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國家糧食局消息,2016年,我國納入統計的糧食產業企業已達1.8萬家,實現工業總產值2.8萬億元,同比增長13.3%;銷售收入2.8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利潤總額1321億元。各類企業年處理糧食能力10.4億噸,實際加工轉化糧食4.8億噸。目前,全國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已建立原糧基地6546萬畝,涉及1385萬農戶,成為工業反哺農業的有效載體之一。糧食企業要突出產品提檔這個前提,大力發展全谷物等新型營養健康食品,增加多元化、定制化、個性化產品供給。開展“互聯網+糧食”行動,推廣網上糧店、農商直供等零售業態,培育糧食產業經濟新增長點。

日前,農業部制定了《限制使用農藥名錄(2017版)》并予以公布。該公告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要求列入本名錄的農藥,標簽應當標注“限制使用”字樣,并注明使用的特別限制和特殊要求;用于食用農產品的,標簽還應當標注安全間隔期。同時要求對此名錄中的前22種農藥實行定點經營,其他農藥實行定點經營的時間由農業部另行規定。32種限制使用農藥為甲拌磷、甲基異柳磷、克百威、磷化鋁、硫丹、氯化苦、滅多威、滅線磷、水胺硫磷、涕滅威、溴甲烷、氧樂果、百草枯、2,4-滴丁酯、C型肉毒梭菌毒素、D型肉毒梭菌毒素、氟鼠靈、敵鼠鈉鹽、殺鼠靈、殺鼠醚、溴敵隆、溴鼠靈、丁硫克百威、丁酰肼、毒死蜱、氟苯蟲酰胺、氟蟲腈、樂果、氰戊菊酯、三氯殺螨醇、三唑磷、乙酰甲胺磷。

近日,浙江省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正式宣布成立。這意味著,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建成省市縣鄉四級農合聯組織體系,以生產、供銷、信用三大服務體系為核心,提高農業、農村、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內聯外合發展農業現代化。未來,浙江四級農合聯組織將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城鄉商貿、農村信用三項基本服務功能開展工作,推動“三農”合作共享。

河南鄭州近日召開第三屆設施農業產業大會,會上得知,近年來,我國設施農業發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截至目前,各類溫室設施面積(不含中小拱棚)已突破210萬公頃,連棟溫室面積達到5.18萬公頃,比2015年增加9.2%。除了規模不斷擴大之外,我國設施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也不斷提高,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的結構不斷創新,單體面積趨于大型化,更加適合機械化作業;技術水平逐步提升,適用于溫室大棚的專用小型農機具、智能化生產管理控制設備、新型水肥一體化設備等關鍵裝備取得突破并投入應用。據統計,2016年全國設施農業機械化(機耕、機種、機收)水平達到31.49%。我國設施農業發展迅速,產業結構逐漸完善,特別是設施蔬菜產業的持續發展,保證了新鮮蔬菜的周年供應,縮小了淡旺季蔬菜價格的波幅,促進了城鄉就業及農民增收,推動了節能減排,開辟了非耕地高效利用途徑,助推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9月20日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召開的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稱,歷時兩年的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目前已總體完成,有劃定任務的2887個縣級行政區全部落到實地地塊。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簽訂608萬份責任書,設立27萬個標志牌。全國落實保護面積15.50億畝,超過《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調整方案》確定的15.46億畝保護任務目標。通過優先從城市周邊劃實、落細入手,解決以往“劃遠不劃近、劃劣不劃優”問題,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圖斑總數達到4540多萬個,數據庫大小達3個TB。從全域看,水田和水澆地面積占劃定面積的48%;坡度15度以下占劃定面積的88%。從城市周邊看,共劃定9740萬畝,其中新劃入3135萬畝,城市周邊平均保護比例由45%上升到60%,做到了優質耕地應劃盡劃。永久基本農田較劃定前布局更優化、質量有提升,與森林、河流、湖泊、山體等共同形成城市生態屏障,成為城市開發實體邊界,優化了城鄉空間格局。

中央綜治辦消息,我國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省、市、縣、鄉、村五級綜治中心建設。截至2016年底,28個省區市實現縣級綜治中心全覆蓋,全國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覆蓋率達97%以上。為打牢社會治理的基層基礎,各地發揮綜治中心搭建平臺、整合資源的作用,將預防和減少命案等重特大案事件作為縣(市、區、旗)、鄉鎮(街道)綜治中心的主要工作目標,把預防和減少刑事案件作為村(社區)綜治中心的主要工作目標,促進了基層力量對各類風險隱患及時排查、有效管控。深化拓展網格化服務管理,也是社會治理固本強基的關鍵之舉。截至2016年底,全國社區(村)網格化覆蓋率達到93%,將人、地、事、物、組織等基本治安要素納入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

近日,司法部印發《關于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作出部署。《意見》要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著眼于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實際需要,立足“法律事務咨詢、矛盾糾紛化解、困難群眾維權、法律服務指引和提供”的平臺建設功能定位,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絡三大平臺,到2018年底前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到2020年總體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體系。在實體平臺建設中,明確以縣(市、區)、鄉鎮(街道)為重點,分別建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在村(居)一級,推進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工作。在熱線平臺建設中,明確了熱線平臺的對外服務功能和后臺管理功能。在網絡平臺建設中,提出要形成以部級公共法律服務網為中樞、以各省(區、市)公共法律服務網為支撐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站集群,通過多種終端提供法律服務。
國歌是憲法確立的國家重要象征和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獲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國歌法規定,為了維護國歌的尊嚴,規范國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強公民的國家觀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國歌法與國旗法、國徽法一道,以國家立法形式,落實了憲法規定的關于國家象征和標志的重要制度。這部法律為保證國歌奏唱和使用的嚴肅性規范性,對應當奏唱國歌的場合,奏唱的禮儀規范,國歌標準曲譜的審定、發布和使用,以及不得奏唱和播放國歌的場合等,做出具體規定;要求加強國歌宣傳教育,普及奏唱禮儀知識,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唱國歌、愛國歌。

2017年7月27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同日宣布,提前一個月完成國務院制定的目標,9月1日起取消國內長途費和漫游費。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糧食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方案》要求,大力發展纖維素燃料乙醇等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發展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玉米是生產生物燃料乙醇的重要原料。國家糧食局倉儲與科技司副司長譚本剛表示,在當前我國糧食供給充裕、玉米階段性過剩的大背景下,發展以玉米等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將有利于加速玉米去庫存,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以,這是一件一舉多得的事情。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還將有利于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農民持續增收,有利于夯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從長期看,如果在糧食供求偏緊情況下,可以轉向使用木薯等非糧原料來生產,形成良好的保障糧食安全的調控手段。

北京市農業局消息,為構建京津冀奶牛產業發展大格局,近日,三省市的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首次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通過建設四大平臺增進奶業全方位交流,推動京津冀奶業一體化發展。第一,建設合作及信息共享平臺。組建“京津冀奶牛產業創新團隊專家組”,在奶業政策、信息調研統計、安全風險預警、試驗研究等方面加強溝通,增進奶業全方位交流,推動京津冀奶業協同發展。第二,搭建技術研發與資源共享平臺。依托京津冀三地的技術、人才、產業布局等優勢和特點,從加快高效生態養殖、糞污處理、休閑奶業等方面入手,加強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方面的合作與轉化應用,實現融合發展,推動三地奶業技術水平的持續提高。第三,構建京津冀奶業協作服務平臺。建立京津冀奶牛團隊信息交流群,互享技術動態、創新成果及最新研究進展。第四,打造關鍵技術協同攻關平臺。針對制約奶業發展的共性技術難題,充分利用三地資源優勢,建立“京津冀奶牛創新團隊專業協同攻關組”,開展協同攻關,為保證奶業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今秋收獲季節,老黑山等數個大榛子基地銷售走進旺盛期;木孟子管委會的紅松塔吸引大批的商販前來收購;古城鎮的香菇更是到了掙大錢的季節……近年來,桓仁縣委縣政府積極推進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先后發展釀酒原料、山參、中藥材、優質稻米、有機魚、干堅果、食用菌、蔬菜八大產業基地,總規模已達到205萬畝、2000萬袋。同時,該縣還積極搭建技術服務、檢測服務、加工服務、包裝服務、交易服務五大農業發展平臺,創新培育了20個“一村一品”產業專業村,推動市級以上農事龍頭企業發展到54家、農民特色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80個。桓仁還大力實施農業特色“品牌化”戰略,通過不懈努力,全縣已有“桓仁大米”“桓仁山參”等20多個品牌成為了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通過精品農業和特色產業發展,2016年全縣農業增加值完成26.8億元。
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農村產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11種農村產權可以進行流轉交易。辦法提出,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以下統稱交易平臺)是經縣級以上政府批準,為各類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提供服務的公開市場,要突出公益性,不以盈利為目的,要遵循“依法、自愿、有償、公開、公正、規范”原則。為減輕農民負擔,交易平臺對進行交易的農戶免收服務費用;對其他交易主體收取費用,收費標準要公示。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品種包括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林權、“四荒”(農村集體所有的荒地、荒溝、荒丘、荒灘)使用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農業生產性設施設備、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農業類知識產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住房財產權、農村生物資產、水權、農村建設項目招標及產業項目招商和轉讓等11種。
近期,山東省淄博市生豬市場保持小幅震蕩態勢,生豬、仔豬價格出現了回落, 豬價上漲動力不足,在其影響下,目前仔豬市場價格也隨之下跌。據分析,此次淄博市生豬和豬仔市場價格下跌的原因包括:一是供應端的階段性增加,存欄產能還不至于過剩,但是養殖戶前期的壓欄情況較為普遍,養殖戶有殺跌行為,豬價一跌再跌,屠宰企業一壓再壓,所以市場出現價格踩踏效應;二是國家加大了對養豬場周邊環境的保護治理力度,大型養殖場下調養殖規模、部分中小養殖場或散戶大量退出市場,一批不符合環保要求的豬場紛紛關停,仔豬需求量隨之減少。預計在供需博弈的局面之下,生豬、仔豬出欄均價震蕩局面或持續。

近日,由國家農擔公司主辦,安徽農擔公司承辦的全國農擔系統片區培訓暨安徽“勸耕貸”模式研討會在合肥舉行。安徽農擔公司是在全國率先成立的農業信貸擔保支農機構,在農業金融供給側改革領域不斷創新探索,推出以勉勵、鼓勵、獎勵農耕為立意,適江淮水土的農業信貸擔保“勸耕貸”。“勸耕貸”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秉承“成長優先、信用為王”的信貸理念,打造“政銀擔”抱團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的工作機制。“勸耕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截至2017年8月31日,安徽農擔公司已累計為4653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貸款擔保23.21億元,業務已在全省63個縣(市、區)落地,有效紓解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難題。

近日,浙江省畜牧獸醫局聯合當地通信管理局,明確獸藥網絡交易平臺的主體責任,實施“互聯網獸藥銷售清潔工程”,對浙江省內主要網絡交易平臺獸藥銷售展開治理行動。截至目前,浙江省獸藥網絡交易平臺已處置獸藥產品1000多件,涉及3300多個賣家,產品信息約2萬余條,有效震懾了線上違法行為,取得了積極成效。據了解,浙江通過網絡交易平臺發布最新公告,將獸藥列為特定市場商品,實施賣家準入、商品準入。賣家必須提交營業執照和獸藥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資料,經與國家獸藥基礎數據庫信息比對校驗通過后允許經營獸藥,對3個月過渡期內仍未提交資質的賣家,進行清退,商品予以下架。根據農業部制定的禁用獸藥清單,加強網絡交易平臺對獸藥信息的審核,對惡意規避規則銷售禁用獸藥的賣家進行認真排查、嚴厲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