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民權縣人民醫院(476800)馬秀霞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SD)是臨床常見呼吸系統疾病,多發于胎齡小于32周早產兒和出生體重低于1500g者,具有較高致死率[1]。本研究為觀察專職專護在NRSD護理中應用價值,選擇我院68例NRSD患兒,分組比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3月~2016年7月我院68例NRSD患兒,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34例。患兒均符合《實用新生兒學》中呼吸窘迫綜合征有關診斷標準[2],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肺出血、濕肺、顱內出血等疾病患兒。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胎齡27~37周,平均胎齡(33.7±2.6)周,出生體重1348~1517g,平均出生體重(1432.94±69.52)g;觀察組男19例,女15例,胎齡27~36周,平均胎齡(33.9±1.8)周,出生體重1337~1526g,平均出生體重(1445.62±71.95)g。對比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常規用藥護理、生命體征監護、Infant Flow SiPAP操作及護理、呼吸道護理等。觀察組開展專職專護:①建立專職專護小組:小組由科室護士長、責任護士、常規護理人員組成,由護士長分配任務,責任護士與常規護理人員均進行危重癥有關知識學習,小組成員一同探討呼吸窘迫綜合征基本護理要點,對護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及可能發生的各種并發癥進行預測,及時制定相應預防護理方案,如:預防褥瘡護理、呼吸道護理、加強用藥護理及Infant Flow SiPAP操作、護理等。②成員培訓:培訓內容除基本護理知識的學習之外,還應對成員進行呼吸機相關知識培訓,具體步驟:由兩名經驗較豐富的呼吸科主任醫師對小組成員每月組織一次培訓,包括理論講解與實踐訓練,在每次培訓后對成員進行測評考核,考核通過者可開始進行護理操作。③質量跟蹤監督:根據患兒病情為其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在施行護理過程中,應向患兒家屬進行相應講解,告知其有關操作的意義,在緩解其內心焦慮同時,拉近護患關系;向患兒家屬介紹治療成功案例,以正性暗示語言、共情技術、適當觸摸、親切微笑等創造和諧氛圍,提高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

附表1 兩組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與病死率比較

附表2 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對比n(%)
1.3 觀察指標 ①統計兩組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病死率;②對比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用我院自編護理滿意度問卷評價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問卷共包括20項,共計100分,分級為不滿意(<65分)、滿意(65~85分)、非常滿意(≥85分),將滿意與非常滿意歸于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18.0統計比較,計數、計量資料分別采取n(%)、(±s)表示,配合χ2、t 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護理期間,觀察組出現1 例腹脹,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為2.94%(1/34);對照組出現2例褥瘡、3例感染、3例腹脹、1例腦室內出血,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為26.47%(9/34),觀察組(2.94%)低于對照組(26.4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503,P<0.05)。
2.2 兩組患兒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與病死率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縮短,病死率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附表1。
2.3 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對比 經護理,觀察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97.06%)高于對照組(73.5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NRSD是具有較高危險性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臨床表現為進行性呼吸困難、呼吸性呻吟等,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呼吸衰竭,易造成心臟、肺等多種器官受損,導致患兒死亡或遺留嚴重后遺癥。因此,在積極治療同時配合優質護理干預對降低患兒病死率及改善預后尤為重要。
專職專護模式是一種包含建立專職專護小組、培訓小組成員、施行質量跟蹤督導等一系列過程的系統化護理模式,可使護理程序化與規范化,同時在護理實施過程中進行跟蹤督導,有助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提升機械通氣治療有效性、安全性[3]。楊柯慶研究報道,應用危重癥專職護理模式施行護理的觀察組機械通氣治療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常規護理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為0.00%、病死率為2.08%,低于常規護理組12.50%、23.08%(P<0.05)。表明應用專職護理模式施行護理可顯著降低患兒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及病死率,促進其康復。有研究[5]指出,有創通氣時間與肺部感染發生幾率呈正相關,而通過加強壓瘡管理、呼吸道護理、Infant Flow SiPAP操作及護理、護理人員培訓等措施有助于縮短有創通氣時間,提高護理質量,降低感染及褥瘡、腦室內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同時,專職專護護理通過護理前風險評估及在護理實施過程中加強護理質量跟蹤監督,依據患兒病情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有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及病死率,促進患兒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病死率低于對照組(P<0.05)。有力佐證了應用專職專護護理方法的有效性。此外,患兒疾病轉歸情況與患兒家屬對疾病及治療方法的認知度和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密切相關。因此本研究除加強對患兒疾病的護理之外,通過向患兒家屬講解有關操作意義,向其介紹治療成功案例,并積極創造和諧氛圍,以提高其護理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經護理,觀察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97.06%)高于對照組(73.53%)(P<0.05)。提示應用專職專護可提升患兒家屬滿意度。
綜上,在NRSD護理中施行專職專護可有效降低新生兒并發癥發生及病死率,促進患兒康復,提高其家屬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