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班族只有在周末或節假日時才有時間真正實踐和享受慢食生活,而平時的早飯和午餐大多依靠快餐過日子。大多數品類的快餐油脂含量超標,容易引起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和情緒煩躁等,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或是喜歡“慢食”。尤其是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映后,一個飲食理念——“慢食運動”被人們重新提起。慢食運動的口號是:反對標準化、規格化生產的單調的快餐食品,提倡有個性、營養均衡的傳統美食。
不了解慢食運動的人們認為,“慢食”只是“慢慢地吃”,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不過,從健康的角度來說,這樣理解對身體也有好處。細嚼慢咽,放慢進食速度,的確對身體有好處。
慢食運動提倡的是“生態美食”的理念,強調三個要點:一是吃當地土地出產的食物;二是用優質原材料作為食材;三是按當地風俗習慣生產加工。
慢食的態度,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吃自己想吃的,而自己想吃的就是身體需要的。慢食運動主張好好地給自己做頓飯菜,把吃飯變成一個優雅的享受過程。你可以側重營養搭配、口味喜好,甚至可以嘗試自己種些瓜果蔬菜。見證了原材料的種植、采摘、加工、食用過程,吃的時候感受會大不一樣——一邊品嘗食物的原味之美,一邊培養精致生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