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林業廳
培育專業合作社 打造林業生力軍
山東省林業廳


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基本完成后,我省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大力培育和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社,積極推進林業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經營。截至2016年底,全省創建林業專業合作社11783個,其中國家級示范社34家、省級示范社541家,參與農戶90.4萬戶,經營面積769.1萬畝,約占有林地面積的20%以上。以林業合作社為代表的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發展方興未艾,成為林業發展的一支生力軍。
省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的意見》,加大對林業合作社發展的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合作社給予10-40萬的直接補助或貼息補助。濟寧市對國家、省、市級示范社,每年分別給予10萬、5萬和3萬元扶持。蒙陰縣發揮蜜桃特色產業優勢,通過政策扶持大力發展蜜桃產銷合作社,政府搭臺宣傳,打造地理標志產品,蒙陰蜜桃品牌價值已達到266億元。全省已有超過800個林業合作社享受到扶持,農民聯合發展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


建立了林業專業合作社監督檢查制度,開展材料查閱和現場抽查,建立全省林業專業合作社檔案,摸清發展現狀。我省合作社主要有“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合作社+農戶+基地”和“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三種運作模式。現有經濟林合作社5620家,占合作社總數47.7%;種苗花卉合作社2969家,占25.2%,其他類型3194占27.1%。針對不同運營情況、經營范圍、運作模式,進行分類指導。如針對運營規范、具有一定規模的合作社,重點引導其開展品牌化經營,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針對規模較小、經營狀況一般的合作組織,指導其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在實現標準化經營和適度擴大規模上下功夫。
我省制定了《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社認定管理辦法》,開展省級示范社認定工作,在省級示范社中擇優推薦評選國家級示范社。積極指導開展市級、縣級示范社認定工作。曲阜市、蒙陰縣成為首批28家國家級林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縣之一,培育認定國家級示范社34家、省級示范社541家、市級示范社400家。加強對示范社的宣傳,依托山東省林業專業合作社聯盟,開展合作社間交流合作,有效地推廣了典型經驗,帶動了整體發展。
從2012年起,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途徑,每年開展針對林業專業合作社組織管理人員、合作社負責人和專業人才的專題培訓,組織優秀合作社帶頭人交流經驗。2016年以來,組織國家和省級示范社負責人赴臺灣學習合作社經營管理經驗。通過學習、培訓、交流,全面提升了林業專業合作社發展水平。全省林業合作社注冊商標1940件,產品或基地獲得相關認證1339個,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
指導各級林業部門依托林權管理服務中心,積極開展林權流轉、技術指導、政策咨詢、價格評估等相關服務,組織開展示范社和扶持項目申報。加強與金融等部門溝通,開展針對合作組織的抵押貸款服務。近三年來,金融部門累計為林業合作社發放貸款65億元,有效解決了林業發展資金瓶頸問題。
通過積極培育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社在全省林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推動了生態建設。林業專業合作社作為社會資本投資林業的重要切入點,每年完成造林40萬畝以上,占全省新造林面積四分之一。二是助力了林業精準扶貧。利用林業專業合作社推動生產規模化、林業產業化、農民職業化,通過示范輻射,開展產業扶貧和技術扶貧,有效帶動了農民脫貧致富。2016年,全省林業合作社實現產值887億元,社員經營收入高出非社員收入26%以上。三是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通過發揮合作社組織能力和凝聚力強的特點,搭建了基層黨組織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承擔了部分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職能,增進了群眾的合作意識、民主意識、責任意識,維護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