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 李廣景
(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山東 濟南 250031)
淺析水運勘察中土工試驗與野外不均勻土層描述的結合
李 健 李廣景
(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山東 濟南 250031)
不均勻土層的命名直接影響了水運工程水下邊坡的坡比,本文通過利用室內土工試驗結論修正土層定名的方法,對土層命名,論述了土工試驗與野外命名結合的重要性,并論述了不均勻粘性土可采用壓縮模量Es判定其狀態的方法。
不均勻土層;土工試驗;水運工程水下邊坡坡比
土是在自然界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演化形成的多礦物組合體,性質復雜,不均勻且隨時間及空間不斷變化。對于土的分類定名,各類規范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由于不同土的物理力學指標相差很多,土的分類定名與狀態等直接影響到土的地體分層和工程性質。因此我們在工程地質野外鉆探中根據規范要求對巖土合理描述,并根據土工試驗數據對其進行修正。
小清河流域地處山東省腹地,發源于山東省會濟南市。經濟南、濱州、淄博、東營,在羊口東面注入渤海萊州灣。
地形地貌由山前沖積洪積扇和黃河沖積平原組成,地勢平坦開闊,第四系厚度約200m左右,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為淤泥、淤泥質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等,多見薄層與厚層的厚度比小于1/10的夾薄層,土層呈不均勻狀分布。
在小清河水運工程地質勘察中,場區普遍存在一層粉土,厚度約5m,土質不均勻,野外描述:粉土,黃褐色,很濕,稍密,搖振反應迅速,含云母碎片,含粘粒,局部富集,有輕微粘滯感,塑性指數小,能搓成直徑為 2~3mm的短條,干強度低,含粉質粘土夾薄層。野外定名為粉土,該場區完成地質鉆孔12個,取原狀土樣33個,進行室內土工試驗。對土工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見表1。
表1中,粒徑大于0.075mm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平均值19.5%,塑性指數最大值10.2,最小值3.7,塑性指數平均值7.6,塑性指數標準值8.3,滿足《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1(2009版)第3.3.4規定,所以定名為粉土是正確的。另有三個土樣塑性指數大于10,說明野外描述中夾粉質粘土薄層符合土層的實際狀態。
土工試驗成果統計表 表1
該工程為小清河復航工程,設計時執行《疏浚與吹填工程設計規范》JTS181-5-2012,該規范第5.2.4列出了疏浚巖土分類表,第7.2.2列出了不同巖土水下邊坡。
疏浚巖土分類表 表5.2.4
從表5.2.4、表7.2.2可以看出,上述將巖土定名為粉土不滿足航道疏浚設計的要求,為方便設計者利用,應根據《疏浚與吹填工程設計規范》JTS181-5-2012的要求將粉土定名進一步細化,準確定名為粘質粉土,有了準確定名方便設計者合理的確定水下巖土的邊坡坡比。不同巖土水下邊坡 表7.2.2
在小清河復航工程某層土野外描述:粉質粘土,棕黃色,可塑,切面較光滑,粘塑性中等,中等干強度,土體不均勻,含粉砂質,見粉土夾薄層。取兩組原狀樣進行室內土工試驗,試驗成果見表 3, Ip>10,IL>1.0,所以試驗成果顯示為流塑狀的粉質粘土,與野外描述不符。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進行理論分析,并增加壓縮模量Es進行綜合判定土體狀態。
根據野外描述該土層為不均勻土層,夾薄層粉土或粉砂韻律層,層厚約幾毫米~幾厘米,在液塑限試驗過程中,當把此類土調成土膏后,由于混合土的結構發生了變化,使本來呈可塑狀態的土變成軟塑狀態的土膏,使得錐尖入土深度明顯加大,從而導致土的ωL、ωP、IP減小,由于IL=(ω-ωP)/IP,所以IL明顯變大,在測試成果中出現IL>1的“假流塑”現象。從表3可以看出,此類土由于夾了一定量的粉土、粉砂使得ωL、ωP、IP減小而IL>1,表象呈流塑狀態。
粘性土狀態分類 表2
土工試驗成果表 表3
其壓縮模量分別為7.251,7.317,Es>4MPa可以看出,此類土屬于較硬的土層,為可塑,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流塑狀態,此判斷與野外描述一致,通過壓縮模量的判斷使我們得出的結論與實際情況更加一致,土層狀態的準確判定有利于力學參數的合理選擇,為設計者提供正確的數值。
(1)針對不均勻的土層,我們建議結合野外描述與室內土工試驗綜合判定土層的命名、狀態等;
(2)土工試驗中要按規范要求采取土樣進行室內土工試驗,保證試驗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
(3)當室內土工試驗與野外判定的結論不一致時要分析原因,多因素考慮準確判定;
(4)要針對工程所屬行業選擇相應的行業規范,并按行業規范得要求進行命名,以便所選參數方便設計者使用。
[1] JTS 133-2013,水運工程巖土勘察規范 [S].
[2] JTS 181-5-2012,疏浚與吹填工程設計規范 [S].
[3] 常士驃,張蘇民,等.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 [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4] GB/T 50123-1999,《土工試驗方法標準》[S].
G322
B
1007-6344(2017)09-0329-02
李健(1977-),男,山東高唐人,碩士研究生,工程師,主要從事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