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摘要:近年來,山體滑坡在我國頻繁發生,使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極大的侵害。國家也將其列為需要重點治理的地質災害之列。但是山體滑坡的成因其實有很多,大致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人為災害,一類是自然災害。但是山體滑坡究竟應該如何去做,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理,本文將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治理措施
引言:隨著我國現代化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的不斷擴大,很多地方都開始大興土木,填海造地、毀林造房、山體爆破等一系列手段對土地進行開發。再加上不加節制,導致很多地方的土地不堪重負,失去了原有的結構性支撐,再加上暴雨沖刷,土石松散,這就導致了山體滑坡的產生。可以說山體滑坡與人類活動具有巨大的關系。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管控措施,推進治理措施發展,減少經濟損失。
1.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的成因分析
1.11自然原因
任何一個地區的山體都有其不同的地貌和水文特征。很多地區屬于本身土石結構就比較松散的或者本身就屬于“多水”土地。而這兩種的土地本身就處于一個十分不穩定的狀態,屬于滑坡高發地段,稍微不注意就會發生滑坡危險。
1.12人為原因
人為因素作為一個比較復雜的因素,可以分為直接和間接兩個方面。也就是說,人們在山區進行鐵路、公路甚至是樓房的建造的過程中,都會對山體原本的土石結構造成改變,使其變得松散。再加上雨水的沖刷,排水系統來不及處理過多的雨量,就造成了山體滑坡的產生。
2.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的治理措施
2.11提高山體邊坡的穩定性
山體邊坡的穩定直接會作用于是否能夠更好的遏制山體滑坡的關鍵所在。首先,我們要在山體的邊坡位置加大植樹的力度。這是因為,植被在生長過程中為尋找水源根會不斷下扎,在這個過程中植物的根莖會和土壤相結合,植物的根莖會對土壤起到加固的作用,這會讓原本松散的土壤變的緊實起來,從而減少由于土石松散帶來的滑坡風險。其次,我們要注意的是,風化嚴重的土地也是發生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的頻發地區。長期承受風化的土地,其土壤和土石結構都會發生改變,而這種改變往往會帶來滑坡的不利后果。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采取給山體噴漿的方法,對長期受風化的土地的土壤進行加固,以此來減少滑坡風險的發生。最后,在坡體設置減壓腳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減壓腳顧名思義就是幫助坡體較少壓力。這主要是在坡體易滑段上通過增加土石鋪墊以增大坡體防滑力,讓其遠遠大于坡體下滑力來達到防止滑坡的危險。
2.12增加排水設施
山體滑坡的地質災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暴雨或者連續降雨所引發的。這個時候如果再加上山體本身排水設施不夠完善,沒有辦法及時處理和解決由于雨量增大帶來的問題,就會進一步加深滑坡地質災害的產生。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根據山體本身和周圍環境的特征,增加對排水溝渠的建造。這樣可以將土壤里多余的水分盡快排泄出來,同時針對暴雨或連續降雨水量特別集中的情況,加大排水力度,以此來減輕土壤的重量,減少滑坡地質災害的發生。但同時,在建造排水溝渠時,我們要根據山體不同的特點進行設計,尤其是要注意排水角度的問題。另外還有排水形態的問題也應當成關注的焦點,這個關鍵就在于如何才能讓山體利用排水設施吸收更多的水分。當然我們也應當將突發情況加以考慮,這樣才能做到因地制宜。比如說,我們需要在泥沙較多的地方進行排水設施建造,這個時候除考慮本身破題的問題以外,我們還需要考慮泥沙對排水設施本身所會造成的影響。因為大量泥沙如果堆積在排水設施當中,會大大減弱甚至是阻塞排水設施的正常使用,這樣反而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2.13規范建造行業的施工要求,加大監管力度
隨著城市化和交通運輸的發展,國家開始大量修建鐵路、公路。再加上為推進農村或者偏遠地區城市化的進程,開始不斷進行改造升級。但是很多施工隊為了謀求效率,降低成本,甚至不惜在建造過程中偷工減料,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這個時候,國家應當盡快制定建造行業相關的行業規范,保障建造行業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并且加大對違反規范的建造施工隊進行嚴懲。
另外,要將先進的勘探技術很好的運用到山體開鑿作業當中去。在進行山體開鑿之前,利用一系列手段,首先對即將開鑿的山體的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分析好山體開鑿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前設計好解決方案。這樣之后,再開始著手于山體開鑿工作的展開。
這樣一來,不僅是對施工人員在作業期間安全的一種保障,同時也是對人民的一種保障,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國家經濟損失。
結束語:山體滑坡的地質災害在我國確實處于—個頻發的狀態,人民財產也因為這樣受到了極大的威脅。但是造成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這個時候就要求建造施工隊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評估工作和問題預估解決工作。施工過程中,也對隨時出現的問題做好積極的解決方案。同時利用各種手段以減少山體滑坡地質災害的發生。盡可能地減少人民的財產損失同時更好地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