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林業廳
健全流轉制度 服務林權流轉
河北省林業廳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來,我省累計完成明晰產權8296萬畝,占總任務的100%;登記發證8245萬畝,占總任務的99.4%。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我省積極推進林權流轉,搭建流轉平臺,出臺政策措施,引導集體林權規范有序流轉,全省累計流轉集體林地584萬畝,流轉金額12.8億元,對增加農民收入和推進社會力量造林發揮了積極作用。

我省專門成立了以省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領導任成員的省林權流轉工作協調小組,負責全省林權流轉的指導和協調工作。省編委辦批復同意省林業廳設農村林業改革發展處,負責全省林權管理工作,確保有專門機構、專職人員、專項經費。有關市、縣(市、區)建立林權管理服務機構80個,有效保障了林權流轉工作順利開展。
我省制定了《集體林權流轉管理辦法(試行)》,完善規章制度,規范和促進林權流轉。一是規范林權流轉秩序。堅持依法、自愿、有償流轉,依托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建立完善多級聯網的林權交易平臺,引導林權有序流轉,防范林權流轉風險。二是完善林權流轉制度。建立健全林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制度,為規范林權流轉行為提供制度保證;建立林權流轉管理服務網絡和互聯互通的集體林權流轉信息采集系統和共享平臺,逐步實現林權流轉信息網絡化管理;建立健全林權流轉監管制度,加強林權流轉監管工作。三是完善放活經營權的制度機制。通過林權流轉合同對經營權權能加以約定,對流轉取得的林地經營權發放“林地經營權證”,賦予“林地經營權證”權益證明功能,實現經營者的合法權利。我省依法獲得林地經營權并持有“林地經營權證”的經營主體,可以用流轉來的林地經營權進行抵押貸款,也可以將其作為資本金入股,作為合資合作吸引社會資本的條件,可以申請林木采伐,也可以享受國家有關造林營林護林等政策性財政補助。

我省將交易平臺建設作為推進林權流轉的基礎工作,為流轉各方提供優質服務。一是建立健全集林權管理、林權流轉服務、社會綜合服務三位一體的縣級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引導流轉雙方通過林權交易平臺進行信息發布和交易。二是全省統一建立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將林權流轉全部納入服務范圍,搭建起覆蓋全省的林權流轉平臺。三是建設全省農村產權交易信息化服務云平臺,為林權流轉提供信息化服務,實現異地競價買賣,降低交易成本。
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林業建設的意見》,明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一是鼓勵農民或其他經營主體將從集體經濟組織取得的商品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依法流轉給社會投資主體。二是要求縣(市、區)政府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村集體產權流轉交易平臺,促進林權流轉交易。建立森林資源價值評估體系和林權流轉綜合信息發布系統,為林權流轉提供服務。三是各縣(市、區)設立林權流轉補助資金,對林權流轉期限在5年(含)以上且流轉面積在100畝以上的規模經營主體給予補助。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切實履行監管職能,維護農民、社會投資主體等林業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一是加強對林權糾紛的調處和仲裁工作,全省共調處林權糾紛6022起。解決制約流轉的歷史遺留問題,減少了涉林糾紛隱患。二是加強林權流轉合同管理。印發了林權流轉合同示范文本,指導流轉雙方簽訂合法、規范的流轉合同,通過簽訂流轉合同確保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三是及時進行林權變更登記。流轉雙方簽訂流轉合同,有變更林權登記要求的,林業部門配合不動產登記部門積極做好變更登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