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吳泳 圖/馮威鋒
7金5銀5銅獨占鰲頭 尚武興武強武頻傳捷報不斷超越自我 砥礪勇創新篇
文/本刊記者 吳泳 圖/馮威鋒
7金5銀5銅,兩個第四名和4個第五名,這是在今年9月結束的第十三屆全運會上,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承擔的全運比賽項目取得的成績。在群眾項目、競技項目空手道、武術套路和散打比賽中,河南省武術健兒敢打敢拼,連戰連捷,在取得上述佳績的同時,還獲得了體育道德風尚獎,實現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河南武術健兒為何能從全國六運會以來接連取得一浪高過一浪的佳績;河南省體育局為這種持續挺進、不斷超越的勁頭和局面提供了怎樣的指導和保障;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為全力實現十三運會奮勇攻金、不斷推動河南省武術事業持續由武術大省向武術強省邁進,又是怎樣強化管理模式、創新工作思路、突出重點工作、科學有效布局、持續快速提升的?近日,本刊就此對河南省體育局、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以及從全運會凱旋的教練、隊員們展開了系列采訪。
本屆全運會上,河南武術體育健兒們奮勇拼搏,頑強戰斗,創造了7金5銀5銅的驕人成績。
其中,作為河南武術運動重點項目和傳統強項的武術散打一舉奪得了3金1銅4枚獎牌,金牌斬獲數量占到了全運會散打金牌總數的3/5,河南省散打隊成為本屆全運會武術散打比賽的最大贏家。這些成績具體為女子團體、男子團體、男子個人60公斤級3枚金牌,男子個人75公斤級1枚銅牌。
決賽場上,河南省選手范千惠與賀曉朵展現了極強的實力,均以2∶0干凈利落地分別戰勝對手,順利斬獲全運會女子團體金牌。男子團體決賽中,河南省選手葉翔、王少華、申國順均以絕對優勢戰勝對手獲得勝利;在男子單項60公斤級比賽中,河南選手孔洪星以硬朗的作風和出色的躲閃技術占據優勢,又創一個2∶0,強勢收獲9月4日上午的第3枚金牌。男子個人75公斤級比賽中,河南選手高上海面對浙江強手鄒佳貝毫不懼色,低邊腿、直拳頻頻得分,也順利拿下比賽。
與河南傳統強項散打相比,首次進入全運會項目的空手道比賽也頗為引人矚目,河南省空手道隊此次共奪得3枚金牌,3枚銀牌,3枚銅牌,4個第五名。其中,河南省選手尹笑言、高夢夢、孫紹杰分別在女子個人組手-61kg比賽、女子個人組手+61kg比賽和男子個人組手-75kg比賽中奪得金牌,朱云閣、鞏萱瑋、李法立分別在女子個人組手-61kg比賽、男子個人組手+75kg比賽、男子個人組手-75kg比賽中奪得銀牌,崔禾偉、康普特、龍海秀分別在女子個人組手-61kg、男子個人組手-67kg、女子個人型比賽中奪得銅牌,任怡霖、丁佳美、王莎莎、付釗屹則各獲得一個第五名。
2007年5月,河南省體育局高瞻遠矚,與國家同步在省體校組建省空手道觀察集訓隊,2012年又在全國較早成立空手道一線隊,將其列入競技序列并由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管轄。10年來,河南省空手道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克服了政策、選材、經費、場地等種種困難和不利因素,不拋棄,不放棄,持續迅猛發展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國家空手道隊輸送了大批人才。
武術套路方面,河南省運動員、“太極王子”馬建超在8月29日下午舉行的武術套路決賽中,奪得男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銀牌。盡管馬建超獲得了銀牌,但他行云流水般的動作還是徹底征服了天津理工大學體育館內的眾多觀眾,比賽結束后,現場觀眾不約而同對他報以排山倒海般的掌聲和歡呼。
在7月7日舉行的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項目太極拳決賽中,河南省5名運動員奮勇拼搏,共取得1金1銀1銅和兩個第四名的優異成績。其中,吳敏芳獲得女子規定吳式太極拳金牌,石玉紅獲得女子規定陳式太極拳銀牌,王軍智獲得男子二十四式太極拳銅牌,薛良興、魏戎分別獲得男子規定陳式太極拳、男子規定孫式太極拳第四名。本屆全運會首次將群眾太極拳項目列入賽事活動,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特地聘請中國武術九段、德高望重年近八旬的馬春喜老師擔任河南隊主教練,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肖宏擔任助教,全程悉心指導訓練比賽。
全運會是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是我國體育運動的最高賽事,在全運會中的表現也是各省體育及綜合實力的一項重要體現。全運會武術項目設置金牌總數為12枚,但賽場強隊如林,競爭可謂白熱化。河南省武術健兒們為何能逆風飛揚,持續攻堅克難,一再刷新奪金記錄?
眾所周知,河南是少林拳和太極拳兩顆璀璨武術明珠的發源地,武術歷來是河南的“拳頭項目”和“看家本領”。在中心幾任領導班子、教練員、運動員等共同努力下,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從第六屆全運會至今每屆均有金牌入賬。河南武術健兒們能在本屆全運會上接連斬金奪銀,刷新記錄,整體成績高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之首,這與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不斷強化管理模式、創新工作思路、突出重點工作、科學有效布局、持續快速提升的一系列努力和突破是分不開的。
目前,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的隊伍管理有三種模式,分別為“省隊省辦”“省隊市辦”“省隊校辦”,三種模式并存,既有利于發揮各方優勢和積極性,也給管理和服務保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2014年9月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新班子到任后,以十三運會攻金為目標,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重新明確中心和各科室工作職責,確定了中心本周期工作思路,那就是“緊抓散打上臺階,實現套路再崛起,提升社武影響力,推動產業有突破”。
中心主任馬延春介紹,他們在省體育局的堅強領導和局相關處室、兄弟單位的支持幫助下,在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鄭州市體育局、少林塔溝武術學校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心班子和團隊人員圍繞周期和年度目標任務,緊跟國家項目規則和全國十三運會賽制改革步伐,加強訓科醫管保團隊建設,在梯隊建設、訓練理念、體能恢復、傷病防治、營養補充、心理指導、作風建設、實戰交流等各個方面開拓創新、嚴格要求,使各個項目整體實力鞏固深化,穩步提升。
特別是7月底空手道項目正式列入全運會以后,河南省體育局、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精心部署,科學謀劃,從局領導到中心領導、保障服務人員,再到教練員和每一位運動員,心無旁騖,全力備戰,最終搶抓住了難得的機遇,取得了3金3銀3銅的可喜成績,為中心取得了開門紅。愛拼才會贏,深耕創豐收。在全國十三運會上取得的創紀錄的7金5銀5銅的成績,是對近年來河南武術人頑強拼搏、奮勇爭先、不斷超越自我的最好回報。
河南省武術散打隊于1989年6月在河南省航校成立,2002年全國九運會后交由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管轄,當年省體育局將女子散打隊訓練任務委托給鄭州市塔溝武校,形成了“省隊市辦校管”的辦隊模式。此時全國和世界范圍的散打比賽方興未艾,1989年第一屆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成功舉辦,1991年首屆世界武術散打錦標賽在北京火熱舉行,1993年全國七運會正式設立散打項目,1998年亞運會開始設立散打比賽。河南省散打隊自建隊以來,在全國一直處于領先位置,持續榮獲國際賽事獎牌57枚,其中金牌32枚,包括世界杯金牌8枚,世錦賽金牌8枚,青奧會金牌1枚,亞運會金牌2枚,亞錦賽金牌8枚,亞青會金牌5枚;隊員張帥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奪得了奧運史上首枚男子散打56kg級金牌,該隊在七、九、十、十一、十二和十三屆全運會上都取得了金牌,獲得全國散打錦標賽和冠軍賽金牌共103枚;涌現出張帥可、張開印、郭亮亮、李新杰、孔洪星等一大批優秀運動員。2004年以來,河南省散打隊連續在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運動會散打比賽中奪取7金3銀3銅。
河南省散打隊總教練劉海科介紹,散打隊不斷取得優異成績,首先離不開河南省體育局的堅強領導和強力支持以及“省隊市辦”模式的持續高效運行。河南省體育局歷任領導都非常支持這一模式,不斷從政策、資源、戰略、保障等各方面給予了河南省散打隊全面和有力的支持。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歷屆領導班子對該隊持續提供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支持,不斷加強散打方面的“訓、科、醫、管、保”團隊建設,為河南省散打隊的梯隊建設、訓練理念、作風建設、實戰交流等各個方面的穩步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這些成績也離不開劉海科的父親劉寶山和兩位兄長劉海超、劉海欽的大力支持以及全體師生的積極配合。
在嚴格落實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緊抓散打上臺階”這一工作思路,眾志成城實現全運會奮勇奪金目標的過程中,河南省散打隊這個“鐵軍”般的團隊始終“舍小家顧大家”,吃苦耐勞、頑強拼搏、不拿第一誓不罷休。該隊總教練劉海科在今年春節過后就住進了省散打隊宿舍,不分晝夜泡在訓練場里狠抓訓練,在身體不適高燒39度多的半個月里仍念茲在茲,不下火線。領隊劉同濤孩子很小,但家在鄭州的他依然堅持每天堅守在訓練基地,里外奔忙,忘我工作。教練吳繼建兒子高燒住院,魏金躍母親生病,郭亮亮父親住院治療,他們卻都為了全力以赴備戰全運會,克服種種困難確保不耽誤每一次訓練;教練李俊麗、孟麗、張強,隊醫楊恩愿的孩子均在幼年,他們想盡辦法讓父母幫忙帶著,也不愿離開火線一般的訓練一線。教練王鵬一再推遲婚期,隊員孔洪星、李玥瑤、高上海帶傷堅持訓練,奮勇頑強拼搏。
劉海科作為少林功夫和劉家世代相傳武藝的傳承人,因自幼隨父親劉寶山習武,深得少林武功真傳和家傳功夫精髓。在此基礎上,他能夠將傳統武術、少林功夫與現代散打有機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獨特的心得和戰略戰術,并形成行之有效且被實踐反復驗證過的經驗總結,淋漓盡致地運用到散打訓練和比賽中去。劉海科說:“散打就是傳統武術在實戰的應用,但不是傳統武術的全部應用,因為很多東西受規則限制無從發揮。散打和傳統武術是密不可分的,是傳承關系,不可以人為的割裂開來。”另一方面,在相互影響深遠的武術傳承、散打訓練和武術教育領域,劉海科認為不僅要有深遠的長期規劃和頂層設計,更要有科學具體的方案和行之有效的辦法,必須深入一線,緊貼實際,積極踐行。
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黨總支書記毛玉成介紹,本屆全運會上,河南省散打隊取得了3金1銅的突破性的成績,這是河南武術散打健兒、總教練劉海科及眾多教練們敢打敢拼、頑強進取、“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續拼搏的結果,更與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的精心部署、科學謀劃、開拓創新、嚴格要求、不斷鞏固深化和穩步提升息息相關。
本屆全運會上,盡管“太極一哥”馬建超獲得銀牌,但他行云流水般的動作,飄逸俊雅的風格,依然獲得了廣大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普遍認同。
在全運會武術套路決賽上,馬建超以一套剛柔并濟、名之為“源”的太極拳法和一套變幻莫測、名為“無名”的太極劍法征服了無數觀眾,這兩者被業界評論家譽為“天作之合,唯美完滿”。
從小就癡迷武術的馬建超6歲開始練拳,10歲便與太極拳結緣。從2005年的全國十運會,到今年的全國十三運會,馬建超縱橫賽場20年,把自己最好的青春都奉獻給了摯愛的事業。馬建超說:“我喜歡太極拳是因為它是武術中的‘哲拳’,它的拳理與我國儒家思想相融合,習練太極拳可以學會如何做人、做事。我覺得練太極拳最難的就是創作,是怎樣水乳交融地讓音樂和自己的動作配起來。”
馬建超說,通過太極拳的一套動作、一首音樂,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去品讀自己對于太極靈魂的感悟,就是一門藝術。沒拿到金牌也沒有什么好遺憾的,自己能夠下定決心復出,也算是一種“亮劍”,是對自己的一種超越。
作為世錦賽冠軍和多屆全國錦標賽冠軍,30歲的馬建超表示,如果身體狀況允許,他還會堅持打下去。如果真的打不動了,他也不會離開太極。“我現在的身份是省太極拳隊教練兼隊員,我會把自己對太極的感悟薪傳火遞般持續傳給隊員們,從他們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年輕的自己,這就是一種傳承。”
而怎樣實現河南武術套路的再度崛起則是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總體工作思路的一個重要環節。
河南省武術套路隊建于1978年,曾培養出世界冠軍丁杰、王二平、劉海波、趙陽陽,全國冠軍王立新、唐文漪、馬建超、王琮等一大批優秀運動員,在第六、七、八、九屆全運會上都取得了金牌。該隊長時間在全國處于領先位置,并多次代表國家出訪表演。近年來,河南武術套路隊獲得世錦賽冠軍2個,世青賽冠軍1個,太極拳世錦賽冠軍1個,東亞運動會太極拳冠軍1個,2010年至2016年獲得全國各類比賽(含傳統錦標賽和青少年錦標賽)金牌30枚,獎牌89枚。
十運會開始,河南省套路隊成績開始下滑,連續三屆全運會每屆僅有一枚銀牌。從客觀情況來看,出現這種情形與國家控制了全運會金牌總數,將套路競賽項目的金牌由原來的12枚改為7枚,河南原有的優勢項目(女子刀棍、男子槍劍)受到較大影響有關。但主觀上還是我們自己認識不到位,沒有及時轉變訓練理念,梯隊建設出現斷層,導致競技成績下滑。
十三運會剛剛結束,河南健兒們無暇于過多的自喜與感慨,便奮而吹響備戰十四運會的嘹亮號角。怎樣在新一輪周期的拼搏中進一步點燃往日的光榮與夢想,怎樣在39年來不斷積累的寶貴經驗和探索反思的基礎上更好地跨越提升、重返巔峰?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已經先人一步地展開了精心綢繆和扎實推進。
武術套路原本是河南省傳統優勢項目,數十年來曾一度創造了輝煌成績。緊密結合當前現狀和“實現套路再崛起”的思路,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高度重視、強力推進,正積極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調整戰略,夯實基礎,變革突破,強化機制,有力保障,盡銳出戰地實現河南省武術套路的再鑄輝煌。中心盡心竭力,戮力同心地力求在短時間內,使河南武術套路迅速提升到一個新臺階,最終重返高峰,“王者歸來”,再度成為全國領先的拳頭項目。
7月25日被宣布進入全運會項目,8月24日便要展開“決戰”,在今年硝煙彌漫的全運會比賽中,空手道項目無疑是一個廣為關注、亮點頻現的重要戰場。更讓全國觀眾一再驚呼的是,河南省空手道隊在短短3天里,接連奪取3金3銀3銅和4個第五名,成績雄踞各參賽代表隊之首,成為河南省在本屆全運會上奪取獎牌最多的隊伍,可謂“辛苦磨礪十年,功夫不負苦心”。河南空手道軍團因此被很多業界觀察家譽為“延續著強勢表現的王者之師”,這看似來得很突然的成功和幸福,其實絕非偶然。
河南空手道隊早在2007年該項目還相當默默無聞時便開始組建,至今已攻堅克難、發揚蹈厲地辛苦磨礪了10年。而河南省體育局、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對空手道運動洞察先機的重視、高瞻遠矚的規劃以及持續不斷的支持和力挺,更為空手道健兒們的大展身手和所向披靡提供了強力保障。
2012年,河南省體育局決定空手道隊劃歸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管轄。2016年8月,國際奧委會全票通過,將空手道項目正式確定為東京奧運會比賽項目。此舉也改寫了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的歷史使命,使中心正式成為河南省第10個奧運項目中心。
河南省空手道隊主教練任曉鳳介紹,今年該隊隊員正式入選國家隊16人,占國家隊總人數的60%,其重點級別均為國家隊主力。河南省空手道女子運動員尹笑言目前的奧運會總積分排名世界第一,女子運動員李冉冉和高夢夢該項積分分別排名世界第十三、第十四,這為河南爭取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在河南省體育局的堅強領導下,在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多年來的精心部署、全面指導和強力保障下,在空手道教練和廣大運動員們的忘我拼搏和不斷超越下,自建隊以來,河南省空手道隊榮獲了我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世錦賽冠軍,近年還接連獲得世錦賽銀牌1枚,亞運會金牌1枚、銅牌1枚,世青賽銀牌1枚,亞洲錦標賽冠軍7個,并獲得全國錦標賽、冠軍賽金牌63枚,銀牌89枚,銅牌176枚,加上此次全運會上奪得的3金3銀3銅,可謂砥礪奮發,成績驕人。
該隊主教練任曉鳳介紹,此次能取得如此佳績,首先要感謝省武管中心領導長期以來的關心、支持和力挺。在空手道早期既不是奧運會項目,也不是全運會項目的情況下,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始終對空手道項目不拋棄不放棄,為其發展提升提供了堅強后盾和有力保障。她同時要感謝運動員們,感謝他們的家長,他們始終不渝、持續十年的堅持堅守以及對教練、對上級無條件的信任非常不易。任曉鳳說,這次全運會,真正讓他們認識到什么是時間緊、任務重,接到參會的任務時,她和教練李豪杰帶領隊員們剛參加完亞洲錦標賽,大家當時既緊張又振奮。“河南空手道隊艱苦磨礪、持續拼搏10年,現在正是在國人面前勇于亮劍、一展風采的時候。”
從空手道被宣布進入全運會到決賽正式開始的短短一個月里,在保證隊員們加強“魔鬼訓練”并務必保證休息的同時,任曉鳳和李豪杰卻幾乎沒有時間休息,每天連軸轉般忙于訓練、戰術研究和各項事務,任曉鳳每天只睡三個小時,靠吃安眠藥才能睡著,“一閉上眼睛,滿腦子都是怎樣揚長補短,怎樣進一步激發隊員的潛能,怎樣排兵布陣斗智斗勇……”
此次在全運會空手道決賽首日颯爽奪得該項目首金的尹笑言雖然只有24歲,但卻已經是位在省隊苦練10年、經驗豐富的“老將”了。別看她短發齊耳、清秀文靜、身形苗條而又言語不多,可一上擂臺,她頓時生龍活虎,彪悍老辣起來。尹笑言個子高手臂長,進退如風,爆發力強,個性堅韌,目前已經是同級別奧運積分世界排名第一的“一姐”。
尹笑言14歲從排球轉行進入空手道運動,16歲一舉摘得第六屆世界青少年空手道錦標賽銀牌,嶄露頭角,除了在今年的全運會上一舉斬獲空手道首金,她10年來已接連摘取了第十三屆亞洲空手道錦標賽、空手道超級聯賽暨奧運會積分賽等一系列世界級大賽的冠軍桂冠。
在河南省空手道隊,尹笑言這樣的“鏗鏘玫瑰”和青年驍將并非特例,高夢夢、孫紹杰、朱云閣、鞏萱瑋、李法立、崔禾偉、龍海秀、康普特等一系列英杰健將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戰斗力強、層次豐富的人才梯隊。
得益于省體育局戰略謀劃,河南省空手道項目目前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但隨著空手道入奧和正式進入全運會,全國各地積極發展空手道項目的熱情異常高漲,2017年改革賽制后,全國的參賽協會和組織達到37個。該項目在各省市迅猛發展的勢頭,使河南面臨著很大的壓力。5月27日,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果斷成立了河南省空手道協會,經省局批準從2015年起舉辦全省空手道錦標賽,并列入省運會比賽項目。
中心主任馬延春介紹,在本屆全運會上取得佳績的基礎上,河南空手道項目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方向一是加快完善空手道隊的競賽備戰、訓練、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強化團隊建設;以向國家隊培養輸送高質量人才為核心重點,爭取在國際、國內大賽中多出成績,出好成績。二是推進各級空手道項目協會組織和俱樂部、輔導站點、培訓網點建設,推動空手道運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三是增強市場意識,研究空手道運動產業發展,多渠道籌集社會資金,拓展空手道項目產業發展鏈條。
本屆全運會上,吳敏芳獲得的群眾項目太極拳女子規定吳式太極拳金牌成為河南在十三運會上奪得的首金,同時,河南選手在群眾項目太極拳決賽中奮勇奪取了1金1銀1銅和兩個第四名的優異成績,這充分彰顯了河南省社會武術工作的蓬勃開展和深厚實力。
河南是武術大省,是少林拳和太極拳的發源地,傳統武術文化源遠流長,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文化底蘊。近年來,河南社會武術工作以《全民健身條例》為指導,以傳承和弘揚中華武術文化為宗旨,充分發揮河南傳統武術自身優勢,全面推進河南傳統武術的傳承與發展,為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和優秀后備人才保障,為武術強省、體育強省建設提供了充分的助力。
中心正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推進和提升社會武術工作:
首先是加強對傳統武術的理論研討和挖掘整理工作。提議并配合河南省體育局開展《河南武術志》的編撰工作,與河南師范大學合作撰寫《河南省武術拳械錄》,已整理挖掘出85個拳種,期望通過清理家底、正本清源、梳理脈絡,建立起傳統拳種全面的數據和資料庫,為河南省武術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是大力組織推廣武術健身活動。中心已連續13年成功舉辦了春節期間武術展示活動,成為全國武術健身活動的亮點。2017年第十三屆春節武術展示活動在鄭州等15個市、縣舉辦,全省共有7000余名傳統武術愛好者登臺展示技藝。
三是積極推進全國武術之鄉建設,宏觀指導武術館(校)、俱樂部的工作。目前,全國100個武術之鄉中河南省有登封、溫縣、義馬、淮陽、汝州、夏邑、社旗和博愛八個“全國武術之鄉”;今年焦作市和開封市申請的地市級武術之鄉已經通過國武中心初審,進入專家評議階段。200余家武術館(校)、俱樂部運行良好,系統習練人員達8萬人左右,這為河南武術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較好的推動作用。
四是組織、承辦并積極參與社會武術賽事活動。2017年起,“武韻中原”河南省傳統武術比賽升格由河南省體育局主辦,開始著力打造武術項目群體活動品牌賽事。
中心副主任宋合三介紹,今年全省共有11個地市承辦了分區賽,中心還對總決賽前十名的武術團體給予一定獎勵。目前中心承辦的賽事有: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已成功舉辦11屆)、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已成功舉辦9屆)、溫縣全國太極拳總決賽、登封全國少林拳大賽等。
在2016年第二屆全國武術運動會上,河南獲團體總分第五名,排名比第一屆前移五位。在傳統個人、集體以及展演22個項目中共獲得12個金獎、6個銀獎、4個銅獎;段位展示的兩支隊伍均獲一等獎;太極推手項目榮獲1枚金牌,4枚銅牌。
五是扎實有效地夯實武術進校園工作。2015年初,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立足實際,積極創新,大膽實踐,經過一年的探索與實踐,果斷決定在武術“六進”中集中力量開展武術進校園工作。2015年12月,河南省體育局和河南省教育廳聯合下發《關于申報河南省武術特色學校的通知》,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命名100—120所省級武術特色學校。
兩年來,共有184所學校提出了創建申請,經過嚴格的考證和審核,目前有63所中小學校被命名為“河南省武術特色學校”。全省武術特色學校共有近12萬名在校學生習練武術,在推廣段位制段前級的基礎上,還有26個地方特色拳種進入校園。在此項工作帶動下,部分市、縣開始創建市級或縣級武術特色學校。2016年6月,國際武聯執行副主席吳廷貴、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張秋平等領導對河南省部分武術特色學校進行了實地考察,并給予充分肯定。2016年,河南省被中國武術協會授予全國五個武術進校園先進單位之一。
近年來,隨著國發[2014]46號文件的出臺,“體育產業”成為各級政府和社會公眾密切關注的一件大事,體育產業服務國家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更加顯現,在GDP的結構比重中其價值進一步突顯。
作為武術大省的管理中心,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班子圍繞武術產業這一課題組織過多次研討,在積極展開探索和嘗試的同時,一些客觀存在的現實問題也無法回避:目前政策對體育產業的概念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另一方面,按照中心的工作職能定位,不具備大規模開展商業比賽和活動的機制,現有人員也無法組建這樣的運作團隊,同時沒有經費投入,話語權不大。此外,武術產業要想有效形成規模,必須有政府的統籌和大力支持,僅靠中心難以做大做強。
在不斷嘗試和探索武術產業突破之路的過程中,中心積極和一些企業、俱樂部聯合開展了一些探索性合作,在泰拳、自由搏擊項目上,采取“省隊企辦”的模式,授權隊伍代表河南參加全國比賽。目前冠名主辦的有泰拳“格斗者”項目和自由搏擊項目、我國首檔大型功夫勵志真人秀節目《功夫王中王》。
在本屆全運會上,河南武術健兒們接連取得了一系列驕人佳績,刷新了一連串奪金記錄,這雄辯地證明了河南省體育局的堅強領導和科學部署,有力地證明了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和“緊抓散打上臺階,實現套路再崛起,提升社武影響力,推動產業有突破”工作思路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以及該中心突出重點,創新思路,科學布局,不斷開拓創新、嚴格要求,使各個項目整體實力鞏固深化、穩步提升工作方法的切實高效性。
在此基礎上,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下一步有怎樣的規劃和設想?
該中心主任馬延春表示:
首先,不斷加大加強競技武術實力是中心持續推進和奮力提升的重點工作。
二是正建議河南省體育局領導考慮開展局系統相關資源有機整合,科學確定工作職能,把武術理論研究、拳種挖掘、競技武術、社會武術、宣傳推廣、對外交流與傳播、產業發展、武術教學、校園武術以及中國武術博物院等工作有機結合,推動河南武術走在全國前列。
河南是武術大省,武術資源眾多,這一謀劃也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發揮武術文化大省優勢,推動武術文化走向世界”的奮斗目標相契合。
三是在河南體育綜合體的武術規劃中,重點考慮武術文化交流、中國武術博物院、賽事轉播系統和武術培訓功能。
四是繼續打造一批群眾武術方面的優秀品牌項目,比如“武韻中原”這樣的金牌賽事。
五是打造一個有影響力的搏擊品牌項目。
他表示,在此次接連斬金奪銀、刷新紀錄的基礎上,中心和河南武術人將更加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河南省體育局的戰略部署,切實貫徹執行河南省體育局“六六三三”工作思路,認真履行六大板塊的職責任務,重點抓好六項工作,積極推進實施“加強工作的三項措施”,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頑強拼搏的狠勁、鍥而不舍的韌勁、勇往直前的闖勁,鉚足精氣神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竭盡全力為河南由武術大省健步邁向武術強省的偉大事業不懈奮斗。
(編輯/程習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