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450000)王海彥
賞識是對一個人的言行表示肯定和鼓勵,馬斯洛認為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潛能,但是需要通過賞識才能被激發[1]。近些年來,在教育領域賞識理論被廣泛應用,有效地增強了教育的目的。先天性心臟是常見的先天性畸形,其發病率逐年上升。很多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因為身體原因,無法進行正常的活動,患兒的心理會出現一定的焦慮[2]。因此選擇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心臟疾病患兒60例納入本次研究,探討賞識理念在小兒心臟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心臟疾病患兒6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患兒入院治療的先后順序一對一分組。第一組30例患兒中男性患兒與女性患兒之比為17∶13,患兒年齡中位數為(8.28±3.75)歲;第二組30例中男性患兒與女性患兒之比為16∶14,平均年齡(7.96±3.81)歲。60例患兒的意識清晰,語言表達能力佳,均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患兒和家屬對研究有充分的了解,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研究排除標準:藥物禁忌癥患兒、不愿參與本次研究的患兒、 病情危重患兒、精神障礙患兒、急診手術患兒、術后歸轉不良患兒。對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這些基本資料進行對比,沒有明顯性的差異存在(P>0.05),在臨床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第一組行常規護理,第二組行在賞識理論的指導下開展護理干預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患兒入院之后,加強與患兒之間的溝通,消除患兒緊張、焦慮以及恐懼不良情緒,告知他們良好情緒對于未來治療的重要性。通過賞識理論發掘患兒的優點,鼓勵患兒勇敢積極面對,與醫師努力配合,提高治療依從性。②在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之中,需要運用賞識理論,了解不同患兒不同的個性和愛好,并且護理人員需要善于發現患兒細微的進步和變化,并給予患兒相應的肯定和鼓勵。③在患兒住院期間,展開病室活動。例如通過賞識理論,進行活動比賽。在病房內開展環境評比,對于床位整潔或者是相比較于之前有進步的患兒給予肯定,并且頒發一些小獎品。或者是進行折紙比賽,對比優秀的患兒進行表揚。通過一些小活動,發現和肯定患兒的優點,不斷的激發患兒的潛能,十分有利于患兒的治療。④加強家長的培訓。每周均需要對家長展開賞識理念培訓,讓患兒家長對該理念有一點的認識和了解。讓家長參與健康教育和日常操作之中,并且指導患兒家長發現患兒的優點,并提出相應的表揚和肯定。但是因為患兒和家長的性格、社會背景、文化程度、認知程度不同,因此需要進行針對教育。⑤加強護士的培訓。在臨床護理的過程之中,需要運用賞識理論發現和肯定患兒的優點,因此需要加強護士的培訓工作。醫院展開系統的教學和培訓,加強賞識理論知識的探析,通過培訓,加深護士對賞識理論的了解。
1.3 統計方法 本次數據分析均通過SPSS22.0數據庫進行,將第一組和第二組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如果比較存在差異(P <0.05),則表示二者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第一組和第二組臨床護理總滿意度對比 經過護理后,第二組患兒的臨床護理總滿意度為96.67%,第一組總有效率為73.33%,數據之間的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詳見附表1。
2.2 第一組和第二組疼痛評分、投訴例數以及治療依從性評分對比 第二組患兒疼痛評分、投訴例數以及治療依從性評分均明顯優于第一組,數據之間的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詳見附表2。

附表1 第一組和第二組臨床護理總滿意度對比[n(%)]

附表2 第一組和第二組疼痛評分、投訴例數以及治療依從性對比[n(%)]
在臨床護理時,運用賞識理論,能夠發現患兒的優點,并肯定和鼓勵患兒本身的優點,臨床效果更佳[3]。賞識理論從患兒入院起開始實施,通過不斷地加強與患兒之間的溝通,了解患兒的個性,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以此消除患兒緊張、焦慮以及恐懼不良情緒,告知她們良好情緒對于未來治療的重要性。通過賞識理論發掘患兒的優點,鼓勵患兒勇敢積極面對,與醫師努力配合,提高治療依從性[4][5]。
本研究結果顯示,第二組臨床護理總滿意度為96.67%,第一組臨床護理總滿意度為73.33%;第二組患兒疼痛評分、投訴例數以及治療依從性評分均明顯優于第一組,數據之間的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由此可知,與常規護理相比較,賞識理念應用在小兒心臟外科護理之中,臨床效果更加顯著,能夠有效地減少患兒的疼痛感,提升治療的依從性,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