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和平
上半年化肥市場走勢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周和平

今年上半年整體化肥市場走勢一般,除了尿素等少數品種走勢較好外,其他大多數肥種走勢低迷。據中國農資流通協會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6月下旬,全國化肥批發價格綜合指數為1927.56點,同比上漲10.89%。其中磷酸二銨批發價格指數為2653.45點,同比下跌0.56%;氯化鉀批發價格指數1874.20點,同比下跌4.98%;復合肥零售價格指數2277.62點,同比下跌1.62%。尿素市場走勢最好,批發價格指數為1708.50點,同比上漲21.46%,成為唯一正增長品種。上半年尿素市場走勢較強,主要原因是企業開工率不高,產量下降,市場供需矛盾緩解,價格得到了有效支撐。
上半年化肥出口好于預期。據國家海關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共出口化肥1134.7萬噸,同比下降5.4%;累計出口金額27.11億美元,同比下降9.5%。前4個月化肥出口量下降幅度達到14.1%,當時市場普遍對化肥出口擔憂,不少人認為上半年化肥出口降幅將達兩位數。但5月份后化肥出口開始發力,5月份出口量同比增長4.4%,這是今年以來首次出現月度正增長。6月份的出口量更是達到264萬噸,去年同期是234萬噸,同比增長12.69%。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尿素出口量降幅較大,但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硫酸銨、氯化銨等產品的出口情況不錯,使得整體化肥出口量的降幅并不大。
進口方面,6月份我國共進口化肥31.7萬噸,去年同期為46萬噸,同比下降31.1%。今年上半年累計進口化肥477.8萬噸,去年同期426萬噸,同比增加12.2%;累計進口金額13.59億美元,同比減少下降11.6%。
上半年,化肥產量降勢放緩。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共生產化肥591.14萬噸(折純量,下同),同比下降3.2%,下降趨勢進一步放緩,3月份的降幅為7%,4月份降幅為6.3%,5月份首次跌進4%以內。1~5月我國累計生產化肥2818.63萬噸,同比下降6.1%。
從具體品種看,5月份磷肥生產形勢最好,成為唯一的產量正增長品種,而氮肥和鉀肥產量則雙雙下降。5月份我國共生產磷肥148.32萬噸,同比增長1.3%。磷肥第一生產大省湖北的產量為42.17萬噸,同比下降8.1%;磷肥第二生產大省貴州的產量為34.7萬噸,同比增長9.7%。1~5月我國累計生產磷肥782.46萬噸,同比增長4.8%。5月份我國共生產氮肥359.24萬噸,同比下降11.3%,連續5個月產量降幅超過10%。1~5月我國累計生產氮肥1748.27萬噸,同比下降12.9%。5月份我國生產尿素235.27萬噸,同比下降16%。尿素主要生產省份內蒙古、新疆、山西、山東、河南產量全部出現下降,下降幅度在6.2%至24.1%不等。1~5月我國累計生產尿素 1149.49萬噸,同比下降19.7%。鉀肥產量在前4個月都是正增長,但5月份卻出現了負增長。5月份我國共生產鉀肥52.36萬噸,同比下降9.6%,主要原因是我國鉀肥第一生產大省青海的企業開工率不高。但鉀肥第二生產大省新疆的生產情況較好,產量同比增長4.2%。1~5月我國累計生產鉀 肥 231.42萬 噸 , 同 比 增 長4.17%。
上半年是化肥市場旺季,特別是春耕用肥量大,下半年進入市場淡季,除了秋季用肥量偏大外,其他時段用肥量均較小,下半年化肥需求量只有上半年的三分之二左右。總體來看,下半年化肥市場不易出現大波動行情,但各肥種之間走勢仍呈現差異性,市場機遇仍然存在。
尿素:價格下跌的可能性大。與去年相比,今年尿素盈利狀況大幅好轉,前4個月,氮肥行業利潤達到了71.8億元,企業生產積極性提高。上半年由于受到環保檢查、原材料供應等因素影響,企業開工率不高,下半年這些因素的影響將有所減弱,企業開工率提升。
除了開工因素外,下半年尿素市場還面臨與國際尿素價格接軌的問題。上半年是國內尿素市場旺季,企業出口意愿不強,尿素產量在國內市場即能消化,造成了國內價格與國際價格脫節,大大高于國際市場價格。但下半年是用肥淡季,有企業迫于銷售壓力,尤其是成本較低的企業,出口可能性更大。但要出口,就存在著一個向國際價格看齊的問題,因此勢必將拉低國內市場尿素價格。
另外,目前國際尿素價格低,有可能出現尿素進口的現象。如果尿素進口達到一定數量,那對國內市場將形成更大的沖擊。有人比喻“國際價格就猶如一把劍懸在下半年尿素市場頭上,就看是否會掉下來以及什么時候掉下來”。
磷肥:重點關注出口狀況。近年來,我國磷肥出口量大,國內磷肥價格也越來越與國際市場聯系在一起。今年上半年,我國磷肥出口形勢不錯,前5個月,共出口磷酸一銨96.02萬噸,同比增長54.72%;共出口磷酸二銨151.15萬噸,同比增長10%。在今年整體化肥出口量下降的情況下,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出口都能實現正增長,實屬不易,但下半年能否繼續保持良好的出口形勢是行情的關鍵點。

相比之下,磷酸一銨走勢或將好于磷酸二銨。西南地區一位經銷商分析說,看好磷酸一銨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磷酸一銨上半年走勢較差,是跌幅最大的肥種,下半年存在反彈預期;二是下半年秋季肥中高磷肥用量較大,對磷酸一銨需求增加;三是今年磷酸一銨出口量大,前5個月出口量增幅超過50%,緩解了國內市場壓力。
有人認為下半年磷酸二銨價格也將上行,但以目前來看,磷酸二銨價格上漲理由不充足,即使上漲,空間也不會太大。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磷酸二銨市場前期到貨量多,市場并不缺貨;二是近期國際價格走弱,印度意向到岸價低至350美元/噸,而國內近期散單成交價也一路回落至340美元/噸,大單低端價格跌至335美元/噸;三是復合肥銷售壓力大,在秋季肥銷售中,可能要與磷酸二銨展開正面競爭,從磷酸二銨搶市場。
鉀肥:受大合同價影響大。大合同價對下半年的鉀肥市場影響較大。今年大合同價格是230美元/噸CFR,較去年上漲11美元/噸。今年以來,國內鉀肥市場與國際市場呈現相反的走勢。國際市場方面,2017年國際價格緩慢上漲,市場需求較好。7月中旬,氯化鉀東南亞到岸價為240~260美元/噸,比年初上漲10美元/噸;巴西大顆粒到岸價260~270美元/噸,比年初上漲25~30美元/噸;加拿大離岸價209~237美元/噸,比年初上漲5~12美元/噸。相反,國內市場需求疲軟,價格走低,7月中旬,中國氯化鉀批發價格指數為1868.01點,相比年初1940.15點,下跌72.14點,跌幅在3.72%。外商在談判中對漲價的期望值較高,要求上漲30美元/噸,但中方要求不高于10美元/噸,最終雙方達到了上漲11美元的合同。大合同價的簽訂,使得鉀肥價格確立了基準,預計下半年鉀肥價格基本圍繞大合同價小幅波動。
5月份我國最大的鉀肥生產省份青海的鉀肥產量出現了13.2%的較大下降,這引起了市場關注,有人擔心下半年的鉀肥供應是否會出現問題。但業內專家表示,鉀肥供應問題不大。一方面,雖然5月份鉀肥產量下跌,但累計產量仍然為正;另一方面,上半年鉀肥進口量較大,今年1至5月,我國累計進口氯化鉀381.3萬噸,同比增長26.3%。這也說明目前鉀肥價格不高,青海一些小廠生產積極性低,造成了產量下降,成本因素對鉀肥價格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大。
復合肥:價格平穩為主。從市場了解到,目前45%氯基復合肥部分出廠報價大多在1750~1900元左右,45%硫基復合肥在1950~2250元左右,個別企業出臺小麥肥暫定報價,高磷小麥肥出廠報價在1900~2100元左右。
據湖南一家復合肥廠負責人介紹,目前氯化鉀和磷酸一銨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100~150元,硫酸鉀上漲150元,尿素上漲330元,氯化銨價格低40元左右,整體復合肥生產成本高出100多元,而復合肥價格漲幅不過幾十元,今年復合肥生產利潤低于去年。后市看,復合肥價格預計以平穩為主,波動幅度不會太大。一是由于原材料價格相比于去年下半年的大幅波動而言,今年下半年或將平穩;二是糧食價格低,農民種植積極性不高,制約了復合肥價格上漲;三是現在復合肥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大多數復合肥廠家都是以走量為主,把價格放在第二位,成本漲了,復合肥價格不一定漲。
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化肥市場走勢平淡,缺乏亮點;但是下半年由于是用肥淡季,化肥市場整體需求將少于上半年,氮肥方面,尿素市場價格由于與國際價格嚴重脫節,下跌可能性大;磷肥方面,如果出口量持續增長,價格有望維持穩定;鉀肥方面隨著大合同的簽訂,下半年價格基本將圍繞大合同價波動;最后復合肥方面預計將以平穩為主,具體還要關注各單質肥的價格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