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楊
G20峰會:世界在分歧中聯動前行
□ 趙楊

7月9日,由全球最重要的20個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首腦參加的G20峰會在漢堡拉下帷幕。那么,這次以“塑造聯動世界”為主題的峰會,究竟成果如何呢?
有分析人士指出,比起2016年G20杭州峰會的成果累累,G20漢堡峰會的成果顯得有些平淡。事實上,漢堡峰會召開前就被國際觀察家評為有史以來最艱難的一屆峰會。盡管今天距離2016年9月杭州峰會僅有10個月的時間,但國際政治格局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特朗普的當選,英國脫歐進程的啟動和法國大選的結束讓西方美英法三大國首腦全部換成了新人。和領導人更迭相對應的是各國內外政策以及與之聯動的國際局勢的變化,特朗普上臺后開始執行“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政策,推行貿易保護主義、退出《巴黎協定》,直接破壞了西方陣營內部的團結。峰會前后,美國和歐盟在治理氣候變化和歐洲鋼鐵稅收問題上的分歧幾乎無法調和。在這樣的局面下,本次G20能達成個別協議已經相當不易。
面對全球另一個重要議題貿易保護問題,漢堡G20峰會艱難地取得了有限的進展。眾所周知,隨著近年來西方民粹主義思潮的上升,貿易保護主義正在回潮。歷史上國際自由貿易的最大推動者美國在特朗普上臺后,明確聲稱現行的國際貿易體系對美國不公平,美國將用貿易保護主義解決貿易逆差。此次的與會各方中,中國、歐盟、日本都旗幟鮮明地表示支持貿易自由,就連巴西、阿根廷在內的老牌貿易保護主義國家也作出了鮮明的態度轉向。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次G20國家就貿易問題達成協議,承諾繼續對抗貿易保護主義,保持市場開放,這相當于國際社會對自由貿易和開放原則的再次重申,對于全世界消除特朗普上臺后的不確定性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此次峰會也承諾對抗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并首次闡明各國有權利用“合理的防御工具”來保護本國市場,這樣的表述相對于以往G20峰會的成果當然是后退,同時也給了部分國家制造貿易壁壘提供了一些空間,但總體來看這個表述是協調各國立場的不可避免的妥協。
還不應忽視的是本次G20除了作為國際多邊合作平臺發揮作用外,也為許多國際雙邊問題的對話和解決提供了機會。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第一次“雙普會”,即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之間的首次會面。這凸顯了G20峰會對于全球對話的重要意義。
從2008年G20華盛頓首腦峰會至今,G20已經連續召開十次首腦峰會,見證了近十年全球從危機到復蘇的歷程,也許正如法國總統馬克龍所論“G20已經成為有關全球化、移民、發展和恐怖主義等國際重大問題的辯論大廳”,即使有分歧,全世界也愿意在此交流看法并繼續前行。
□ 責任編輯 樊正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