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浩宇
李波
現任重慶市沙坪壩區文化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重慶市沙坪壩區旅游局局長。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委員。沙坪壩區高層次人才,曾獲四川省高校“優秀教師”,重慶市首批“巴渝新秀”青年文化人才,“十二五”期間,獲全市經濟和信息化系統先進個人。
記者:沙坪壩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未來5年要“協同推動全域文旅融合發展”的任務,對此你們有什么樣的思考?
為完成好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協同推動全域文旅融合發展”任務,我們結合區內文化旅游實際,提出了“12345”的工作思路,即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戰略部署,堅持“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為本、落實目標考核任務為重、開展精品文藝創作為先”的原則,圍繞“增強文化旅游產業活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兩條主線,明確“對接好文化旅游項目,服務好文化旅游企業,打造好文化旅游產品”三個思路,實施“文藝創作與我們的使命”計劃、“公共文化建設與我們的責任”計劃、“青年藝術家綻放”計劃和“海內外學子尋夢沙坪壩”主題旅游等四個活動,全面推進我區文化旅游產業、公共文化建設、文藝精品創作、文物(非遺)傳承保護、市場服務與監管等五個方面的基礎工作,通過整體規劃布局、一體化營銷推廣,促進實現旅游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記者:在“文旅融合”方面,沙坪壩有哪些舉措?
區文化委員會與旅游局合并,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這既體現了市、區兩級“文化+”“旅游+”的大文化宏觀眼光,同時也彰顯出了對于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關注。2016年底,新的區文化委、旅游局班子為了更好地適應“文旅融合”的需要,成立了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推進小組,同時對機關科室重新進行了調整,對以前文化、旅游部門的人員進行了交流配置。近半年來,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市旅游局信息中心合作建立網絡信息化的旅游宣傳推廣和旅游統計數據平臺;與重慶商報等合作構建了“沙坪壩旅游”“且歌且樂沙坪壩”兩個微信公眾號發布平臺;與重慶嘉蘭圖設計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旅游產品研發中心;出臺一系列支持文旅項目發展辦法和文件,開展了全區文旅資金項目申報;認真梳理、大力整合文旅資源,設計推出了36條旅游線路,將抗戰文化游、工業遺址游、圖書館游等全新的線路產品呈現給游客;積極協調推進已落地開工的文化旅游項目,確保項目建設正常推進、文化內涵有效注入;積極對接文化旅游企業招商引資,為儲備文化旅游項目夯實基礎。
記者:能否結合現在正在進行的工作,介紹一下沙坪壩“文旅融合”工作的情況?
在2017年的工作中,我們將結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體通過夯筑四個“支撐”,來推動沙坪壩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一是豐富的文化資源支撐,沙坪壩既有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紅色文化、校園文化等人文資源,又有嘉陵江水岸、歌樂山奇秀等自然景觀,我們要進一步做好對這些資源的保護、發掘;二是項目支撐,一方面要做好白公館、渣滓洞、磁器口等所謂“老三篇”都市游的提檔升級,另一方面也將提高歌樂山國際慢城等新景點的影響力,同時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一批競爭力強的文化旅游企業,打造精品項目,不斷提升區域旅游吸引力;三是政策支撐,區政府即將進一步完善對文旅產業的扶持政策;四是活動平臺支撐,除了繼續辦好歌樂山鎮、中梁鎮、曾家鎮、鳳凰鎮的鄉村旅游活動,發揮好對周邊鎮的輻射帶動作用,我們已經啟幕了“尋夢沙坪壩”旅游主題活動,包括老照片征集、旅游宣傳進高校、大型民族歷史舞劇演出等,力爭打造出全區性的旅游主題活動品牌。
記者:沙坪壩素來是重慶的文旅重鎮,除去那些耳熟能詳的文化資源開發,沙坪壩在未來還會有哪些項目會為文化部市游增光添彩?
去年6月14日,萬達文化旅游城項目正式宣告落地沙坪壩。重慶萬達文旅城擬投資550億元,建設全天候室內項目的萬達茂、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室外主題公園、結合巴渝文化獨創的世界級舞臺秀、星級酒店群、國際著名演藝酒吧街等,打造成一座集文化、旅游、休閑、商業和生活于一體的城市旅游中心。作為沙坪壩西部“旗艦型”的旅游項目,“萬達文旅城”正在開展緊張的“倒排”建設。未來,這一大型文旅平臺將有望成為我市文化旅游的又一張新名片,預計年接待游客2000萬人次左右,年收入50億元以上。“沙磁巷”是沙磁文化產業園中最先建成的大型文化旅游項目,總建筑體量60萬方,總投資50億,集文化旅游、都市休憩、生活體驗、文化孵化于一體,計劃于今年年底開業迎客。
做大文化旅游產業集群,不僅要依托萬達文旅城策劃推進周邊旅游小鎮群建設,辦好重慶·世界鐵人三項賽,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同時還要依托沙磁文化產業園,推進沿嘉陵江水岸旅游項目集群連片開發,建設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依托歌樂山國際慢城,推進田園休閑旅游和美麗鄉村建設。去年我們成功創建了1個市級全域旅游示范鎮、全域旅游示范村3個,下一步就是要努力爭創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記者:面對旅游市場的激烈競爭,除去對于旅游資源的整合和利用,沙坪壩還會在哪些方面繼續發力?
推進文旅融合、全域旅游,也是踐行“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一項重要舉措。宏觀來說,幾乎任何行業都可以視為服務行業,因此對游客的“服務”必須放在首位。面對旅游市場上的激烈競爭,我們不僅會做好旅游內容打造,也將同樣重視旅游體驗的環節,持續不斷地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繼續做好交通建設、周邊環境打造和招商引資等三件實事。
在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區委再次強調了協同推動全域文旅融合發展,推動形成“一園一圈一城”文化旅游產業功能格局,最近區政府又新組建了區級文化旅游投融資平臺,下一步還計劃設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區文化、旅游及相關產業發展。通過這些系統完整的“組合拳”,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人們將會看到沙坪壩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