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 王京 彭華明
摘要:隨著設計理論的日益成熟,人們開始意識到設計過程需要以知識為依托,以科學方法為手段,系統的規劃一件產品從制造到銷售、使用以及維修的方方面面。文章綜合運用質量功能展開(QFD)、KAN0模型和發明問題解決理論(TRIZ),對工業設計過程進行了系統、科學的規劃,并成功指導了校園卡自助終端進的改良設計。在設計初期收集并分析了大量用戶需求,通過一致性檢驗和KANO模型對用戶需求權重的修正,總結出了準確可靠的校園卡自助終端用戶需求。運用質量功能展開理論對用戶的需求進行了分析,合理地規劃了有限的資源,提升了設計結果的應用價值。進而運用TRIZ理論很好地解決了改良方案中存在的矛盾,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設計結果,能夠為類似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QFD,KANO,TRIZ,產品設計,校園卡自助終端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7-0114-02
引言
產品設計是一件產品生命周期的首要環節,研究結果表明,設計階段決定了產品70%以上的成本,而這一階段所占用的成本卻不到產品總成本的7%。隨著設計理論的日益成熟,人們開始意識到,與藝術創作的過程不同,設計過程并不完全依賴經驗與靈感,更需要以知識為依托,以科學方法為手段,系統地規劃一件產品從制造到銷售、使用以及維修的方方面面。很顯然,傳統的設計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大部分企業的設計需要,這就需要設計師在設計中,運用科學的方法對設計工作進行合理的規劃。本文通過運用QFD、KANO以及TRIZ等理論,對校園卡自助終端進行了科學、系統的改良設計。
一、基于QFD理論的用戶需求與功能分析
(一)QFD、KANO、TRIZ基本理論概述
QFD,即質量功能展開,是20世紀60年代末誕生于日本的一種重要的現代科學管理方法。運用QFD理論在設計之初對用戶需求進行分析,將用戶語言表達的需求特性轉化為技術特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設計中可能出現的疏漏和資源浪費,通過合理規劃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大化的收益。
KANO模型是由東京理工大學教授狩野紀昭(Noriaki Kano)和他的同事在1979年首先提出的一種質量評價方法,可以系統性、概括性地將質量類別加以分類。因此,將KANO模型應用到質量功能展開中,可以對用戶需求權重進行調整。
TRIZ,意譯為發明問題解決理論,通過總結發明問題的內在規律和原理,抽取大量優質專利的解決問題模式,建立了一套系統有效的方法。TRIZ在產品設計過程中有很高的應用價值,為最優設計方案的提出提供了有效的指引。
將這三種理論工具綜合性地運用于產品設計的過程,可以使設計工作更加規范合理,得出的結果也會更加全面、可靠。
(二)校園卡自助終端用戶需求層次化分析
由于用戶需求是QFD的主要驅動因素,筆者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了大量的用戶需求數據,并加以整理。校園卡自助終端的用戶需求來源多樣,主要包括生產廠家采集的用戶意見與投訴,以及筆者進行的問卷調查與用戶訪談。
通過運用KJ法對收集到的用戶需求進行分類,將用戶需求分為三個層次。第—層次為用戶滿意的校園卡自助終端,第二層次為安全性好、操作方便、通用性強、造型美觀以及功能多樣,第三層次則分為指紋、密碼雙重加密、增加語音提示、支持多家銀行卡等19和種需求,(如表1)所示。
(三)基于AHP的用戶需求重要度確定
筆者隨機邀請7名在校大學生填寫AHP問卷,對校園卡自助終端的第二層次用戶需求進行調查,對每項需求的重要性進行5分制的打分。其中得到有效問卷5份,通過這五份調查問卷的結果構建矩陣并分析矩陣的—致性比率,可得五個矩陣一致性比率均小于0.1,如下所示。
將以上五個用戶的需求綜合為一個矩陣,得到的結果如下:
P=1.000 1.300 0.800 4.000 2.8001.000 1.000 1.300 3.6002.8001.400 1.000 1.000 4.200 4.4000.287 0.273 0.230 1.000 1.1000.3670.373 0.230 1.100 1.000
規范化后為:
RN=0.825,0.808,1.000,0.241,0.256
從結果中可以看出,重要度最高的是通用性強,其次為安全性好和操作方便,最低的是功能多樣和造型美觀。同理對第三層次的用戶需求進行分析,得到結果(如表2)。
根據以上結論,建議加強校園卡自助終端的通用性、安全性以及易操作性改進。由某機電公司組建的專家小組對上述結果進行了研究、討論,對上述幾點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安全性問題主要交由結構以及加工部門負責改進,通用性的優化則轉交研發部門深入分析。筆者承擔機身外觀的設計任務,負責對操作性進行改良。因此,下文主要針對操作性及其下屬的第三層次需求進行探討。
二、基于QFD和KANO理論的校園卡自助終端用戶需求重要度調整
根據KANO模型的基礎理論,筆者設計了針對校園卡自助終端操作性的KANO調查問卷。共有27名在校大學生參與了此次調查,得到有效問卷23份。將用戶的需求類型分為六類:A類,魅力型質量需求;M類,當然型質量需求;O類,一維型質量需求;I類,反向質量需求;R類,逆向質量;Q類,問題項(不做討論)。問卷調查結果(如表3)。
根據KANO問卷調查的結果以及競品分析,對用戶需求重要度進行調整,并參照專家組的意見,得出(如表4)所示結果。
從最終獲得的用戶需求重要度結果中可以看出,操作面板排布和燈光提示重要度權重最高,分別為0.688和0.619.此外,操作面板排布和燈光提示對操作便捷性的用戶需求影響較大,故在設計過程中進行優先解決。
三、基于TRIZ方法的校園卡自助終端改良設計
出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多方面的考慮,生產廠家決定采用指紋識別配合鍵盤輸入的操作方式。這增加了自助終端的可操作性,在一些不需要密碼的操作過程中,指紋識別體現出方便快捷的優勢。然而在具體設計過程中發現,由于指紋讀取器的體積較小,不利于使用者快速發現,加之許多用戶并沒有習慣指紋錄入的操作方式,因此需要增加光照、語音提示等指引功能,然而操作面板空間狹小,這樣做無疑會降低設備的可制造性。通過查詢TRIZ技術矛盾矩陣,得到的解決方案為M33-32=2,5,12,即:
原理2:分離與分開原理;原理5:合并原理;原理12:等勢性原理
結合實際不難得出,原理2和原理12在此案例中很難適用,因此采用原理5:合并原理。指紋識別器與錄入鍵盤同屬手指操作,組合在一起的可識別度高,而目不需要附加除鍵盤照明之外的照明,無疑是一種合理的解決方法。
綜合考慮面板排布問題,運用設計中的一些基本原則,合理布局之后的操作面板較改良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如圖1),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校園卡自助終端的可操作性,滿足了大部分用戶的需求。
結語
產品設計是產品全生命周期中的首要環節對產品的后續生產、銷售、維修具有預先的規劃性,因而十分富于挑戰性、創造性。設從本質上說是一個發現沖突解決沖突的過程,而通過借助于有力的理論工具,可以更好地解決這些沖突,取得最優解。本文通過綜合運用質量功能展開(QFD)、KANO模型和發明問題解決理論(TRIZ),對工業設計過程進行了系統、科學的規劃,并成功指導了校園卡自助終端進的改良設計。對類似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現有的理論工具雖然能夠很好地解決本文中所遇到的問題,然而必須意識到,現實的問題具有很高的復雜性與不定性,用戶意見的采集也難免會受到語言障礙、交流障礙、主觀性等問題的限制。因而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理論工具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預見,模糊集理論、語言信息決策理論、灰色系統理論等都將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時間、條件的限制,本文并未將這些理論完善的應用于設計過程,筆者將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進行改進、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