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瓊
盛夏時節,走進翁源縣新江鎮漁溪村,蒼翠青山環繞下綠塘搖滟、蓮蕊香塵,蓮池邊蜿蜒小徑,小徑過處是成片的果蔬種植大棚,景色十分優美。
漁溪村是革命老區,山多地少,耕地資源匱乏,農業發展薄弱,群眾生活相對貧困。去年5月份,自廣發銀行進駐漁溪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駐村工作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扎實推進產業發展“生態”工程、教育培訓“培智”工程、基礎設施“惠民”工程、危房改造“安居”工程、社會保障“安定”工程、幫扶慰問“關懷”工程、金融扶貧“引資”工程、精準扶貧“脫貧”等八項工程。其中,“生態產業園”扶貧項目,由村委與村民簽署租地合同,流轉300畝土地至村委會實施連片開發。
截至目前,產業園已投入資金約420萬元,100畝蔬果大棚已完成建設并投入生產,薄膜溫室大棚種植的拿比特小果形優質西瓜成熟上市后,備受消費者青睞。該品種連續結果性好,肉質脆嫩,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以上,且單季產值每公頃可達6.75至9萬元,高產田甚至每公頃可達11.25至13.5萬元,效益明顯。
同時,該村在精準扶貧工作組的指導下著手把村中100畝水田改造成蓮塘。首期完成50畝,于今年3月份種下通過航空農業選育出來的太空蓮。進入6月中旬,50畝荷花次第綻放,夏荷亭亭玉立,迎風招展,微風吹過,荷葉搖曳,荷花生姿,與村莊、農田構成一幅幅人間美景,令人陶醉。首批蓮蓬開花結果后,立即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前來賞荷摘蓮蓬的游客絡繹不絕。另外50畝水田也完成田地內道路、水渠、步道、橋梁等工程,待今年秋季肥土回填后,明年即可開展種植,改造后的100畝蓮塘將全部用來種植太空蓮。
小西瓜和太空蓮為漁溪村的村民及貧困戶帶來了“第一桶金”,產業扶貧工程已初具規模并初現成效。
脫貧致富,產業是支撐。翁源是傳統的農業縣,漁溪村的產業扶貧項目選得準。在廣發銀行的幫扶下,通過積極引入太空蓮并出資搭建溫室果蔬大棚,為該村脫貧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依托大棚西瓜以及太空蓮的種植,我們接下來的打算就是發展農村生態休閑觀光游,村里現在已經在規劃建設農家樂,屆時,來到村里的游客,不僅可以欣賞到荷塘美景,還能親手采蓮子、摘西瓜,更能品嘗到農家美食。”對于村子未來的展望,該村村主任何群英充滿自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