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志
(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 大連 116000)
油畫是一種最善于再現周圍一切豐富的視覺印象的藝術,它所表現的事物是畫家們對現實生活的提煉并加以藝術家的理解繪制在畫面中,是對現實生活具體的再現。盡管每個畫家所處時代不同,每個畫家在畫面中所表現的各有各自特點,但都離不開油畫技法的特點,通過具體的時間、地點、環境,利用具體的光線、色彩、物質感等等來表現主題和人物,如繪制一位正在玩耍的兒童,就必須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兒童,他是一是處于什么年齡階段的,是一個處于什么地點、空間、環境的中的一個兒童等,所有這些因素都必須給予充分的表現,這就是油畫的特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產力不斷進步,油畫材料不斷革新,以至于到了現代產生了多種繪畫技法。油畫的技法是豐富多樣的,在繪制過程中更是因人而異,畫家們根據自身對社會的藝術見解,以準確的眼光、靈活的手法、高超的技法,有力地表達生活情感。
油畫技法,可以理解為在畫布上的運筆,畫面的處理,組織畫面的構圖等。而無論是運用的色彩還是運用的筆法,以及油畫表面的感覺,在手法的運用和提高表現力的上是十分重要的,是畫家們用于實踐和創造的基礎條件。
平涂法也稱之為“古典畫法”,16世紀以前的歐洲畫家大都用此畫法,其繪制方法是在作畫時,先在畫布上以褐色或灰色平涂一層底色,待干后,在用另一種單色畫好一遍素描稿,這時的素描稿必須用精準的線條塑造出輪廓,以及用明暗色調塑造出明暗關系,然后加以顏色從亮部往暗部開始畫起,背景和暗部多采用畫布上原有的底色,由于繪制過程中都是以平涂手法,平涂法因此得名。但有的畫家也有在平涂的基礎上,加以透明色和用線加描外形。如文藝復興時的達·芬奇、波提切利、喬托等畫家多采用這種畫法。
散涂法又稱為“分離筆法”,這種畫法是畫家們為了強調畫面中形體的明暗關系而創造的,用以強調亮部結構。15世紀時德國畫家鮑希改革了平涂法,創造了以每一筆都順著形體走勢的用筆,其中并包含著許多互不相連的色塊,使筆觸與筆觸之間相分離,到了19世紀新印象主義修拉等畫家們對其加以改進,創造出了“點彩法”,使分離筆法更加的完善,畫家們用純正的顏色,以小筆觸或是小圓點,一筆筆的點成畫面,把眾多顏色繪制在一起,形式強烈的視覺效果。
就技法來講,最能發揮油畫的特性,表現光的作用的,是油畫中的透明畫法和不透明畫法。透明畫法又稱為“薄畫法”,是將顏料以透明色或半透明色來繪制,來表現光的投射效果。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們常用的“格拉西法”就是一種透明畫法,畫家們將顏料用調色油加以稀釋,將透明的顏色層層罩染在畫面上,這種畫法實際上是一種色彩重疊的畫法,利用光的透射作用來提高色彩的明度。不透明畫法是一般所說的厚涂法,使色彩層次加厚造成不透明裝,主要是加強光的反射作用。不透明畫法是以白色顏料加以調和來調節顏色濃淡,這就要以適當的油色來覆蓋住底色個色稿,通常叫做“帕特”,再增加些厚度叫做“半帕特”,再增加厚度叫做“盅帕特”,即厚涂法。厚涂法通常用筆調后大量顏色來繪制,甚至有時為達到效果也會用到刮刀。不管是透明畫法還是不透明畫法,都是為了發揮光的作用,畫家們根據自身喜歡好找到適合自己的油畫技法表現思想。
綜合畫法又稱直接畫法,是一種現代畫家們常用的技法之一,它不同于古典時期的罩染法,一層層的覆蓋,而是在創作時,既要考慮到描繪物體的素描關系又要考慮到色彩關系,畫家在繪制時可薄厚兼施,從而使畫面達到形象生動、色彩瑰麗、富有表現力,這種畫法能更好的發揮油畫的特性。17世界的西班牙畫家委拉斯貴支及以后的諸多歐洲畫家都采用此法。
油畫從產生發展至今,繪畫技法不斷地變革,為畫家們表現繪畫思想、社會理想、藝術見解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雖然每個時代的畫家們運用油畫表現的形式與內容并不相同,但無不意外都是對油畫技法充分理解并掌握才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畫家對油畫技法的掌握決定著一副作品的成功與失敗,畫家充分了解油畫的特點,熟悉其技法,在表現形式與內容上便會得心應手,從不會造成“眼高手低”的尷尬局面。因此,創作油畫作品時對其技法的掌握是至關重要的。
[1] 周正.油畫技法[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3月第一版
[2] 宋曉明.淺談油畫中繪畫的幾種技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2年4月
[3] 楊勝軍.淺析油畫技法和鑒賞的認識[J].安徽文學月刊,2010年8月
[4] 陳瑞林.油畫技法與鑒賞[M].東方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