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認
擁有一家成熟企業成為千萬富翁,是很多創業青年追逐的夢想。可在江蘇常州金壇,卻有個“90后”大學生程軍,為了自己的音樂志趣,在得知父母為讓他接班,把家族企業“擅自”過戶到其名下后,將父母告上法庭,拒接這超千萬的產業。日前,金壇法院一審判決,宣告這起家族企業轉讓協議無效。近日,程軍接受采訪時稱:“我正在準備9月份的雅思考試,爭取大四畢業后去英國或澳洲讀研,學商科,再到一些大公司工作,經歷過一些鍛煉,再回頭考慮老爸的建議。”(7月9日《揚子晚報》)
這是一個富二代不肯接班的鮮活個案。富二代不肯接班,已經成了一個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此次事件中的“富二代”,更是將父母告上法庭,拒接千萬家業。他之所以采取這種極端的方式,是因為其父親在未與他商量的情況下,已經把他名下的一家公司過戶到了自己名下,這打亂了他的規劃,他希望在音樂上面有所成就,并不想從商,而要撤銷過戶協議,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將父親告上法庭。這起鮮活個案,讓人窺見富一代與富二代之間對于接班問題的明顯分歧與尖銳矛盾。
正像程軍一樣,一些富二代有自己的想法,不想進父母的企業工作,這些富二代不少都有國外留學的經歷,他們有自己的愛好,有的希望自己闖出一番事業,他們會認為接手家族企業,又是另一種“啃老”,他們習慣于接受父母經濟上的直接幫助,但如讓他們接手家族企業,卻會讓他們感到失去自由,感到受到父母的監視,會受到幫助父母打天下的“老功臣”的掣肘。而在他們看來,這種事情,也是會很缺乏激情的事情。不少富二代們希望有自己的事業,希望通過個人努力實現人生出彩,而不是永遠在父輩的蔭庇下。還有一些富二代,則缺乏父輩身上勤奮刻苦的品質,他們不肯接班,是一種“撂挑子”的表現。不管是什么原因引發,一些富二代不惜以出走、與父母決裂、打官司等極端方式來擺脫接班,可見這種現象已經變得較為普遍。
讓富二代接班,不僅是創業的富一代們焦慮,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幫著“著急”,如有地方政府組織“富二代”到國企掛職,對“富二代”進行培訓等等。這些措施并不能讓對家族企業毫無興趣的富二代留下來。富二代不肯接班,并沒有富一代及一些地方政府想得那么可怕。富二代有自己的理想,強扭的瓜不甜,要尊重他們的理想,只要他們選擇的是積極而為的生活方式,不管他們從事什么職業,都是值得肯定的,富一代完全不必將自己的理想強加給孩子,讓孩子能懷揣夢想,能夠積極面對人生,這比讓他們接班有意義多了。
對于社會來說,不少富二代不愿接班,愿意自己創業,做自己愛做的事情,這體現了其個體追求與價值,還有利于松動板結與固化的社會土壤,有利于激發社會活力,這是一種正常而積極的社會現象,不僅不需為此擔憂,而且還很值得肯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