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園地
段德芳:吉林大學副教授,2011年獲吉林大學凝聚態物理博士學位。在高壓下富氫超導材料的計算機模擬、高能密度材料的理論設計、鹵化物的高壓結構及性質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成果,發表論文80余篇。特別是2014年在“傳統高溫超導體”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理論預測高壓下新型硫氫化物H3S晶體的立方相在200萬大氣壓下的超導臨界溫度達到200 K,后被多個高壓原位實驗證實,創造了高溫超導新紀錄,Nature、Science、PhysToday等國際期刊均對該結果進行了亮點評述,Science稱“為實現室溫超導前進了一大步”。
黃高山: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副研究員。本科及研究生就讀于南京大學物理學系,其間于2002年本科畢業獲物理學(微電子)專業理學學士學位,于2007年獲凝聚態物理專業理學博士學位。2006年在香港城市大學任研究助理,2007~2009年,在德國萊布尼茲固態與材料研究所(IFW Dresden)任客座科學家。2009年加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研究與工程研究院(IMRE),2010年加入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2012年獲上海市浦江人才稱號,2015年獲復旦大學卓學人才稱號。長期從事新型微納材料及結構的制備和特性研究,已發表SCI學術論文100余篇,H因子為26。
竺立強: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青促會會員”、“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浙江省151人才”。 主要從事功能薄膜界面物理及新原理器件應用等方面的工作。2007年博士畢業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2007~2008年,在法國原子能委員會薩克萊輻射材料研究所(CEA-Saclay)從事博士后研究,2008~2010年,在日本東京大學擔任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研究員,2010年加入寧波材料所。在NatureCommunications、ProgressinMaterialsScience、AdvancedMaterials、AppliedPhysicsLetters、IEEEElectronDeviceLetters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80多篇,參與編寫英文專著一部(章節,WILEY出版社),授權國家發明專利9項,部分成果獲得省級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特約撰稿人段德芳

特約撰稿人黃高山

特約撰稿人竺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