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梁+李慧林
摘要:本文主要從視域角度深入探索,對太原師范學院榆次校區景觀和空間利用的視覺效果,審美效應進行分析,結合現狀,找出最為合理的設計方案,為營建一個學術氛圍濃厚的校園做出指導。
關鍵詞:視覺;新穎元素;室外空間
“橫看成嶺側成峰”,人們對周圍環境認識并不只是定格在焦距下的那一瞬間,而人們對環境的感知過程是復雜的,將多樣的環境收集在大腦中將之整理,憑借先前已有經驗對刺激做出判斷,但這也要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個性、情緒、心理,需求會對這一判斷加以影響。
視域是指從一個或多個觀察點作用于視覺器官,其信息經視覺神經系統加工而產生的視覺范圍。但人的視覺范圍是有限的,并不是一味地被動接受,而是一種積極地理性運動視覺心理的選擇使觀察者有效的注意到自己最關注的事,這取決于觀察者本生的興趣,愛好和情緒。在這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年代如何才能刺激到人們的視覺呢?如何將本校悠久的文化和濃厚的學術文化傳承?這是我們現在最需要處理的問題。
1.太原師范學院新校區現狀分析
1.1自然因素
榆次地區干燥多風,由于新校區位于郊區,并沒有高樓,亦沒有高大的植被擋風,所以在多風的時節校園內人少之又少。刺眼的混泥土地面的使用和陰涼地的缺乏使得原本幾個少之可憐的座椅無人使用,使得在校園內和朋友見面,一起討論問題被沒有合適的場所。新校區的綠化水平底,具有開敞的的草坪更少,校園開放性程度低。
1.2經濟因素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校人數迅速猛增,學校的擴建任務迫在眉睫,而我們學校也趕上了這班前進的列車,學校的單體建筑設計固然重要,是否與周圍建筑和諧也很重要,如師院西區的高層與低矮西區校門的突兀,無疑不顯示著,擴建帶來的弊端,
2.校園建筑與學習風氣之間的關系
大學校園是—個教書育人、傳播文化,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也是眾多師生們生活與學習的重要場所,營建一個富有文化底蘊,學術氛圍濃厚的大學是每大學長期以來所追求的目標。而不是單純地追求表面的建筑宏偉壯觀,創造多樣性和富有特色的公共開放空間,提升校園環境的品質,形成學校獨特的歷史與文化。校園內呈現的建筑風格,環境氛圍文化特色,無一不體現了文化的傳承和積淀。
隨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建校理念深入人心,使得校園環境越來越重要,一個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的綠色空間,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陶冶情操,調節日益俱增的壓力,使單體的通過室外運動變得豐富多彩。
3.師院現狀的應對策略
3.1靜中有動
一想起我們的學校也許大多數并沒有太多好的印象,光禿禿的建筑,冷冰冰的水泥道路,再無其他可想,感覺一切都是死氣沉沉,動的只有匆匆來往的人和車,這無疑給校園彌漫了一種消極的情緒。我們可以在靜止的背景上增加動的元素,如流動的噴泉,晚上閃爍的的霓虹燈,流動的河水,河水上浮游的鴨子,河下自由自在的魚兒,樹上的鳥兒。這些為靜寂的校園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有一種蓬勃向上的感覺,引起人們視覺效果。
3.2注入新穎元素
人們總是好奇自己未知的事物,常見的已經司空見慣,習以為常。增添新穎元素,激發人的參與興趣,擴大視域范圍,讓來往的師生駐足停留。如a.室內高大的樹木;b.建造花架,雕像作為中心景觀;c.室外環境優美的咖啡座;d.在校園內設有環繞大樹下的大環座椅,這樣在炎炎夏日中也能在外乘涼聊天;e.修建親水臺,結合公共綠地,豐富該地段景觀。
3.3增強建筑的心理愉悅感
人們對一個事物的認識過程:期待一認知一心理評價(喜歡,厭惡)一接受(拒絕)。
我們剛入大學的時候也是滿懷期待,想象進入一個古香古色的建筑,到處彌漫著浪漫的氣息,蜿蜒曲折的幽深小道,白色櫻花遍開,在櫻花樹下趴在草坪上看著自己喜歡的書,在浪漫的氛圍中滋養著愛的萌芽,想想就有多愜意。期待是預先想象,當一個人打算做某件事或去某個地方的時候,常常會不自覺想象,當在學校讀書成為一種美的化身時,所有人都爭著做文藝青年。
3.4受人歡迎的室外空間
建筑與自然綠地和諧并存,更多開放的空間和綠地,這是許多校園獨有的景觀,學生和老師可以在下課的時候坐在草坪上曬著太陽緩解學習和工作的緊張,競爭的壓力。在天氣晴朗時校園內綠地很適合隨意的看書或者和朋友同學一起進行討論(這在圖書館很容易打擾其他人),而限制室外學習的主要戶外綠地少或者沒有,或者還沒有人這樣做,沒有帶動性,戶外的強光。如果場所設置,細節之處,想必室外學習在晴朗的天氣里受歡迎,從而緩解學習壓力,解決自習室,圖書館頻繁占座位的煩惱,也會陶冶情操,在輕松自在的氛圍中學習進步,多設置開敞的草坪。大樹下形成的陰涼地,室內那些喜歡室外人的寶地,一個環行的長凳可供閑暇來往的路人閑坐。
拉近天空的距離,充分的沐浴陽光,獲得更廣更深遠的視線,在有限的空間內表達更多眺望的可能性,滿足在人數眾多的校園內對寬闊視野的心理需求。眺望一直是學生可望而不可得的追求,校園內應設立一個類似觀景臺的的地方,如在頂樓覆蓋一些草坪,多一些凳椅,讓師生在課間活動的時候領略校園內最美的風景,調節視力。
3.5校園空間與尺度
空間過小,會產生封閉、壓抑之感;空間過大,產生空曠,迷失或荒涼的氛圍。在空間過大的地方,我們可以通過增添一些植物景觀,或者涂鴉,來拉近人對建筑的親切感,吸引師生提高人群密度,增加師生交流機會。
總結:視域并不僅僅指人視覺所看之景,而是將看之景結合自己的以往經驗進行理解。而一個人理解的深度往往與一個人的閱歷與學識涵養有關,從學校景觀談學校學生水平。視域景觀資源是一種公共資源,人們在體會此刻的美時,也不要忘記將它,留給更多的人。在牛津、劍橋大學等外國著名大學,都是因為其歷史悠久而聞名,擁有古老的圖書館,彌漫著浪漫的氣息。但在中國卻進入老校區,卻給人一種荒敗的感覺,這值得我們深入思考,我們在規劃設計時,不要忘記對已有的建筑保護和強化,使視覺的景觀可持續的傳承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