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玨 姚冰 卜立言
摘要:通過研究城市展覽館中場所精神的作用和意義,分析城市展覽館設計的內涵,力求在城市展覽館的設計中,兼具實用性與美觀性的同時,注重場所精神的表達,從而滿足觀者的內心需求,為城市展覽館的設計提供新的設計思路。基于場所精神理論,對現有的國內外城市展覽館進行調研分析,從中尋找場所精神在城市展覽館設計中的營造方法,并通過具體設計方案來表達和驗證。
關鍵詞:場所精神 城市展覽館 營造方法
中圖分類號:TU-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1-0114-02
引言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崛起,我國已進入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近些年來國內興起了一股興建城市展覽館的熱潮,城市展覽館已被視為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一個重要平臺和營銷媒介。然而這種興建的潮流卻導致國內城市展覽館在形式上盲目復制照搬,忽略了人們精神層次上的需求。因此需要超越表面的形式進入更深一層的場所精神的思考中,力求使觀者獲得一種獨特內在體驗。
一、場所精神的概念
場所精神最初是來源于古羅馬人的信仰,古羅馬人認為每個存在均具有其獨特的精神,賦予人和場所以生命,并伴隨人和場所的整個生命旅程。在現代語境下,場所精神是指某個地方的獨特氛圍。建筑師諾伯舒茲認為當人置身于場所中時,同時也在被某種環境特性所包圍,這種環境特性決定了場所的意義和內涵。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活動需要不同的場所,因此也會有不同的環境特性。所以要理解這種復雜多樣的環境特性,不能僅僅依靠科學上的認知,還需要一種意識上的體驗。這種體驗也被稱為方向感和認同感。然而在現代社會中,設計師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實用性和美觀性上,忽視了人對場所的內心感受,導致人對場所的精神體驗已被疏離感和失落感所取代。
二、場所精神與城市展覽館的關系
城市展覽館是展覽館的一種主要類型。它是展示當地特色風土人情,重大歷史事件和城市未來規劃方案的專題展覽館,是極具本土特性的展覽館,是弘揚城市文化的重要平臺。
(一)設計意識的指導
場所精神不是一種單一的概念,而是關于場所與人的關系的探討。設計師只有建立起場所意識,意識到場所精神的重要性,才能去主動構建人與場所的聯系,才能將場所精神視覺化,去創造于人有意義的場所。
(二)衡量的標準
不同的場所有其不同的環境特性,而城市展覽館作為當地文化的輸出平臺,應墾有傳播獨特的當地文化特性的能力,而它所傳達的這種精神的強弱,將會是衡量城市展覽館設計優劣的標準之一。
三、參觀主體的場所精神體驗
體驗是人們以不同的方式來了解和構造世界的活動。在城市展覽館中,場所精神的營造依賴于參觀主體的空間體驗。
(一)知覺體驗
胡塞爾曾提出,知覺體驗是最具有奠基性的意識行為。知覺體驗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這五種體驗。五種感知相互吸引相互作用,共同表達場所精神。其中視覺是能夠提供明顯場所感受的一種知覺。往往通過視覺來吸引觀者,并喚起其他的知覺體驗,從而引發觀者的心理感受,建立起建筑與人的聯系。如上海城市規劃展覽館,最具特點的是它頂部采用簡潔切割的方式來抽象地展示上海市花白玉蘭,將建筑外觀與城市形象融為一體,它醒目的建筑外立面采用大面積的玻璃窗,金屬以及合成材料,不僅獲得了視覺上的震撼,也與周圍建筑的風格遙相呼應,同時傳達出了上海作為國際現代都市的風貌。
(二)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是人類所特有的,主要是指觀者受外部影響與自身記憶互動所產生的情緒和心境。人們具有回憶和想象場所的內在能力,感知,記憶和想象不斷的相互作用就構成了人對場所的情感體驗。人的情感體驗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往往來源于兒童時的記憶,過去的事件或生活中的常見細節。因此情感體驗是能夠直達人心,喚起觀者共鳴的。情感體驗也是知覺體驗的最終目的,它直接影響著觀者對場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的感受。如王澍設計的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依傍在象山邊,連綿的瓦面屋頂,下雨時,伴隨著雨水敲打在瓦面上的叮咚聲,你可以看見屋檐上的雨水滾落下來,形成片片雨幕,就像小時候在屋檐下乘涼觀雨,帶給人江南雨鄉的浪漫清雅氛圍。
(三)行動體驗
城市展覽館不是一個死板的展示空間,它是一個公共活動的空間。公共l生是城市展覽館的基本屬性之一,因此公眾的參與必不可少。而人在場所中的行為活動也會帶來行動體驗。觀者在互動參與中會加深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責任感,個人意識與場所氛圍交織融合,從而升華場所精神,使城市展覽館成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場所。例如巴黎城市規劃展覽館,采用大型的互動多媒體“液態銀河”來代替大面積的城市物理模型,它具有流暢的移動和縮放功能,可以自由地瀏覽整個巴黎城區的高清衛星圖,模擬巴黎未來的建筑及規劃,極大地提高了觀者的交互體驗,使觀者在互動中對巴黎城市的總體規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場所精神在城市展覽館設計中的營造方法
(一)城市歷史文化展示
城市歷史文化是指在漫長的歲月中,城市在發展中逐步形成的意識形態,社會風俗和獨特的生活方式等。它貫穿著當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代表著當地人的內心情感和價值取向。
城市展覽館本身就是一個追憶歷史展望未來的場所。場所精神的營造,可以幫助觀者體驗歷史的進步,探索未來的發展,從而使觀者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以重大歷史事件的年份為劃分,以時間順序,采用敘事的方式來展現,從古到今步步推進,起承轉合,高潮迭起,形成完整的故事序列。并采用串聯式空間布局,增強敘事性和邏輯性,方便觀者參觀。見圖1。
(二)合理空間規劃
城市展覽館場所中的功能空間和其他展覽館具有相似性,但由于其精神功能的需求,使其在空間規劃上又有其獨特之處。按照基本功能可分為:陳列區,互動體驗區,辦公區,休息區。而在基本功能的基礎上,路徑空間,和主題空間則是會對觀者產生重要精神影響的空間。endprint
在城市展覽館中,路徑空間除了具有交通功能之外,它還具有展示及引導功能,從精神上寓意著時間的流逝和城市的發展。觀者沿著路徑去感受場景,不同的場景就有不同的氛圍,引導著觀者的情感變化,是連接主題空間的關鍵。見圖2。主題空間是城市展覽館中的展示重點,也是場所精神的集中所在,能直接影響整個城市展覽館內的場所氛圍,并起著升華展示主題,震撼人心的作用。因此主題空間的展示應有極強的向心力,從中心出發,向外散射式展示,采用圍合或半圍合空間,應用多種展示形式,使觀者集中注意力,深入展示內容,感知城市文化。見圖3。
(三)多元體驗方式
在城市展覽館的設計中運用多種體驗方式,通過靜態和動態兩種角度將知覺體驗,情感體驗和行動體驗融入其中。
在靜態角度方面,通過適當的材料運用來營造場所氛圍。每種材料都有其不同的質感與機理,有它們自己的語言。在城市展覽館中,需要采用多種不同材質來表達主題,如石制的浮雕來傳達歷史的厚重,以金屬與鋼鐵來傳達工業的發展,以新的合成材料來展現未來等。恰當的材料運用將有助于觀者獲得知覺體驗。
在動態角度方面,通過運用光的變化和明暗也將影響觀者的內心感受。光的運用可分為自然光和人造光。在城市展覽館中光是營造場所氛圍的有效因素,明亮的光躍動的影都象征著城市光明與蓬勃的發展,帶給人積極明快的情緒。見圖4。
(四)色彩暗示方法
色彩是最快最容易被觀者接受的視覺元素,色彩的運用在城市展覽館的情感表達方面起到難以替代的作用,色彩所蘊含的情緒感受是極其豐富的,如黑色代表莊嚴肅穆,藍色代表清新自然,棕色代表沉著穩重。城市展覽館的設計中,運用恰當的色彩搭配,將對感染觀者的情緒和營造場所氛圍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融入現代技術
科技在不斷進步,新技術日新月異,也為城市展覽館的設計提供了更加多樣的選擇。以靈活的幻影成像,全息成像以及透明LED屏代替以往單調的圖片墻展示,豐富展示手段,將展示形式與展示內容巧妙結合,這樣勢必將更加吸引觀者的注意力,有助于構建人與場所的聯系。見圖5。
結語
城市展覽館是肩負著歷史,當地文化和社會責任的場所。它的展示特色必然依賴于當地的獨特文化環境中。這種特色可以理解為城市展覽館的場所精神。這種場所精神存在的目的就是帶給人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城市展覽館作為社會文化組成的一部分,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作為設計師,要將多種因素結合起來考慮城市展覽館所要表達的場所精神,將這種場所精神傳遞給每一位觀者,去創造真正有意義的城市展覽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