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韻值
摘要: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在經濟、政治以及社會等方面也正處于快速轉型的時期,我國的城鄉發展速度加快,也加入了轉型的行列。城鄉規劃本身就具有公共政策的屬性,城鄉規劃必須要在公共政策的指引下進行,并且城鄉規劃管理也屬于公共管理的范疇。本文對公共政策導向下的城鄉規劃與管理進行簡單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闡述城鄉規劃在公共政策導向上的缺陷與原因,就如何加強公共政策導向下的城鄉規劃管理提出若干意見。
關鍵詞:公共政策;城鄉規劃;管理
一、公共政策與城鄉管理
1.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一種由政府或者是權威機構,為了解決社會重大公共問題,使得各個社會利益主體在利益上得到協調而制定的大型計劃或者是策略。這種大型計劃或者是策略在內容上具有價值或者目標的導向,目的是為解決公共問題,達成公共的目標。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政治流程,也需要對實際的公共問題進行實地考察研究,必須要針對具體的問題制定具體的政策,并在執行過程中嚴格遵照政策落實到位。
2.公共政策與城鄉管理的關系
公共政策和城鄉管理具有緊密的聯系,一方面城鄉規劃在屬性和功能上本身就具有公共政策的屬性,城鄉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種。另一方面城鄉規劃是政府對社會進行干預的一種政治手段,目的是為了解決社會發展中的一些問題,這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目的一致,都是為了解決公共社會問題,使社會協調發展。另外,城鄉規劃管理在很多方面需要包含或者涉及到公共政策,城鄉規劃政策是城鄉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城鄉規劃必須要在城鄉公共政策的支持下進行。
3.公共政策導向下的城鄉規劃管理
城鄉規劃政策主要有導向、協調和控制三種功能。在公共政策的導向下,城鄉規劃管理的目標也從單一的控制管理向綜合的協調社會整體進步而發展,在公共管理的范疇下,城鄉規劃管理在內容上也可以分成城鄉規劃控制體系,城鄉規劃作為一種公共政策、城鄉規劃法規體系和城鄉規劃監督體系。第一,城鄉規劃控制體系主要是因為城鄉規劃管理具有控制城鄉建設與發展的功能。城鄉規劃作為一種政府干預手段,為了保障城鄉建設與發展的順利進行,必須要對其中存在的隱患進行控制,保證長遠的利益能夠得以實現。第二,城鄉規劃實質上就是一種公共政策,城鄉規劃的公共政策包括政治政策,還有經濟和財政方面的政策,通過這些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能夠保證城鄉發展在城鄉規劃的干預下健康地發展。第三,城鄉規劃的法律法制體系是保證城鄉規劃管理順利進行的保障,其提供的法律支持使得城鄉規劃行政、規劃編制以及規劃的實施變得有法可依,能夠按照嚴格的法制流程開展。另外,城鄉規劃監督體系主要是通過公眾參與到城鄉規劃管理中,對城鄉規劃管理的各個部門進行輿論、法律以及行政等方面的監督,避免城鄉規劃管理因為政府干預而出現問題。
二、我國城鄉規劃在公共政策導向上的缺陷及原因
1.我國城鄉規劃存在的缺陷
1.1城鄉規劃管理主體間存在矛盾
由于受到我國在城鄉規劃管理體制方面的影響,城鄉規劃管理的主體有多個,在進行城鄉規劃政策制定和執行過程中參與決策和執行的主體并不明確。主體的不明確導致主體之間存在矛盾,比如城鄉規劃的計劃部門、執行部門以及其他部門之間在進行城鄉規劃管理的時候都擁有合法的權利,而且權利并沒有得到細分,所以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可能會存在互相推諉責任,各行其是互不聯系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在城鄉規劃管理中資源被浪費,而且也影響了城鄉規劃的權威性。
1.2城鄉規劃管理的成果時效性比較差
城鄉規劃管理的成果時效性不高是當前城鄉規劃管理中十分嚴重的問題。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還是因為城鄉規劃管理主體不明確,各個部門和崗位的職責沒有進行正確的劃分。比如因為各個部門之間存在矛盾,職責沒有進行明確,在具體的工作中也沒有公共政策給以導向,所以使得規劃管理的成果預期與實際脫軌,大多是一紙空文或者內容寬泛的文件,并沒有實際的指導或者建設意義,在實現上也沒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最后導致城鄉規劃管理失效。
2.導致城鄉規劃公共政策屬性缺失的原因
2.1城鄉規劃管理主體的權威性缺失
上述中所提到的兩類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和城鄉規劃管理的主體有關,城鄉規劃管理主體有很多,各個省市也有相應的不同級別的城鄉規劃管理機構。但是公共政策必須要由權威的公共機構進行制定,如果機構太多,管理層太多,反而會影響到機構的權威性,從而影響到公共政策的權威性。所以,目前導致城鄉規劃公共政策屬性缺失的原因之一就是城鄉規劃管理主體太多,所以其權威性受到了影響。
2.2城鄉規劃管理缺乏法律保護
法律是城鄉規劃管理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但是從目前存在的問題來看城鄉規劃管理中的法律體系還是沒有健全,比如正是因為缺少法律的保護才會導致城鄉規劃管理主體之間存在矛盾,也就使得城鄉規劃的公共政策屬性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
23城鄉規劃缺乏公共政策的導向
城鄉規劃公共政策屬性的缺失最關鍵的還是因為城鄉規劃缺乏公共政策的導向。比如當今城鄉規劃主要依靠的還是技術性指導,主要利用技術手段進行城鄉規劃的編制和執行,而對公眾的參與決策進行盲目的排斥,使得規劃變得封閉,內容和規劃的成果也變得雷同空泛,缺乏實質的指導性和建設性,也缺少了地域的差異性和獨特性。
三、公共政策導向下的城鄉規劃管理
1.解決城鄉規劃管理中的缺陷問題
1.1建立有效的城鄉規劃管理機構
由于公共政策必須要由權威性的公共機構進行制定和落實的,針對目前城鄉規劃管理中因為公共機構權威性缺失導致的公共政策權威性不足,管理主體存在矛盾等問題,需要加強城鄉規劃管理機構的權威性,建立有效的城鄉規劃管理機構。
1.2健全完善城鄉規劃管理的法律體系保障endprint
城鄉規劃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律體系進行保障才能順利地展開,為了給城鄉規劃管理一個良好的法律保護環境,在公共政策的導向下,必須要健全完善城鄉規劃管理的法律體系保障。比如明確城鄉規劃中的組織和主體的編制問題,使得城鄉規劃管理的各個方面都能有法可依,各個部門之間能夠在法律的保障下加強聯系,對自己崗位的職責更加明確。另外,還需要對城鄉規劃管理的成果進行法律方面的確定,使得規劃成果內容更加有建設性和可操作性。
1.3城鄉規劃管理與公共政策緊密聯系
城鄉規劃屬于公共政策的范疇,具有公共政策的屬性,但是單單城鄉規劃這一層面的公共政策還不能完全發揮公共政策的作用,所以需要和其他的公共政策加強聯系。比如可以加強與國家公共政策層面的聯系,把城鄉規劃放到一個更加宏觀的角度去看待城鄉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城鄉規劃政策的擬定。城鄉規劃管理與其他公共政策緊密聯系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現有的城鄉規劃政策在制定和實施上得到補充,使其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2.加強城鄉規劃管理的措施
2.1更新管理的理念
城鄉規劃管理想要得到不斷的加強,必須要首先從認識上進行更新完善。在公共政策的導向下,以往城鄉規劃管理方面的理念有部分已經不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比如過去城鄉規劃管理的目標就是單純的實現物質上的建設,簡單關注經濟的發展,代表的利益群體也是廣泛的不明確的大眾。但是在公共政策的指引下,為了加強城鄉規劃管理,需要將以往的這些理念進行更新。比如在目標層面不僅僅是實現物質上的建設,還要在城鄉規劃管理中注重生態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城鄉空間資源的充分利用:在經濟發展上還要具體到產業發展結構的調整,城鄉生活生產配套設施建設等:在利益群體上也更要關注弱勢群體,實現社會公平。
2.2完善管理的方式
除了管理理念上的更新完善,在具體的管理方式上也要進行完善。首先,需要對管理的內容進行重新的規定,管理內容中要更加注重規劃的審核與評估,比如規劃在正式采取管理方式進行落實之前,需要利用先進的預測和評估手段對規劃內容進行嚴格的審核,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缺陷的地方。這一管理內容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其次需要根據城鄉統籌發展,城鄉一體化的目標對城鄉規劃進行空間層次的劃分,并根據不同空間層次的功能采取不一樣的管理方式。比如城鄉規劃管理中的行政區域建設,需要根據行政區域具有行政管理的特點,采取和行政管理相關的管理方式,對于物質建設區域,需要根據城鄉發展的特點建立重要的基礎設施。結語:綜上,公共政策和城鄉規劃兩者之間的關系密切,針對目前城鄉規劃管理中公共政策屬性缺失的問題及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發現在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必須要轉變以往的管理理念,在城鄉規劃管理方面除了要有技術的指導,更要有公共政策的指引。在公共政策的導向下,可以從解決城鄉規劃管理缺陷以及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兩個方面采取相應的措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