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佛威 袁犁 楊洪露
摘要:在我國當前主流的住區規劃與設計中,絕大部分還是以封閉式的居住小區為主,這一模式是在20世紀80年代前后在美國興起,之后傳入我國后在國內得到迅速發展。當然,這種主導模式因為在應對當時國內的城市規劃結構以及其規模和所對應的社會問題與心理發展等因素,所以其在某一特定階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維護住區場地空間安全的措施將不能滿足住區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CPTED;住區;場地空間;空間安全性
1.定義
1.1CPTED理論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著名的教授杰弗瑞在其著作《通過環境設計預防犯罪》一書中首先使用CPTED詞,引發出對空間環境中犯罪及犯罪恐懼現象的更為廣泛而深入的研究。CPTED理論中包含著一個明確的觀點,即良好的環境設計可以增加犯罪的實施難度,讓犯罪者感知到空間中不利于實施犯罪的因素,能夠預防或遏制犯罪行為的發生。其中,CPTED理論引導設計時的關鍵點主要有4個,即領域強化、通道控制、自然的監視、形象與維護。
1.2場地空間
場地空間包括場地的界面、底面及空間中的構筑物。這三種元素在空間造型上是不可分離,它們的有機組織使發生在場地上的活動得到行為的支撐。一般來說,場地空間通常代表場地的自然或人工的地形,界面一般而言是指圍合底面的是實體或是非實體,而空間中構筑物包括那些裝飾性和功能性的設施。
1.3空間安全性
從本文的研究角度,認為空間安全性是指區域內的空間物質要素及其系統對主體的社會活動發展所能提供的安全保障,并且區域內的不利因素不會對主體造成無法接受的不利影響。比如:因視線被物體遮擋而無法被觀察的空間以及因主體之間關系冷漠而出現的住區空間活力缺乏等。
2.影響住區場地空間安全性的要素
2.1邊界區位
場地安全性的控制點在于各個邊界,邊界具有較強的異質性和模糊性。異質性會使邊界兩邊空間存在較大“勢能”而充滿活力,信息量也大為增加,但是卻能導致更多的活動;而住區的地理與交通也會透過其社會、經濟等影響著空間的安全,其中缺乏圍合感和領域感會使居住主體間的社會紐帶不夠堅韌。
2.2服務設施
按照我國《居住區規劃設計資料集》規定,公共設施主要包含商業服務設施、保育教育設施、文體娛樂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金融郵電設施、市政公用設施以及物業管理設施7大類。
2.3植物空間
場地空間中的植物造景可以被看成是從微觀的角度去影響住區主體的態度和偏好,進而影響主體對住區場地空間的主觀和客觀層面上的安全感。例如,植物的形態等會影響到犯罪行為發生的條件;另外,植物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就包括凈化空氣,而起分布會影響到住區中空氣質量的好壞。
3.場地空間安全性的規劃策略
3.1管理層面上的規劃原則
住區的管理是一種具有自治性的社會管理活動,它要體現小區成員的意愿,反映他們的需要,照顧他們的利益,并依靠他們的力量。例如,由于鄰居間的疏離,或者許多人害怕遭到罪犯的報復,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常常抑制了居民直接阻止罪犯的意愿,而報警,往往又缺乏時效性,讓人覺得沒有必要。
(1)加強住區的管理力量與監控力度
住區內的管理力量涉及到管理人員的知識儲備以及專業技能,加強他們的能力有助于住區空間安全的維護;同時提升住區內部的監控力度,特別是住區內部主體成員的積極主動性的監視,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強住區主體的責任心以及他們對住區的歸屬感和領域感。
(2)提升住區服務設施維護力度
住區內部的設施的形象以及維護狀況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住區主體主觀層面的空間安全性。同時,形象的維護可以削弱犯罪行為發生的作案環境,也會間接地影響犯罪主體的作案動機:另外服務設施的外部特征的好壞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身意外事件發生的概率。
(3)構建良好的鄰里互助體系
住區社交網絡為居民提供開放的公共活動場所,提供自我設計、自我建設、自我管理的社會化系統,層次豐富的共享空間。
3.2空間層面上的設計措施
住區空間層面的要素設計主要體現在社會監督、領域感和功能混合上,包括設施布局、景觀設計以及邊界限定等幾個方面。
(1)保持邊界積極活躍
可以通過協調住區中的功能混合,消除因功能結構單一而造成的時間盲區,使得住區內部的邊界空間始終存在著人氣;另外,邊界出入口要符合主體經常使用的習慣,并保持一定的層次性:最后,消除住區中存在的那些消極空間。
(2)實現設施多元共享
一個具有安全性的住區,其場地空間應該有可達性以及可識別性。因此,設施的布置要脫離封閉形式,盡量布置在主體日?;顒勇窂缴?;同時,其自身形態與尺度要保證滿足相應的安全保障:另外,住區功能的混合促使其服務設施應該走向開放,以此來獲得較高的利用率和較低的維護成本。
(3)構建景觀宜人互動
住區中的結構應遵循全局統一而局部多元,同時尋求景觀的細部處理要符合多樣化,以發揮其先導和控制作用。此外,多樣化的景觀設計要體現出視覺上的可見性和其在行動上的可游性,也就意味著住區的景觀應該更加注重空間的滲透和邊界的柔化。
結論:文章基于CPTED理論對目前住區場地空間中的安全性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其中,對于場地空間的塑造手段構建主要體現在充滿活力的邊界區位、實現開放共享的服務設施以及宜人的住區景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