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涵
吳涵(1994-),女,河南開封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術教學與實踐。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Sport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Henan, China.
太極拳在高校中的開展現狀
——以河南大學為例
吳 涵
太極拳作為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且豐富的內涵和自身價值源遠流長,如今在全民健身的時代號召下,太極拳在強身健體方面的作用得到有效的體現。大學生是中國未來的主要建設者,但如今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存在的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加強大學生體育鍛煉勢在必行。太極拳修身養性、強身健體和招式簡單以及對場地的要求等優勢很適合在高校人群中開展,近些年太極拳在普通高校逐漸開展,但開展情況并不盡人意。本文以河南大學為研究對象,從學生練習太極拳的情況和對太極拳的認識著手,分析太極拳在高校中開展現狀,并且總結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建議與方案,讓太極拳在高校中更好的發展。
太極拳;高校;開展現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對世界的藝術園林做出了突出貢獻。太極拳是中國傳統的民族體育健身項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值得珍惜與寶貴的財富,太極拳是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在傳統武術中作為內家拳的經典代表,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都有著很大影響。武術已經在世界的發展和推廣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是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上的一張金名片。因此在高校中推廣太極拳即可使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又可以讓學生明禮修德。這不僅能強之于骨、狀之于體魄,更能正之于精神、凈之于靈魂,近可健身、強體,遠則完善自我修身養性。
高校是國家高素質人才重點培養基地,是祖國的未來主要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直接影響著我國高素質人才的整體質量,從近些年各種文獻研究資料表明,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不容樂觀,因此加強大學生體育鍛煉刻不容緩;太極拳是中國傳統的民族體育健身項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值得珍惜與寶貴的財富。太極拳是汲取百家武術之長,取其精華融入“易經”陰陽學說、中醫理論、道家的引導,創造出的一種符合大自然運轉與人體結構的拳術。通過長期習練太極拳,不僅對身體健康起著關鍵的作用,還十分利于消除煩惱和緩解內心的沖突。在高校體育課程中引入太極拳不僅可以加強大學生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也可以更好的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河南大學坐落中原,是百年名校,具有珍貴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作為省部共建高校,擁有全日制在校生達6萬有余。學校非常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太極拳在河南大學的開展由來已久。作為河南大學的傳統體育項目,太極拳早已深入河大每一位師生的心中,截至今年,河南大學共舉辦了14屆太極拳比賽,所以以河南大學為研究對象研究太極拳在高校中的開展情況很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
3.1 研究對象
本課題以河南大學公共體育太極拳教學開展狀況為主要研究對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河南大學圖書館和大量有關在高校中發展太極拳的周刊讀物等渠道查閱資料,并且詳細分類整理與研究。
3.2.2 調查法
3.2.2.1 訪談法
針對本論文的研究重點,設計訪談提綱,并在河南大學體育學院相關專家的指導下進行修改完善。通過實地接觸河南大學各學院體育委員,直接面對面進行交流,提出一些問題,溝通并解決 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
3.2.2.2 問卷調查法
① 問卷設計
針對從事河南大學太極拳教學的老師與全校各個院的學生進行問卷設計。
② 問卷的效度信度檢驗
為了保證問卷的有效性,在問卷設計過程中廣泛征求意見,并請河南大學體育學院4位專家教授對問卷進行了專家效度檢驗。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各位專業對問卷效度的評價如下:4位專家認為問卷內容效度和總體效度比較合理,經過專家的效度檢驗結果來看,問卷具備研究的有效性。

表1 問卷效度專家評價表(n=6)
為保證問卷的信度,檢測問卷的可靠性與一致性,問卷采用重測法,在河南大學對于學生進行問卷發放后,在三天之后進行第二次問卷調查重測,通過隨機抽樣50名學生得出
③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根據本文的調查研究對象,并根據所了解的知識和掌握的情況以及在河南大學體育學院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走訪調查,包括訪談法和調查問卷法。對從事太極拳教學的老師發放調查問卷5份,回收5份,在學生人群中發放調查問卷,文學院30人、英語學院30人、藝術學院30人、法學院50人、歷史學院40人、新聞與傳播學院20人、其中男生110人,女生90人,共計問卷200份。學生回收問卷190份,其中有效問卷187份,回收率為95%,有效回收率為93.5%。

表2 河南大學太極拳開展現狀調查問卷發放情況統計
3.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軟件spss22.0對問卷進行數據錄入,并進行相關統計分析。
3.2.4 邏輯分析法
對整理的相關文獻和統計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歸納綜合,得出結論與建議。
4.1 河南大學太極拳教學師資力量狀況分析
根據表3調查數據以及實地走訪調查情況得出:
① 從事太極拳教學工作的老師的男女比例相對不平衡,太極拳這一運動由于自身特點對于性別的要求較低,但在教師人群中,比例并不平衡,說明還應該加強女教師的培養工作,充分發揮女性的優勢。

表3 河南大學太極拳教學師資力量狀況分析(n=5)
②河南大學從事太極拳教學的老師在學歷上平均較高,研究生學歷所占百分比為60%,博士學歷所占比例為40%,這說明河南大學從事太極拳教學的文化程度較高,對于新事物的接收能力也較強,所以要加緊改善太極拳教學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步伐。
③ 從事太極拳教學老師的從業年限可以直接反映出他所具備的專業能力和教學經驗。從以上數據可以得出,河南大學從事太極拳的教學的老師平均教學年限較長,應該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從整體反應上看,河南大學太極拳教學的開展也存在很大問題,這可能與從事教學時間過長,教學內容沒有改進,沒有推陳出新有很大關系。
4.2 河南大學學生對于太極拳的喜愛程度及建議

表4 河南大學學生對于太極拳的喜愛程度統計表(n=187)

表5 河南大學學生對于太極拳教學的建議(n=187)(可多選)
從表5可知,對太極拳感興趣的人還是占一定的比例,但也存在一大部分同學不喜歡太極拳,這種現象反映出太極拳在河南大學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要不斷改善太極拳的教學方式等來讓更多的學生對其感興趣。
從表5可知,在學生對于太極拳教學的改進建議中,認為教學場地有待改善的占比39.6%,認為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有待改善的分別占比53.5%和38.5%,認為教學時間有待改善的則占比46%,而對教練專業水平有待提高的僅占7%,從以上數據可以得出,太極拳教學的場地有待進一步完善;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需要做很大程度上的改變,應符合學生需求,設身處地的開展學生喜歡的教學模式。從上文教練的學歷和教學年限可以看出,河南大學從事太極拳教學的老師專業水平平均較高,但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需要不斷注入新鮮的活力,帶動學生學習太極拳的興趣。
4.3 河南大學太極拳課內開展情況
目前,河南大學將孫氏太極拳四段作為公共體育課必修課程,這對太極拳在河南大學的開展具有很好的推廣作用。新生入學就要學習太極拳并且最終要進行演練考試獲取分數檢驗學習情況,通過學分的給予來增加學習的動力,這種教學模式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能讓學生快速認識并了解太極拳,但也會出現在得到學分后大部分學生學完就忘不在對學過的太極拳進行復習等現象。
4.4 河南大學太極拳課外開展情況
河南大學社團于太極拳的重視程度也很高。每年會定期舉行以院級為單位的太極拳比賽,通過集體榮譽感來增加學習動力。學校也先后成立了太極拳社,太極拳研討會等以學生為主要對象的學生社團,這些社團每年會進行定期招新,定期培訓,定期比賽和表演,以學生來感召學生,通過這些社團的宣傳,太極拳在河南大學的開展更有利更迅速。 但是與外校的比賽交流相對較少因此相互交流借鑒學習的機會就出現了局限性。
5.1 結論
5.1.1 太極拳講究以靜制動,動作緩慢,招式沉穩,動如抽絲,行若貓步,練習者需要耐著性子,步履放慢,這些特點與要求與富有青春活力生機勃勃的大學生性格和興趣恰好相反,所以剛開始學生因為好奇和興趣練習太極拳,但因為太極拳這些方面的限制讓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這是太極拳在河南大學開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河南大學太極拳是學生體育課上必須選的,但還有部分學生不好好練習,不參加比賽。
5.1.2 雖然河南大學每年都會舉辦太極拳比賽,但對象是大一或研一新生,這會導致學生產生一種通過緊張的學習訓練后的懈怠心理,在進行比賽完迅速忘記太極拳招式和內容。
5.1.3 太極拳在河南大學的課程中是孫氏太極拳四段,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存在教學內容單一,枯燥,還有部分太極拳老師在教授課程時太注重于動作技術,而少了太極拳文化內涵理論的知識傳播,讓學生們對太極拳的理解較為淺薄,很難掌握其內在精華。
5.1.4 河南大學大部分老師在授課時亙古不變不會推陳出新、缺乏創意使太極拳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教師的職業水平也有待提高。
5.1.5 眾所周知一個好的學校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是教師,他在整個教學中會起到主要作用,雖然河南大學從事太極拳教學的老師專業水平平均較高,但教學內容枯燥,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場地有限,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學生失去了學習太極拳的興趣,應該加強在這些方面的改革。
5.2 建議
5.2.1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文化的傳播手段及宣傳手段多種多樣,我們可以通過學校廣播、校園網絡影像,或是書籍報刊,對所學的太極拳項目進行宣傳,提高在校園中的知名度,從而引起學生們對太極拳的興趣。將太極拳與學校教育方面緊密結合,打開學生們的視野提高體育體系課程,這樣也可以為培養太極拳的后備人才打下基礎。另外我們還可以去學習借鑒那些相對發展模式比較突出的武術項目。
5.2.2 雖然河南大學每年都有太極拳比賽,但參賽學生并不全面,比賽內容過于單一,并且會出現學完迅速忘記這一不好現象,其他很多高校尚且沒有任何與太極拳有關的比賽。這就需要學校和有關負責人多組織太極拳比賽、表演等活動,比賽年級不僅僅是大一,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應該多給學生提供更多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使太極拳能更好的推廣,也能使學生對太極拳有更深的認識和接觸。
5.2.3 完善了河南大學太極拳表演或比賽后,為了突出太極拳的特色我們可以在表演或比賽中統一服裝,使用傳統的太極拳服裝不僅有中國文化特色,它獨特的藝術美也會給太極拳運動增添色彩。
5.2.4 應不斷促進太極拳比賽的公平性,不斷完善太極拳運動的人才選拔體制,并且也要在場地和器材上加大經費投入。
5.2.5 其他高校在開展太極拳課程的時候,應學習河南大學優秀的開展模式,比如舉行太極拳比賽,將太極拳歸為公共體育必修課,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太極拳的興趣。同時,也應該就河南大學開展模式的弊端引以為戒,提高教師整體專業水準,完善教學體協,豐富教學內容,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 劉勝杰:豫北地區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現狀調查與研究.[D]河南,河南師范大學,2012.05.
[2] 程進英.山西省普通高校太極拳發展淺析.[J].搏擊—武術科學,2010,(8):37-38.
[3] 劉宏亮.對高校體育課太極拳教學的現狀分析.[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9.(6)117-119.
[4] 徐蘭英.長春市普通高校公體太極拳選項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東北:東北師范大學,2010.
[5] 次春雷.試論太極拳運動對終身體育的意義和作用.[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22(4):112- 113.
[6] 王志斌,簡化太極拳普選課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7(11).131-133.
[7] 熊國勝.全民健身與拓展高校體育社會功能的探究.[D].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s1).
[8] 佟立純.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9(2):28- 29
[9] 蘭自力,劉英杰.學校體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4).
[10] 金龍.體育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繼承與發展.[C].“民族文化建設與當代中華武術” 學術論壇論文集.2007年.
DevelopmentSituationofTaijiquaninUniversities——Taking Hen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u Han
Taijiqua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which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according to its unique and rich connotation and its value. Nowaday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fitness, the effect of Taijiquan in physical fitness has been effectively reflected.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builders of the future, however,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are in serious decline, so to strengthen their physical exercise is imperative. Taijiquan is suitable for college students for its advantages such as self-cultivation, physical fitness, simple movements and low sites requirements. In recent years, Taijiquan is carried out in colleges, but the situation is not satisfactory. This paper takes Henan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tarts from the students Taijiquan practice and cognition,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i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offers suggestions and plans accordingly to make it develops better in universities.
Taijiqu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esent situation
G852.11
A
1005-0256(2017)11-0143-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1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