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峰
阜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項目編號:SK2016008)
范云峰(1981-),男,安徽界首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阜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安徽 阜陽 236015
Fuya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Fuyang 236015, Anhui, China.
校園足球的有效推進策略
范云峰
校園足球作為足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的沃土,近年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國家相關法規及政策的相繼出臺,有力的推動了校園足球的發展,但由于我國足球人口基數小、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健全、經費匱乏、教練員水平偏低、制度不夠健全等原因,阻礙了校園足球的發展。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從頂層設計、經費投入、有償輸送、家校結合、四級聯動、體教結合、“走出去,請進來”等幾個方面提出助推和提升校園足球的開展。
校園足球;推進策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振興足球作為發展體育運動、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任務擺上日程。習近平多次指示要下決心把我國足球事業搞上去,李克強總理高度重視足球等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工作,國務院多次專題研究部署,我國足球改革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
2009年4月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同時印發《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實施方案》。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以來,我國校園足球事業取得了空前的發展,校園足球作為足球運動開展的沃土,也得到了長足的開墾。
1.1 經費現狀
在全國足球風的熱潮下,國家對于足球的經費投入有了很大的增加,以合肥市為例校園足球專項經費由2010年成立之初的15萬元逐年增長至目前的270萬元,為足球定點學校的代表隊提供培訓、醫療、保險等經費保障,助力破解了場地建設、師資培訓和設施設備等瓶頸問題。目前合肥發展校園足球定點學校72所,足球隊伍82支。校園聯賽注冊人數3000余人,足球人口突破36000人。合肥市校園足球代表隊逐步成為一支勁旅,男子組先后四次獲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賽、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等組別的冠軍。
南京市投入更大,從2016年開始,每年投入2000萬來發展校園足球事業。較之2009年至2012年國家下撥財政專款4000萬元,2013年起,增至5600萬元,校園足球經費投入已有突飛猛進發展。
從表1看,較之日韓等亞洲足球一流水平國家而言,經費投入仍顯不足。在青少年足球培養費用上也還有待提高。日韓青少年足球培訓費用較低,青少年參加比賽拿到獎學金等足夠培養費用。但我國青少年培養費用昂貴,有呈“貴族”化趨勢1。

表1 中、日、韓三國足協青少年培養的專項資金統計一覽表(單位:人民幣)
1.2 師資隊伍現狀
我國校園足球起步較晚,師資隊伍參差不齊。校園足球擔任教練員的大多為體育教師,就目前來看,總體不容樂觀。我國青少年足球教練員存在著數量少、質量不高、學歷低、知識結構單一、年齡老化的狀況2。
足球裁判員匱乏,特別是高水平足球裁判員,嚴重影響了我國校園足球的開展。很多裁判員都出身運動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執裁水平不高。足球裁判員在比賽中能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傳播正確的足球理念。以安徽省2011年、2012年校園足球試點推進城市合肥、蕪湖裁判員發展為例如下圖:

表2 2011年安徽省等級裁判員發展人數

表3 2012年安徽省等級裁判員發展人數
從表2、3可以看出,足球裁判員嚴重不足,發展緩慢,國家級、國際級高水平裁判員更甚沒有,國家一級裁判員增加緩慢,國家二級裁判員呈遞減趨勢。可見,足球執裁水平令人擔憂。
與鄰國日韓相比,我國注冊教練員特別是青少年教練員嚴重缺乏。從全國來看,基層教練員特別是校園足球教練員專業性不強,兼職足球教練居多。
1.3 運動員現狀
足球運動作為“世界第一運動”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受青少年喜愛。“誰抓住了青少年,誰就把握了足球運動的未來,誰失去了青少年誰就失去了未來”。這句充滿哲理又極其通俗的話語,已成為整個國際足壇甚為流行的至理名言3。世界足球發達國家都在青少年足球訓練上下足功夫,不惜代價發展青少年足球事業。我國從很長一段時間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投入力度稍顯疲軟。由于多年來傳統家庭思想的影響,體制的不健全,經費投入、競賽制度、運動員退役后的出路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青少年職業足球運動的參與度,束縛了青少年足球運動的發展。導致全國青少年注冊球員人數遠少于亞洲的日韓,職業足球后備人才梯度斷層,出現當今泱泱大國十幾億人口“無人踢球”的現象。近年來國足在重大賽事上的慘敗,更使我國足球事業退至“冰點”。

表4 截至2015年中、日注冊運動員一覽表
與鄰邦日本相比,我國專業足球運動員基數偏小,沒有形成梯度。
1.4 管理體制現狀
計劃經濟下的產物“舉國體制”給中國體育贏得了輝煌的成績,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舉國體制”已不能很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體育管理結構圖如下圖:

圖1 我國體育管理結構圖
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體育發展呈現“雙軌制”,各自按照國務院要求發展。校園足球領導小組處于游離狀態。體教沒有結合,管理權責不夠明晰。當前的管理體制已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改革是必然,而非偶然。1992年國家就已經對足球運動進行改革,隨著國家足球改革方案的出臺,中國足球進入了改革攻堅區。校園足球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一部分,在改革中定然不負眾望,身先士卒。
伴隨著足球“春風”的襲來,我國校園足球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國家對校園足球的大力投入同時也給足球事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近年來足球的發展取得了重大成果,足球人口大大增加,經費投入明顯提升,管理體制也在不斷改革,教練員、裁判員隊伍也逐漸壯大,但我國足球運動的發展與亞洲的日韓、歐美等足球發達國家還相差甚遠,足球運動的開展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阻礙了我國校園足球運動的發展7。
2.1 對校園足球運動存在認知偏差
我國青少年足球開展之所以艱難受阻,除了客觀條件的限制外,主觀認識上問題亦顯明顯。長期以來我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偏智輕體現象普遍存在。對學生的評價主要以文化課成績,對學校的評價主要看其“升學率”,嚴重影響體育教育的發展;踢足球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踢足球將來沒有出路等思想是社會及家長對孩子參與足球的直接阻礙。
2.2 經費來源單一,整體投入相對不足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縱觀世界體壇,當今體育競爭已演變成集經濟、政治、文化等為一體的綜合國力的博弈。校園足球的開展亦為如此,對經費的要求頗高,從足球場地器材、教練的培養,到賽事的組織都需要有穩定而持續的經濟投入。就我國目前校園足球開展的資金來源來看,主要為體育和教育部門的財政投入。雖然近年來國家加大了投入,但對于全國來說,僅能達到“基本保障”水平。社會力量還沒有投入到校園足球的開展活動中來。
2.3 師資隊伍數量不足,整體質量偏低
目前我國青少年足球教練員現狀不容樂觀,從對足球的理解上以及學歷、崗位級別、外語水平及專業訓練的研究上需要進一步提高。以國奧隊為例,如下表:

表5 國奧適齡球隊教練員學歷結構統計表
我國青少年足球教練員在專業理論知識結構、崗位培訓、訓練理念、訓練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尚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因此應全方位提高青少年足球教練員能力和水平,更新觀念,提高待遇4。
2.4 場地、器材缺乏,質量不能得到保證
《論語·衛靈公》: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校園足球的開展如此受緩,場地器材的短缺,質量不能夠保證實為重要影響影響因素之一。調查顯示,全國足球場地嚴重緊缺,“一場難求”現象普遍存在,有場地,費用高,很多場地閑置。足球場地嫣然成為白領階級的享用品。很多學校體育器材采購部門都是“門外漢”,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現象普遍。“高價買進低價產品”,加之分管領導不重視,實為普遍現象。
3.1 嚴格執行,加大監督
“法立于上則俗成于下”,自1992年我國足球改革以來,到1995年體育法的頒布,再至2016年國家足球改革方案的出臺,從國家層面相繼出臺了很多法律法規,體現了國家對足球改革的態度與決心,從宏觀上加以指導和引領。但足球運動歷經滄桑,輾轉至今,發展仍然緩慢,更甚駐足不前,令國人為之嘆息。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出在執行力度不夠,沒有形成嚴格的監管體制。這就導致在校園足球運動開展過程中,不夠重視,搞搞形式,“足球風”刮來就做一些表面工作,在校園足球專項經費上做手腳,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等,追責起來,相互推諉等等如此。
3.2 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做到“有的放矢”
以學校為土壤,大力發展校園足球事業,加大普及力度從變革人才培養體制、調整競賽體系和經費使用途徑、運動員實名注冊、夯實足球基本功、抓好教練員培訓和選聘工作等來改變當前我國青少年足球開展現狀3。在全國形成校園足球事業的“金字塔”基,奠定我國足球運動的人才梯度鏈。形成學校足球(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俱樂部足球 → 國家隊足球人才輸送梯隊,完成我國足球運動的人才梯度。
3.3 實施有償輸送,調動基層教練員訓練熱情
嚴格實行有償輸送制度是調動青少年人才培養單位積極性、不斷提高青少年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青少年人才培訓過程必然包含人、財、物的投入,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這種投入能否得到合理回報,不僅決定有多少單位樂于參與這項工作,也直接影響到培養單位能產出什么質量的人才。國際上之所以有些俱樂部相當熱衷于青少年人才培養,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在于有償轉讓的利益回報。這些年來,我國青少年人才培訓單位急劇減少、工作積極性不高,就包含有這方面問題。目前,中國足協在青少年足球人才有償輸送政策方面已有專門規定,當前更需要的是嚴格執行這項規定。它執行的如何,不僅涉及到青少年人才培訓市場能否健康運轉,更與中國足球水平的發展密切相關3。
3.4 體教結合,深化體制改革
建立以學校抓學習,體育部門抓訓練的體教結合模式勢在必行。形成學校與體育部門協同合作,優勢互補的共同體。我們要進一步加大教體結合的力度,要由政府出面進行統籌協調,使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相互配合,在優勢互補、資源共有、責任共盡、成果共享等方面有明確的政策,完善的制度和規范的操作措施,并且爭取社會的關心和支持,利用教體結合的優勢培養人才、收納人才,建立起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培養、訓練、輸送完善的課余訓練體系,為實現“中國夢,足球夢”的目標服務5。
3.5 四級聯動,規范競賽體系
形成校園足球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四級競賽體系,奠定我國足球人才輸送渠道,完善競賽制度,形成科學、系統、有序的競賽體系。四級競賽體系從統一思想、明確理念、樹立梯度任務,層層推進來發展校園足球事業。
3.6 “家校”結合,形成社會合力
縱觀世界體育強國,“家庭”這個細胞在體育運動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經常看到NBA等體育比賽中舉家到比賽現場觀看比賽的歡呼雀躍場面,體育世家的例子枚不勝舉。校園足球要想順利、高效的發展下去,必須借助外力,融學校、家庭及社會于一體,形成“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再者,做好運動員升學、就業等長遠規劃,解除家長對孩子的“踢球無出路”之憂6。
3.7 請進來,走出去
通過校園足球師資海外引智計劃,選拔國內優秀教練員出國“取經”。提升我國足球教練員的執教厚度;改革“健力寶模式”,送出去一批可塑之才,分散到不同足球發達國家,加盟各國足球俱樂部踢球,用以提高我國足球水平。
請優秀俱樂部運動員進校園任教,在保證學業的前提下,送校園足球隊伍定期去足球學校或各俱樂部下屬青訓部集訓,使業余的校園足球專業化。
3.8 做好頂層設計,引領校園足球發展方向
習近平在2014年7月11日就足球改革與發展作出批示,指出,足球改革創新要落到實處,堅持從娃娃抓起,從基層抓起,從群眾性參與抓起,抓好群眾基礎,夯實人才根基;堅持抓細抓實,從基層建設、運動場所等基礎性工作抓起。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一步一個腳印,積小勝為大勝,通過不懈努力,推動足球事業不斷邁向新臺階,搞好頂層設計。“體制的改革”和“機制的創新”是新校園足球頂層設計的最重要內容。而頂層設計最主要的任務是解決“兩長”,即校長和家長的積性。新校園足球若不想再踏上過去的老路,就要遵循改革創新,夯實根基,打牢基礎,遵循規律,久久為功的要求,科學有效地進行開展,而頂層設計則是關鍵10。
加強校園足球的理論建設,將校園足球的指導思想、基本理念、操作方式等進行專題研究,編制符合我國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的校園足球培訓教材,總結各布局城市、定點學校開展校園足球的成功經驗,逐步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地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這將是全面有效推進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環節11。
校園足球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顯卓的成績,“新校園足球”的時代已然來臨。面對校園足球事業不平凡的坎坷路,足球人已更新理念,深化改革,使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足球需要與當今足球存在的問題之矛盾逐一化解,通過各種策略助推足球事業的發展。校園足球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時代賜予的機遇和挑戰。
[1] 孫一,梁永橋,畢海波. 中、日、韓三國青少年足球培養體系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8,(04):60-65.
[2] 朱軍凱.對我國青少年足球教練員現狀與培養問題的幾點認識[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4,(02):54-55.
[3] 楊一民.關于我國青少年足球主要問題與對策的探討[J].中國體育科技,2007,(01):33-35.
[4] 王曉東.我國青少年足球運動發展的主要問題與對策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3,(04):48-52.
[5] 杜偉. 教體結合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現狀與對策——以江蘇省調查為例[J]. 體育與科學,2006,(02):75-78.
[6] 向彪. 實施校園足球“家校合作”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01):86-87+89.
[7] 李水強. 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開展瓶頸研究[J]. 體育文化導刊,2017,(02):154-156+200.
[8] 梁偉,劉新民. 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的推進策略[J]. 體育文化導刊,2014,(01):151-153.
[9] 袁貴仁.要建立四級足球聯賽大力發展校園足球[EN/OL].http://sports.people.com.cn/n/2014/0730/c14820-25372493.html.2014年07月30日17:03.
[10] 毛振明,劉天彪,臧留紅. 論“新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03):58-62.
[11] 梁偉,劉新民.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的推進策略[J].體育文化導刊,2014,(01):151-153.
[12] 孫漢超、秦椿林主編.體育管理學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2).
EffectivePromotionStrategyofCampusFootball
Fan Yunfeng
Campus is developing in recent years as the foundation for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 The carry out of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promotes its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obstacles—incomplete regulations, insufficient budget, and inadequate capability of coaches. By using literature material, expert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s, this paper tr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by top design, budget input, paid transfer, combination of school and family, four level coupling effects, combination of sport and education, as well as going out and bring in strategy.
campus football; promotion strategy
G807
A
1005-0256(2017)11-0050-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