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張新/通訊員 姜立鵬
玲瓏金礦的“黃金”搭檔
□ 本刊記者 張新/通訊員 姜立鵬

玲瓏金礦素有“金城(招遠)明珠”的美稱,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招遠玲瓏山南麓。玲瓏金礦是我國的十大金礦之一,抗戰時期曾有過“十三萬兩黃金送延安”的歷史貢獻,當地流傳著“玲瓏山十八層,金梁玉柱在其中,尖斗砂子平斗金,牧師竊牛囚金洞”的傳說。
玲瓏金礦歷經千年的開采和近代日本人掠奪的恥辱歷史,淺層資源將開采殆盡。其特有的金礦礦脈分散,礦石品位大約只有2克/噸,使玲瓏金礦的發展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從上世紀90年代,就有聲音說“玲瓏不行了”。但多年來,玲瓏金礦人不屈不撓,奮力拼搏,采金量逐年遞增,2006年產金量5.6萬兩,2016年則達到13.3萬兩。
玲瓏金礦這些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歷任礦長帶領干部職工奮力拼搏、辛勤積累。時下,公認的一對兒“黃金”搭檔為人稱道:一個是實干家老侯,一個是明白人王成龍。老侯叫侯學武,玲瓏金礦分管生產的常務副礦長;“明白人”是王成龍,玲瓏金礦的總經理、黨委書記。
實干者優先。我們先說說老侯。
“用掘進量確保產量,沒有掘進就沒有探礦,沒有探礦就沒有產量。”老侯特別看重掘進量。玲瓏金礦年度重點任務,老侯負責50%以上。
今年上半年,玲瓏金礦掘進量實現6.3萬米,較去年同期增加5500米,新增金屬量(相當于黃金產量)1407公斤,超額完成任務。并在山東黃金齊魯礦業事業部月份勞動競賽中,3次奪得第一名。
王成龍動情地說:“我們礦這幾位老同志,雖然兩鬢斑白,但激情依舊,干勁仍在。將近60歲的人了,依然堅持在一線。尤其是老侯,靠前指揮,現場調度。”
老侯是玲瓏金礦帶有傳奇色彩的生產副礦長。
18歲到玲瓏金礦的九曲分礦工作,25歲在分礦負責生產管理,到2006年開始負責全礦的生產管理,至今已工作41年,從事生產管理34年。也就是從老侯分管生產之后,該礦黃金年產量從5.6萬兩增至13.3萬兩。
“主動和不主動就差一秒鐘。”有幾次調崗,老侯本可以到政工口主持工作,但他都主動放棄,堅持在生產工作一線。
“不管干什么,都要努力做到最好。盡量別叫領導說你,就是含蓄的批評,心里也不好受。”自從2006年以來,侯學武先后與四位礦長搭過班子,在生產上向來被倚重。不管哪一位領導主政,他都盡心盡力做好分內的事。
在玲瓏人心中,老侯有很多特點,訥于言敏于行、外冷內熱、敬業扎實、以身作則、雷厲風行等等。
“在我們玲瓏金礦,侯(副)礦長的干練是出了名的。井下生產現場走一圈,不用你解釋說明,他就能夠知道這個地點生產組織強度到底如何,生產能力是多少,還有多少潛力可挖,甚至什么時間能夠達到生產峰值……所有的一切他都了然于胸,仿佛有一雙‘透視眼’,沒有人敢糊弄他。”玲瓏金礦綜合部宣傳主管張明凱對記者說。
據悉,玲瓏金礦以“點多面廣戰線長”而著稱,巷道總里程在500公里以上,每年掘進米數遠超10萬米,生產地點常年保持在400個以上,獨立成型的生產系統數十個。在猶如迷宮的井下,老侯能清晰說出每個地點的生產組織情況、下步生產接續如何開展、注意事項等等,如數家珍。

侯學武(左二)陪同上級領導在井下一線調研
玲瓏金礦分管設備的副礦長徐維華告訴記者:“一次在井下老侯發現,電機車因有軌巷道存在一定坡度而剎車困難,升井后他直接跑到我的辦公室,跟我討論起有軌運輸電機車剎車改造和安全保護問題。”
老侯對工作的上心,逐漸影響著每一個玲瓏人,大家互相補位,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待每一個問題。用王成龍的話說,“我們玲瓏人都習慣站高2個層次考慮問題。”
“玲瓏金礦是全集團生產條件最復雜,生產環境最惡劣的礦山,艱苦到都沒有人愿意到玲瓏金礦來當領導干部。每年400多個生產地點,全部靠兩條腿走出來,而老侯作為主抓生產的常務副總更是將每個地點至少都跑一遍,相當于每天一個10公里武裝越野。十幾年如一日,得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堅持下來!”王成龍說。
“我必須到現場去心里才踏實。”老侯說。在玲瓏金礦,若不提前預約,想見侯學武,需要等他從井下回來。
2017年,老侯被山東黃金授予勞動模范稱號,成為玲瓏金礦的符號和旗幟。
如果說老侯幾十年如一日盡心盡力抓生產,獲得大家認可,那么老侯的背后一定有一個全心全意支持他的當家人、明白人。這個人就是玲瓏金礦總經理王成龍。
“我們礦萬噸采掘比是全集團最高的,年掘進量比三山島金礦和焦家金礦兩大金礦的總和還多。”王成龍對記者說。
掘進現場猶如戰場,戰斗激烈,但沒有人后退。一線工人每人每天喝掉15公斤水卻幾乎沒有小便排泄——都變成汗液蒸發了。大家為何有如此干勁和熱情?一位井下工人說:“王礦長把崗位都搬到井下一線,我上零點班遇見他好幾回,他沒白沒黑地領著大家干,我們還說啥!”
王成龍是個“老玲瓏”。2016年,在甘肅開發四年后,他帶著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管理思維,又回到了培育他十幾年的地方。面對如山沉重的壓力,他從不認“慫”,始終在戰斗一線。
王成龍說:“玲瓏金礦自1962年建礦以來已有55年,老國企都存在‘大企業病’。玲瓏金礦在礦產資源匱乏、品位負變、探礦壓力大、干部人才‘青黃不接’和周邊關系復雜等諸多不利因素共存的情況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復合型人才培養和管理模式創新的問題。”
“只要從玲瓏金礦走出去,哪個金礦你都能干得了。”玲瓏金礦是中國黃金產業的“人才搖籃”,為山東黃金乃至整個中國黃金產業培養了大批人才。

王成龍(右一)在基層單位指導工作
“黃金開采技術含量還是挺高的,多種技術在里面,地質、測量、采礦、選冶、探礦、機電。企業管理也是一樣,我們在人才梯隊建設方面,存在青黃不接的危險。”王成龍說,“我自己帶了4個徒弟,老侯帶了2個。”據王成龍介紹,玲瓏金礦創新內部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實施“導師帶徒”培養機制和技術人員崗、行政管理崗“雙通道”自由擇崗“到一線磨礪”,增強年輕技術人員的現場管理經驗,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助推工程技術人員快速成長。
目前有48名領導干部、高級主管與96名工程技術人員確立師徒關系,有71名工程技術人員下到車間;通過實施“技能級”考評機制,以技能評級拉開工資差距,激發了技能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說實在話,我很想拔苗助長,現在的年輕人需要加強鍛煉。去年我們召開了130多人的青年員工干部座談會,真沒想到很多年輕人很有想法。只要你有進步的心,我們一定給你提供崗位鍛煉成長。”王成龍說,“我們礦新入職的技術人員必須到基層進行不少于6個月的強化實習,從打鉆、支護、扒毛(石)干起,讓自己和大家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那塊料’,能不能當‘千里馬’。”
“為擔當者擔當,讓實干者實惠,工作量增加主要是一線員工干出來的。去年一線員工工資平均上漲13%,今年我又提出上漲10%的目標,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據了解,玲瓏金礦工資分配向一線傾斜、向貢獻大的單位和個人傾斜,體現差異、拉開差距,充分調動全員到一線建功立業的積極性。職工待遇在當地是最高的,員工的幸福感非常足。
“下一步我們將學習華為,解決干部能上能下的問題,每年末位淘汰5%的干部,給有能力的年輕干部更多機會。”王成龍說。
“我從基層一線干上來,深知機關和基層的毛病,有問題打個電話就算完,存在管理脫節的漏洞。”王成龍談到管理創新時說,“生產任務和安全的壓力,迫使我們不斷改進管理模式創新,今年我們搞了‘七心工程’和‘五個一’活動,效果不錯。”
王成龍所說的“七心工程”,就是玲瓏金礦在全體黨員中建塑“忠心工程”,在管理人員中建塑“向心工程”,在各級班子中建塑“暢心工程”,在員工群眾中建塑“信心工程”,在技術、技能隊伍中建塑“匠心工程”,在團員青年中建塑“知心工程”,在全體員工中建塑“安心工程”。“五個一”活動,就是所有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宣傳傳導到一線、鼓勁加油到一線、傾聽心聲到一線、發現問題到一線、解決問題到一線。兩個活動的辦公室都設在紀檢監察部,建立了工作臺賬,加強對活動的日常管理和監督落實。
“我們根據全年任務,每個月底都對下月工作進行研究,并制定重點工作配檔表,明確牽頭領導、責任部門及完成時限,保障各項工作指標的順利完成。”王成龍說。
“沒想到玲瓏金礦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還能奪得3次第一,超額完成任務。”山東黃金董事長、黨委書記陳玉民感慨良多。
“我從甘肅回到玲瓏,深感資源接續的壓力,再不主動作為就是等死。只有干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王成龍說,玲瓏金礦經過近一年的研究探索,確立了“當期生產抓重點突破,中期接續抓技改技措,長遠發展抓深部開拓”的發展思路。

王成龍(中)在井下一線現場指導、部署主運巷道整改工作
“十三五期間,我們將投入15億元加快資源布局,滿足未來十年的資源接續,避免調整期的出現,保持黃金產量持續增長。”王成龍高興而又堅定地對記者說。“15億元全部投入井下探礦,開拓視野往深部走,因為深部的資源好,而且我們已經多點鉆孔取樣,并通過專家論證,目前正在辦理相關探礦采礦權證及深層采礦技術的研究突破。”
“我們把巷道加寬,改造通風系統,鏟運車1方換2方,礦車1.2(方)換 2.0(方)。” 玲瓏金礦為確保持續長遠發展,特別是今后10年的發展、深部開拓的實施,確定了“一把手”工程。在全力加速掘進、加大盲礦體探礦的同時,對全礦設備、基建等全系統邊生產邊升級改造,打通各分礦區的巷道,利用機械設備改進,打造“井下運輸快速路”,提高生產效率,降本增效。采訪中記者看到,玲瓏選礦廠擴產系統改造已完畢,2.0(方)的礦車正在鐵軌上流暢運行。
“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我們現在有5個員工創新工作室,去年拿了10項國家專利,29個不同層級的創新進步獎。”王成龍介紹說,“我們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制定了《創新管理辦法》,拓寬創新獎勵范圍,提高獎勵額度,調動員工的創新創效積極性,去年對86項小改小革獎勵近5萬元。”
“現在我們正在和中國礦大、中南大學合作研究降低低品位礦石的開采成本。研究到底多少成本才是合適的,并對目前的開采成本進行評價。”玲瓏金礦針對資源匱乏、品位負增,主動開展新課題研究。
□ 責任編輯 姜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