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歌
摘要:農用地整治潛力評價是開展農用地整治工作的關鍵,但現用的整治潛力評價,均單一地以整治后增加的可利用土地面積或增加生產力為主要衡量標準進行評價,造成誤評價的出現。本文利用新增耕地面積、新增耕地系數優化農用地整治數量潛力評價,引入田面質量、立地條件、灌溉條件優化農用地整治質量潛力評價,最終將數量潛力與質量潛力結合為綜合潛力的方法,優化現用的農用地整治潛力評價方法,并以河源市紫金縣為例進行實踐。結果顯示:1.數量潛力受評價區域面積影響,綜合新增耕地面積、新增耕地系數指標可使評價結果更全面;2.質量潛力的新增指標綜合考慮了南方丘陵區特點,結果更切合實際;3.優化后的潛力評價更客觀、全面及科學,綜合潛力評價可吸取數量潛力評價與質量潛力評價優點,平衡兩種評價方法的差異。
關鍵詞:農用地整治,潛力綜合評價,南方丘陵區
土地整治是緩解人地矛盾,保護耕地,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也是生態文明建設與國土空間格局優化的重要途徑。農用地整治潛力評價是土地整治規劃的前提和基礎,農用地整治潛力大小成為安排縣域內農用地整治活動時序和科學劃定整治區域位置的重要依據。
在國外,尤其是歐洲國家,土地整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德國、比利時、荷蘭等歐洲國家開展較早,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RafaealCtecebte等通過回顧國外已經開展的土地整理項目,開展整理區與非整理區的對比研究,認為土地整理可促進項目區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是促進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目前國內農用地整治潛力評價的相關研究沒有形成完善的衡量標準與完備的評價系統,采用的評價方法也相對簡單,衡量整治潛力大小多以整治后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積或者增加生產力作為主要標準,評價指標較為單一。范金梅等把影響耕地整理潛力的因素分為影響增加耕地數量和影響提高耕地質量兩個方面,張正峰把耕地整理潛力分為自然潛力和現實潛力,也是綜合了數量、質量兩方面的因素。現有的農用地整治潛力評價研究區域多集中在華北地區、西南丘陵山區和東南地區,華南地區的研究案例比較少:而且對不同指標評價結果做對比分析的比較少,王婉晶進行了單指標、雙指標、三指標評三種評價方法的對比分析,比較了方法的優劣,但是缺少空間上的對比分析。
本文選取粵東丘陵區的紫金縣作為研究案例,把農用地整治的潛力分為數量潛力和質量潛力,數量潛力評價以新增耕地面積和新增耕地系數形相結合來評價,而質量潛力考慮了地形坡度、土壤條件、田面格局等因素,并在此基礎上,開展綜合潛力評價。通過對農用地整治數量潛力、質量潛力和綜合潛力評價的對比,分析各鄉鎮農用地整治潛力在不同評價指標下的等級差異,探討整治潛力空間分布差異,為南方丘陵地區開展農用地整治提供客觀、科學和實用的依據。
1研究區概況及數據來源
1.1研究區概況
紫金縣位于廣東省東中部、河源市東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4°40′-115°30′,北緯23°10′-23°45′: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侯,年均氣溫20.8℃,年均降雨1712.2mm,北回歸線橫貫縣境中部。紫金縣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面山巒重疊,地勢較高;中部較低并向東西兩翼傾斜,構成不大對稱的馬鞍形,分別歸屬不同流向的兩條水系(東江水系和韓江水系)。東翼較窄且陡,西翼寬闊較為平緩。東南部武頓山為最高峰,海拔1233m:西部古竹江口為最低點,海拔50m,全縣平均海拔300m。全縣八成以上為山嶺、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為華南丘陵區典型的土地結構。
1.2數據來源與說明
該縣土地利用數據的獲取主要通過紫金縣2009年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紫金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2012年紫金縣耕地質量等級補充完善數據:廣東省紫金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10~2025年);紫金縣等高線圖(從全省1120萬地形圖裁取):紫金縣土地整治和農田水利建設實施情況統計表。
2農用地整治潛力分析方法
2.1農用地整治數量潛力評價方法
廣義的農用地包括耕地、林地、園地、草地、其他農用地,本文的農用地主要是耕地,和其他農用地中的農村道路、坑塘水面、溝渠、田坎等。待整治面積是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和農用地整治現狀確定,土地利用現狀的農用地面積扣除已整治面積。
影響農用地整治潛力因素主要包括坡度、路溝渠分布格局紊亂程度、零星地類、耕作田塊規模等,坡度是影響一般農田整治的主導因素,不同的坡度等級的田坎、道路、溝渠都會不同。一般的耕地坡度等級劃分為≤2°、2°~6°、6°~15°、15°~25°、>25°五個等級。坡度≤2°和2°~6°兩個等級的耕地對于機械耕作沒有限制,且水土流失風險低,耕地差異較小,所以合并為一個等級0~6°,其余坡度分級不變。
南方丘陵區多山地丘陵,少耕地的特征,使紫金縣耕地保護顯得極為重要,紫金縣2010的耕地總面積為30363.49hm2,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8.35%,其中80%的耕地坡度為0~6°,20%耕地坡度大于6°:紫金縣土壤多為花崗巖赤紅壤,含砂粒多,容易水土流失。所以農用地的整治潛力受地形坡度影響較大。
農用地新增耕地面積計算方法有很多種,一種是標準法,根據農用地整治目標,設定道路、溝渠、田坎、防護林等整治標準,結合農用地利用現狀,計算新增耕地面積。這種方法適合北方平原地區,地塊平整且比較相似。二是樣地法,選取樣地作為試驗區獲取耕地整理的潛力大小。三是經驗法,根據區域內已完成農用地整治項目的新增耕地率,通過比較確定評價區域的新增耕地率。紫金縣具有完成的農用地整理項目,具有使用經驗法的條件,這種方法切合實際,簡單快捷。本文采用這種方法,結合地形坡度測算不同坡度等級的農用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積。通過分析2010年前竣工驗收的龍窩鎮、古竹鎮,好義鎮、義容鎮四個整理項目的土地利用結構情況變化表,這四個項目的新增耕地來源主要是未利用地,新增耕地率平均為6.06%;針對農用地的整治項目,耕地來源主要是田坎,田坎的新增加耕地率平均為10%左右,農村道路和溝渠整治前后一般不增加耕地,坑塘水面,和一些設施農用地在平整范圍內可增加耕地面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