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要武
摘要:科技的進步推動了道路勘察技術的進步,尤其是數字化地形圖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勘察數據的精確性,并提高了勘察效率,從而為現代道路建設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本文首先介紹了數字化地形圖的應用優勢,再分析了傳統道路勘察設計中面臨的弊端,最后探討數字化地形圖在現代道路建設中的運用。
關鍵詞:數字化地形圖;道路建設;勘察設計
道路建設是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的必要途徑,而在道路建設中,勘察設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在傳統的道路勘察設計中,往往是采用紙質地形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道路建設的精確性,難以滿足當前道路建設的需求。基于此,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遙感技術與GPS定位技術以及GIS技術而發展起來的數字化地形圖開始廣泛應用于道路建設中,實現了道路地形勘察的新發展。
一、數字化地形圖的應用優勢分析
數字化地形圖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遙感技術、GPS定位技術、GIS技術而發展起來的,通過獲取、識別實際地形的相關信息,并將之以數據的形式進行編輯、儲存、繪制,最后傳輸到計算機中的制定位置,成為了有關于實際地形的數字化地形圖。借助數字化地形圖可以將平面的地形以三維形式呈現出來,使勘察結果更加直觀、具體,為公路勘察設計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數字化地形圖主要具備了如下的優勢:
(一)獲取數據精確性高
要繪制出數字化地形圖,首先需要利用電子全站儀等工具在勘察位置進行控制點的布設,再借助遙感技術控制相關儀器進行全方位地勘察工作,從而獲取到全面、精確的地形數據。最后將這些地形數據直接傳輸到計算機中,通過繪圖軟件依據數據將之繪制成高精度的數字化地形圖。在數據傳輸的過程中不需要人為地參與,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人工處理數據造成的誤差,使地形數據更加精確。
(二)繪制結果可利用性高
相較于傳統的紙質地形圖,數字化地形圖是以數據的形式保存在計算機設備中,可以被多次備份與復制,由此不會出現紙質地形圖常見的損壞、受潮、受蟲等情況,更加安全。當數字化地形圖繪制成功之后,可以進行多次、重復地使用,避免了不同時期不同建設團隊的重復勘察工作,具有較高的可利用性。
二、傳統道路勘察中常見問題剖析
(一)勘察方式單一
傳統的道路勘察設計,主要是通過專業測繪人員對制定道路情況展開實際勘察工作,這種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在城市道路勘察測繪中,往往會遇到諸多城市建筑的阻礙,進而導致測繪結果產生偏差;如果是在山區進行道路勘察,則容易受到地形、天氣等自然條件的制約,增加了測繪難度,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安全問題的出現。
(二)測繪工作量大
傳統的人工勘察方式除了會導致工作負擔增加之外,也加大了地圖繪制的工作量,導致了各方面成本的提高,同時也使得成圖周期延長,影響了道路建設的效率。在傳統的地形圖繪制過程中,需要將所勘察到的數據由人工錄入計算機中,進行數據的計算與處理,最后再由專業的地圖繪制人員進行地形圖的制作。在此過程中,數據錄入者面臨著大量的數據,在校對、錄入時可能因為人為疏忽導致數據計算失誤,不利于提高地形圖繪制的精確性。
三、數字化地形圖在道路建設中的運用
(一)明確建設目標基本信息
在道路建設勘察環節實施之前,應當對建設目標的基本信息進行深入地調查,再結合區域規劃方案進行道路建設方案的設計,明確需要應用到數字化地形圖的部位,進而將道路信息、軟件信息、調查結果充分結合,為后續勘察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規劃測設走廊帶
在公路建設的過程中,應當規劃處測設走廊帶,即不同區域之間所形成的一個狹長地帶,從而將公路和道路道路隔離開來,并在兩者之間規劃處充足的空間,以供車輛停靠。而走廊帶的選擇需要充分考慮到周邊地形條件、水文狀況以及人文經濟狀況,進而規劃處最佳的走廊帶位置,同時也可以保證后續控制點布設更加合理。
(三)布設GPS控制點
要實現遙感技術與GPS技術在道路勘察中的應用,就必須借助GPS控制點,通過布設這些控制點來構建一個精密、有效的測設網。在控制點選擇時,應當盡可能地避免其靠近水域,同時還要保證點的位置視野、信號良好,且控制點與控制點之間應具備良好的通視情況。每5公路應當布設一對GPS點,以此來提高數據測量的準確性與科學性。此外,控制點的選擇必須遠離對信號有著較強干擾的設施,從而使數據傳輸不受影響,以此來優化勘察數據的完整與精確。在布點過程中,若涉及到植被茂密的地區,那么可以增加該區域內控制點的數量與密度,進而保證測設的有效性。
(四)采集碎部點數據
碎部點數據的采集需要借助電子全站儀,由跑鏡員通過跑鏡來繪制出地形的草圖,同時在草圖上把所獲取到的地形數據進行標注。而跑鏡員在跑鏡的過程中,還需要對一些基礎設施例如管道、通信線路所處的位置進行測定,并將之反映在草圖中。此外,碎部點數據的采集還包含了目標道路的坡度、邊線以及長度等基礎數據,必須保證采集工作的完整性。
(五)構建數字化地面模型
當獲取到了數字化地形圖繪制的相關數據之后,則應當進行結果繪制。為了保證成圖的客觀性與直觀性,在繪制完成后還應當將數據按照相應的比例進行縮小,再借助建模軟件將之轉化為數字化地面模型,使之能夠更輕易地被大眾認知。數字化地面模型屬于地理信息系統(GIS)的一部分,可以使目標道路立體、直觀地呈現出來,進而為道路建設提供更加明確的依據,以優化公路建設的效率。
結束語:數字化地形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道路建設的效率,為道路勘察設計提供了重要的依據,規避了傳統道路勘察方式中手段單一、數據精度低、工作量大等缺陷,進一步提高了地形數據的精確性,為后續建設工作的高效開展奠定了有效的基礎,是公路勘察領域現代化的重要標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