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鴻亮(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天津 塘沽 300452)
論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實際應用
朱鴻亮(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天津 塘沽 300452)
依據國務院指示,深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大勢,企業達標換證同樣是大事。作為安全管理工作者,在多年來的達標建設工作中,一步一步對安全生產標準化有了逐漸清晰的認知,但是對于考評要素的熟練掌握和深刻領會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空白,想做到理論有效結合實際,需要不斷持續改進的鉆研其中。
安全生產標準化;崗位達標;專業達標;PDCA
第一要務是積極配合并著力完成整體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建設工作要求,爭取最大限度地跟進達標建設工作進度,并且在第一時間完善本單位的HSE管理工作。理出一條主脈絡——培訓與準備→有計劃的實施自評→接受上級抽查→問題整改→完善證據收集。
分步酌情開展崗位達標和專業達標工作,這是在企業達標工作基礎上,為了規范安全生產管理,有效防控風險和防范事故發生,要求各單位組織學習并嚴格按照崗位達標標準文件與專業達標標準文件要求開展相應工作,全面落實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建設的相關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專業達標與設備設施完整性管理相結合、崗位達標與班組建設相結合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和落實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
安全生產標準化最終要實現的是自身規范性、科學性的安全生產行為,因此必須要做到“量體裁衣”“實事求是”,要充分保障可執行性,切不可生搬硬套而影響標準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首先,安全生產方針應包括公司最高管理層關于安全生產的理念,本單位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宗旨,本單位優先控制的風險,本單位安全生產總目標和本單位關于安全生產的行為準則。安全生產總目標常常以事故率或為員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來表達,是方針的主要內容。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宗旨、優先控制的風險、安全生產總目標的確定,可以依據所確定的不可接受的風險。方針(含總目標)的時限是最近兩三年,且每年管理評審時都要考慮是否需要修改。
其次,將總目標分解為若干“指標”和“分目標”。例如,年度安全生產目標是OSHA可記錄傷害事件率為0.4,那么如果將限定的可記錄傷害事件數進行分配或規定到基層單位,而不與風險控制聯系起來,就變成了紙上談兵,毫無意義。而規定設備設施完好率、培訓教育計劃完成率、持證上崗率等,這種種“率”的實現與總目標的實現之間是一種相關關系,而不是邏輯上的因果關系,構不成總目標實現的充分、必要條件,且不與風險控制聯系起來,“實現”也就無從談起??傊偰繕说膶崿F要依靠對不可接受風險的有效控制。
第三,“危險源識別、風險評價及控制方法的確定”是“策劃”(P)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和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立的基礎。安全生產管理就是風險管理。切不可與屬于“檢查”(C)的“安全檢查”(績效監視與測量)混為一談,統稱為“隱患排查”就更不應該了。
最后,就是管理評審與內部評定(審核)的區別。管理評審(持續改進)是PDCA中的A,沒有管理評審就構不成PDCA,而內部評定相當于內部審核,不屬于管理評審,其結果只是管理評審的輸入之一。
區別如下表:

項目管理評審內部評定(審核)目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同前主持者企業最高管理者(層)方式依據多種輸入,全面評審。內容自評:企業主管職能部門及相關部門;內審:企業內審組。自評:全面、逐項(按自評表);內審:全面、抽樣。自評:標準列出的所有內容;內審:管理體系全部或部分要素的要求。輸出管理體系的整體績效和重要問題、共性問題。為滿足管理體系的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而對 要素要求的修改;必要時,針對重要問題、共性問題的專項整改計劃。自評:考評類目、項目、內容的得分及標準化等級;內審:開具的各項不符合,對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評價。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實施管理是一項基礎性管理工作,推行過程中一定要做深、做細。
(1)以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劃分為依據進行崗位劃分,對崗位適用標準進行識別。建立適用的崗位達標模板,從崗位人員資格要求、關聯工機具、崗位內容職責、職業病危害等方面,梳理出適宜從事此崗位的人員基本素質要求。再從現場考評角度入手,加入對崗位知識、技能、安全素質等方面的評分項,確認該崗位人員是否合格或者是否適宜此工作。
(2)以設備類型進行專業劃分,對各專業適用標注進行識別。專業達標相對來說具有較難的劃分評判,原因在于不同范圍、不同類型的設備和工機具,在不同認知中有可能會被劃入不同大類中,因此必須結合自身實際,找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專業分類。結合涉及到的標準、規范,同樣設定評價項目,從物的狀態角度全面評判專業類型。
(3)梳理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區分不同班組相同工種的差別。實際工作中,相同工種出現在不同的作業班組或者施工地點,有可能會有細微的動作區分。因此,結合班組實際工作,將各工種細化是很有必要的,是對崗位員工的負責。
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建設活動能夠改善企業原有的(業已存在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使企業的行為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能保證企業具備基本的、較好的本質安全水平。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完善自身管理水平,切實將達標建設、標準化實施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發揮標準化建設的最大能量。
[1]王新泉.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概念極其特征[J].工業安全衛生,2010(4).
[2]鄔燕云.我國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J].勞動保護,2007(3).
[3]孫恒年.淺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安全質量標準化的整合[J].標準科學,2009(11).
[4]王新泉,鄔燕云.安全生產標準化教程.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