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嵩縣中醫院(471400)侯文會
結腸癌屬于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在我國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居惡性腫瘤的第三位,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對于其致病原因仍未得到完整的解釋[1]。外科手術是該病的首選也是唯一能夠根治的方法,主要包括傳統開腹手術(Open Surgery,OP)與腹腔鏡手術(Laparoscopic Surgery,LAP)兩種術式。LAP對機體造成的干擾程度遠低于OP且創傷小以成為公認的事實,但是其近期和遠期效果及安全性仍未得到廣泛的認可[2]。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來我院就診的60例結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沒有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附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n%)

附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n%)
組別 n 年齡 TNM分期Ⅰ期 Ⅱ期 Ⅲ期對照組 30 41.35±13.27 13(43.33) 14(46.67) 3(10.00)觀察組 30 45.26±16.74 15(50.00) 11(36.67) 4(13.33)t 0.8703 0.2679 0.6171 0.1617 P 0.0862 0.6048 0.4321 0.6876
附表2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附表2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術后下床活動時間(d)對照組 30 128.54±42.53 1.65±0.37 231.45±32.27 4.47±2.37 4.56±2.27觀察組 30 126.87±50.26 4.23±0.88 129.47±28.36 2.28±1.26 2.32±1.33 t 0.7846 2.4165 2.9064 2.7905 1.9347 P 0.2748 0.0099 0.0029 0.0039 0.0298組別 n 手術時間(min) 止痛時間(d) 出血量(ml) 腸道功能恢復時間(d)

附表3 并發癥情況比較(n%)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鏡檢和病理活檢確診為結腸癌;②腫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潤程度比較明確。③未發生遠處轉移;④清楚本研究目的且已簽字確認。排除標準:①有腹部手術史,糖尿病和心肺肝腎疾病的患者;②術前接受過放化療的患者;③存在精神病史或意識不清晰的患者;④不能接受定期隨訪的患者。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科學合理的術前治療,并對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疾病進行適當的控制。兩組患者均給予全身麻醉。對照組行傳統開腹結腸癌根治術。觀察組患者在臍部切口建立氣腹,放入Trocar和腹腔鏡,腹部另開一小切口,放入切口保護器,進行腸管吻合及取出標本。
1.4 觀察指標 記錄并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止痛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圍術期并發癥等。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在年齡,男女比例和TNM各分期的人數上沒有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1。
2.2 手術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止痛時間,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和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但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方面沒有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2。
2.3 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術口感染,術口開裂,腸梗阻的人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但觀察組出現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吻合口瘺的人數與對照組比較沒有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3。
結腸癌對社會的危害性較大,如何降低其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已成為當今醫學界關注的重點[3]。目前手術治療仍是最為有效的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復發率和死亡率。傳統開腹手術的整個流程已趨于成熟,是目前治療結腸癌的金標準。但其仍然存在創傷大,術后恢復時間長,感染率高等缺陷,給患者的康復造成一定的困擾。
近年來,隨著我國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和腔鏡器械的改造,腹腔鏡設備的應用范圍逐步擴大,其在結腸癌手術治療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先前醫學界關于腹腔鏡治療結腸癌會增加手術切口、Trocar戳孔會導致腫瘤轉移的爭議備受關注,但通過大量,多角度,遠瞻性的研究表明,上述缺點并非腹腔鏡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于醫生的操作經驗和手法,且嚴格遵循惡性腫瘤根治原則[4][5]。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腹腔設備的不斷改進,使醫師獲得了更清晰的視野,顯著降低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風險,改善了臨床效果,增加了應用范圍。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止痛時間,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和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但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方面沒有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出現術口感染,術口開裂,腸梗阻的人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但觀察組出現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吻合口瘺的人數與對照組比較沒有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本研究結果與諸多研究結果相似,均證實腹腔鏡治療結腸癌手術相較傳統手術,具有出血少,術后疼痛感低,腸道功能恢復快的優勢[6]。
綜上所述,腹腔鏡在結腸癌手術治療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顯著縮短止痛時間,降低出血量,對腸道功能損傷小,安全性相對較高,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