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上海海洋大學 工程學院,上海 201306; 2.沈陽建筑大學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沈陽 110168;3.上海深淵科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
永磁直線同步電機位置系統的模糊IP控制研究
周悅1,2,3,汪義1,高榮祿2,蘇涵1
(1.上海海洋大學工程學院,上海201306; 2.沈陽建筑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沈陽110168;3.上海深淵科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
針對具有電磁推力大、響應快、易于矢量解耦控制的永磁直線同步電機PMLSM,研究高精度位置伺服控制系統的設計,以滿足高速加工與高精度微進給加工的需求;考慮被控對象的變化和外界擾動,控制器的參數難于在線修訂,設計了一種模糊/積分-比例IP位置控制器;它將具有并聯反饋環節的IP控制器與模糊控制器有效結合,根據位置偏差的變化率進行切換,即存在較大輸入指令與系統輸出偏差較大時采用模糊控制,而系統輸出接近于輸入指令時則采用IP控制器,從而發揮模糊控制器對變參數系統的自適應性和IP控制器的快速和準確性優勢;仿真實驗結果表明模糊/IP控制器在穩態精度和動態性能方面優于單純的IP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能夠滿足變參數控制系統的性能指標。
永磁直線同步電機;IP位置控制器;模糊控制器
迎接工業4.0時代,我國提出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1]。作為國際裝備制造業競爭的焦點,高端數控機床一直備受關注[2]。高速加工與高精度微進給加工一直是數控機床技術發展的主流,也是當今先進制造的關鍵裝備技術之一。采用高能永磁體的永磁直線同步電機(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具有電磁推力大、損耗小、電氣時間常數小、響應快速、易于實現矢量解耦控制等特點,在數控機床實現微精進給、高速與超高速加工中成為首選方案。
在PMLSM伺服控制中,常用的智能控制主要有神經網絡控制和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控制由于需要大量的樣本信息,且缺乏相關的硬件支持,在實際應用中不多。模糊控制是通過將專家經驗和知識表示成模糊規則,用于控制對象,就能夠對系統進行智能調節[3-4]。本論文針對直線位移的高精度定位伺服控制,采用模糊控制與經典控制相結合的方法來設計控制器,滿足系統的性能要求。
1.1 PMLSM數學模型
PMLSM以動子移動速度為參考坐標系的d-q軸電壓-電流方程[5]為:

(1)

(2)
式中,磁鏈λq=Lqiq,λd=Ldid+λPM。電磁推力方程為:

(3)
采用矢量控制后,PMLSM的電樞電流矢量正交于永磁體磁場,當id=0時,電磁推力Fe與iq成正比:
(4)
動子移動速度為:
vr=2πf=-vs
(5)

PMLSM機械運動方程為:

(6)
式中,m為電機動子質量,B為粘滯摩擦系數,Fe為電磁推力。
1.2 PMLSM的IP控制器設計
為了提高系統的控制精度和抗擾動性,位置伺服系統中的位置調節器采用比例環節,速度調節器為積分比例IP控制器(Integral Proportional Controller),如圖1所示,虛線框內部分為PMLSM的IP位置控制器。由圖1可見,IP控制器屬于并聯校正,即局部反饋校正。在攝動控制系統中,局部反饋校正對受控對象的擾動敏感度低,在這部分受到內回路的干擾會被閉環負反饋削弱,即系統對環內擾動的敏感度也就降低了。

圖1 IP位置控制器系統
模糊控制系統的核心是模糊控制器設計。同經典控制器相比,模糊控制器是基于專家經驗總結的模糊規則庫,將輸入的模糊物理量通過模糊推理為輸出模糊量,為了實現與控制系統中其他精確物理量的有效轉換,需要進行模糊化和去模糊化。因此,模糊控制器的設計思路和過程為,首先,需要進行模糊化和去模糊化的設計,通過量化因子實現精確量實際范圍與模糊語言變量論域的變換;然后,將控制器的輸入量用語言變量進行描述,即選取適當多的語言值,如正大PB、正中PM、負零NZ、負小NS等,進而對每個模糊量的值進行描述或定義,也就是設計每個模糊子集的隸屬函數;其次,結合被控制對象和系統的性能要求,根據專家的經驗構建輸入/輸出關系的模糊控制規則,同時去模糊化方法,常用的有重心法、最大隸屬度法和加權平均法等;最后,將模糊控制器置入控制系統中,進行模糊控制規則和隸屬函數與控制對象的聯調,直到獲得滿意的控制效果,這個環節可以利用Matlab軟件中模糊控制工具箱(Fuzzy Logic Toolbox)進行輔助完成[6]。值得一提的是,在模糊控制器設計過程中,模糊控規則是至關重要的,它通常是根據領域專家的多年經驗構成的,并根據控制對象的響應特性和性能指標的要求可以建立不相同的模糊規則。
2.1 模糊控制系統結構及模糊變量選取
針對PMLSM位置伺服控制系統,考慮到被控量為位置信號,模糊控制器設計為基于位置偏差e和位置偏差變化率ec的比例微分PD模糊控制器,即模糊位置控制器的輸入量為位置偏差和位置偏差變化率,輸出量u為電流指令,控制電機的轉矩(加速度),如圖2所示。

圖2 模糊控制器系統框圖
基于模糊控制的永磁直線同步電機位置伺服系統包括:受控對象PMLSM、模糊控制器、輸入/輸出接口和測量裝置,其中,KP、Kd和Ku分別對應位置偏差e、位置偏差變化率ec和輸出量u的量化因子。在設計位置模糊控制器的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e、ec和u三個語言變量進行取值,即構建模糊子集。這里均取8個,分別為“正大”(PB)、“正中”(PM)、“正小”PS)、“正零”(PZ)、“負零”(NZ)、“負小”(NS)和“負大”(NB)。這樣,模糊子集可表示為:
e={NB,NM,NS,NZ,PZ,PS,PM,PB}
ec={NB,NM,NS,NZ,PZ,PS,PM,PB}
u={NB,NM,NS,NZ,PZ,PS,PM,PB}
2.2 模糊子集隸屬函數的建立
本系統中e、ec和u的論域均取[-2,2],各模糊子集的隸屬函數均采用三角形分布,靈敏度較高,分辨率高。e、ec和u變量的模糊子集隸屬度函數的選取如圖3所示。由圖3可見,對于e、ec和u的模糊子集PZ和NZ的隸屬函數于零點附近選取較窄,而且反復調試,形狀也均是偏向零點的非等腰三角形,這樣做是為了提高控制器的靈敏度,保證良好的控制精度。

圖3 模糊子集隸屬度函數選取圖
2.3 模糊控制規則的建立
基于偏差及其微分的PD模糊控制器的模糊控制規則的設計原則是:根據PMLSM被控對象的模型參數,系統的慣性常數及其范圍,以及位置偏差e和偏差的變化率ec來決定控制器的輸出u,來使得系統輸出響應的動靜態特性達到要求,即能夠快速響應指令,同時超調量小,穩態精度高。本模糊控制器設計經過多次調試和反復研究,根據輸入輸出模糊子集(模糊語言值)個數,形成表1所示的模糊控制規則表。

表1 模糊控制規則表
根據模糊規則表,可以歸納出8*8=64條控制邏輯規則,具體的控制規則如下所示:
[1]If(eisNB)and(ecisNB)then(uisNB)
[2]If(eisNM)and(ecisNB)then(uisNB)
[3]If(eisNS)and(ecisNB)then(uisNB)
...
[64]If(eisPB)and(ecisPB)then(uisPB)
眾所周知,經典的控制方法對參數固定的系統設計和研究很適用,但是對于結構或者參數的變化有時無能為力。然而,模糊控制作為智能控制的一個重要方法,對于變化的參數具有很好的適應性和控制性,主要體現在系統的暫態過程,但是受模糊控制規則和隸屬函數等專家經驗的影響,模糊控制對于小誤差的反應比較遲鈍,控制效果不佳,尤其是對高精度的定位控制伺服有時達不到很好的控制精度。
如何結合經典位置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的優點,使得系統的超調量小,調節時間短,無穩態誤差?為此,將常規的IP位置控制器與模糊控制器相結合,根據位置偏差進行切換,即存在較大輸入指令與系統輸出偏差較大時采用模糊控制,而系統輸出接近于輸入指令時則采用IP控制器進行精確微調,從而發揮模糊控制器對變參數系統的自適應性和IP控制器的快速和準確性優勢,靈活有效地控制系統,其結構原理如圖4所示。

圖4 模糊/IP控制器結構圖
PMLSM系統參數為M=10 kg,B=1.2 Ns/m,Kf=50 N/A,并要求上升時間ts=0.3 s,位移無超調。經過理論計算和反復實驗,為最佳地滿足性能要求,IP位置控制器的參數選擇為:KS=6.07,KP=34.61,KI=809.56,系統響應如圖5所示,其中虛線部分為位置響應曲線,實線部分速度響應曲線。

圖5 IP位置控制系統的速度和位置響應
由圖5可見,IP位置控制系統在動態的上升階段和在擾動情況下的抗擾動性更好,能夠滿足快速性和穩態精度的要求。
若M=100 kg,在系統其他參數和IP控制器參數不變的情況下,系統的位置輸出如圖6所示。

圖6 變參數下IP位置控制系統的位置輸出響應
由圖5和圖6可見,IP位置控制器的參數只依賴于控制系統的參數,因此在對控制對象進行準確描述的前提下能夠計算求得控制器的各個參數值,進行實現對系統的有效控制,換言之,經典的控制方法對參數固定的系統設計和研究很適用,但是對于結構或者參數的變化有時無能為力,控制效果很差。
在模糊控制器設計中取量化因子分別為Kp=2、Kd=2和Ku=50,采用重心法對控制量U去模糊化。即使在M=10 kg和M=100 kg時,系統能夠依靠模糊控制規則進行自我調整,比IP控制器上升比較快,超調量小,但穩態有靜差,如圖7所示。

圖7 模糊控制器的位置輸出仿真實驗結果
采用模糊/IP控制器,當質量發生10倍變化的情況下,系統輸出響應如圖8所示。

圖8 模糊/IP位置控制器的位置輸出響應
由圖8可見,應用IP控制器雖然波形很快趨于穩定,但是在達到穩定狀態前有一段非常明顯的超調和振蕩,且幅度較大,顯然這樣難于滿足永磁直線電機位置伺服系統的高精度要求,甚至對電機造成很大的損害;采用模糊控制器雖然最終達到了穩定,但是精度不好,主要是專家經驗不是很豐
富,模糊控制對于小誤差的反應比較遲鈍,模糊規則及其隸屬函數的設置有待改善,模糊控制對高精度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而模糊/IP控制器,不僅能達到穩定狀態,相比單純的IP控制超調現象得以緩解,也相比單純的模糊控制將達到良好的精度,能夠滿足變參數系統的控制,控制效果良好。
通過仿真實驗分析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IP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具有各自鮮明的特點,對于控制要求的滿足程度各不相同,但是模糊/IP控制器可以在結合兩者各自的優點的同時,很好的滿足控制要求。
本文針對高精度永磁直線同步電機位置伺服控制系統,考慮系統參數和外界擾動的變化,研究了模糊/IP位置控制器的設計,包括輸入、輸出變量的選取、模糊子集隸屬函數和模糊控制規則的建立等,仿真實驗結果表明了模糊/IP位置控制的混合控制方法優于單獨的模糊控制器或IP位置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動態和靜態性能。
[1]周 濟.智能制造 中國制造2025 的主攻方向[J].中國機械工程,2015,26(17):2273-2284.
[2]蔡銳龍,李曉棟,錢思思.國內外數控系統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機械科學與技術,2016,35(4):493-500.
[3]劉金琨.智能控制(第三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4]Chaudhary H, Panwar V, Prasad R. Adaptive neuro fuzzy based hybrid force/position control for an industrial robot manipulator[J].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2016:27(6):1299-1308.
[5]郭慶鼎,周 悅,郭 威.高精度永磁直線同步電動機伺服系統魯棒位置控制器的設計[J].電機與控制學報,1998:2(4)208-212.
[6]于浩祥,初紅霞,王希鳳. MATLAB實用教程——控制系統仿真與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9.
ResearchofFuzzyIPControlforPermanentMagnetLinearSynchronousMotorPositionSystem
Zhou Yue1,2,3,Wang Yi1,Gao Ronglu2,Su Han1
(1.College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2.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8, China;3.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ad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1306, China)
To meet the demand of high speed machining and high precision micro feed processing, a high precision position servo control system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for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PMLSM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gh electromagnetism thrust-intensity, fast response time and easiness to realize vector decoupling control etc. Considering the controlled object change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 and it is difficult to adjust the controller parameters online, a fuzzy / integration-proportion IP position controller is proposed which combines the IP controller with the parallel feedback loop with the fuzzy controller effectively. The combined controller will be switch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rate of position deviation, that is, the fuzzy controller is adopted when the input command is large and the system output error is large, and the IP controller is used when the system output is close to the input command, and thus makes use of the fuzzy controller's adaptability to the variable parameter system and the advantages of fast and accurate IP controll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fuzzy/IP controller is better than the IP controller and fuzzy controller in the steady-state accuracy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which can satisfy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variable parameter system.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IP position controller;fuzzy controller
2017-03-31;
2017-04-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51439004);上海市科委“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資助項目(16142203200, 15DZ1207000) 。
周 悅(1970-),女,上海市人,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海洋裝備控制技術,網絡化控制等方向的研究。
1671-4598(2017)10-0077-04
10.16526/j.cnki.11-4762/tp.2017.10.021
TP27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