶持、創業培訓、技術支持等方面按有關規定享受優惠政策。這一流向中很多大學生村官利用自身掛職經驗、積累的技術及人脈進行了針對農村的自主創業,其中撫順市大學生村官劉洪秀帶領農民成立合作社,建成3個香菇種植基地,每年幫助全村增收100多萬元。既實現自己的再就業,同時更好的帶動了新農村建設,實現了依靠大學生帶動創新技術及產業投入新農村建設的大學生村官制度設計初衷。
1.4繼續學習深造
在繼續學習深造方面《管理辦法》并沒有明確政策支持,但在《選聘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的通知》中有如下表述:“大學生村官服務期滿、考核稱職報考研究生的,享受增加分數等優惠政策。”該項內容需要結合全國統一研究生招考政策要求及各省具體實施細則要求。這一流向主要是任職期間發現了自身理論或技術水平不足,希望通過繼續學習深造獲得提高的能力的人員。這部分人員往往具有更高的理論聯系實際等能力,未來會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現有扶持政策存在的問題
關于大學生“村官”再就業問題上,相關政策缺乏硬度,執行與否,如何執行空間幅度較寬泛。這就造成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的滯后。就業保障政策落實不完全到位,缺乏穩定性和可操作性是這一方面的主要問題。同時,遼寧省《管理辦法》為2009年頒布,已經過去了9年,應繼續結合今天的實際情況補充完善、強化力度。
絕大多數服務期滿大學生村官選擇考取公務員和選調生,造成了人員流向單一,增加了各級政府的安排難度。同時,很多優秀人才經過基層的鍛煉,最終沒有留在基層,也導致了大學生村官這一設計初衷沒有實現。留任村干部制度不完善,導致優秀大學生村官流失。現有制度雖然鼓勵優秀大學生村官留任村干部,但是各地具體實施中缺乏相應政策指導文件和制度設計,導致難以操作。
自主創業項目過于簡單,資金技術缺乏。大學生村官服務期滿后利用掛職期間積累一定的經驗、技術及人脈進行了針對農村的自主創業能夠大大提升其創業成功率,但是也面臨著其他大學生創業者所面臨的同樣問題如資金、政策、技術延續性等等。
3扶持大學生村官再就業需完善相應政策
首先,需要制定與時俱進的大學生村官再就業政策,必須不斷結合實際情況和政策方向,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引導與支持內容,修改、細化落實內容,最大程度從政策的全面性,精準性、有效性上保證大學生村官的再就業。其次,對于有意自主創業或企業就業的服務期滿大學生村官,應該給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并對其進行相應培訓,讓他們進入新環境后能更好的適應。尤其是應該通過完善的鼓勵政策,發揮其自身了解農村、農業、農民的優勢,使更多的大學生村官在服務期滿后選擇留在農村自主創業,這樣既能解決他們自身的就業問題,也能通過自主創業帶動新農村生產業及服務業的總體規模。這是最符合大學生村官制度設計初衷的。
最后,通過思想工作,讓大學生村官能夠更早確定自己未來就業方向,為不同就業需求人員搭建不同就業平臺。計劃留村任職的,搭建管理水平提升及實訓培訓平臺;計劃考取公務員及選調生的,搭建事業單位人員選拔平臺;自主創業的,搭建項目合作與經驗分享平臺;繼續學習深造的,搭建農業高校人才培養平臺等。通過平臺政策的不斷完善,更加合理導流、引流、分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