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冠嵩

摘要:TZCORS網絡RTK技術的出現彌補了單基站型RTK的不足之處,其以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優勢已逐步得到廣泛的應用。本文通過介紹TZCORS系統的原理,并結合應用實例,對TZCORS網絡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應用情況進行了探討,以及對精度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COILS;連續運行參考站;實時差分定位;精度
引言:隨著GPS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一種新的GNSS技術一連續運行衛星定位系統(CORS)在各地陸續建立。單基站型RTK已被我們成熟應用,但其測量精度和可靠性隨著作業半徑的擴大而降低,不能滿足地籍測量工作日益追求效率、提高觀測精度的要求。TZCORS網絡RTK技術的出現彌補了單基站型RTK的不足之處,其以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優勢已逐步得到廣泛的應用。本文通過介紹TZCORS系統的原理,并結合應用實例,對TZCORS網絡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應用情況進行了探討,以及對精度方面進行了分析。
1 TZCORS系統簡介
CORS的中文名稱為連續運行參考站,它是由若干個固定的、連續運行的GNSS參考站,利用現代計算機、數據通信和互連網技術組成的網絡,實時地向不同用戶提供不同類型的GNSS觀測值,各種改正數、狀態信息,以及其他有關GNSS服務項目的綜合系統。TZCORS是在臺州建設規劃局領導下建設的一個大型地理信息綜合服務系統,總共包含15個GNSS參考站,其中7個為自建站,分別位于臺州的臨海市、溫嶺市、黃巖區、三門縣、天臺縣、玉環縣、仙居縣,另外8個共享了浙江CORS基站,分別是瑞安、麗水、磐安、嵊州、象山、寧海、石浦和椒江,基站網分布網形圖如圖1所示。
2.1測區概況
受玉環縣國土資源局委托,我公司對龍溪鎮某地塊進行1:500地籍測繪工作。本項目測圖面積約5.4平方公里,測區系丘陵地貌,中部低洼,西部和東北地勢較高,集鎮區建筑零亂、復雜,且行人、車輛眾多,給測繪工作帶來較大的困難。因此,本項目采用TZCORS網絡RTK技術進行控制測量和全野外碎部點采集,在高樓密集和樹林覆蓋地區采用全站儀進行補測。
2.2坐標轉換
在進行控制測量工作前需進行坐標轉換,選取3個均勻分布于本測區范圍內的浙江省有色測繪院2005年施測的GPS D級網,組成本次測量工作的基準框架網,并利用這些控制點的已知WGS84坐標和1980西安坐標進行轉換,求解出轉換參數,建立和該測區統一的坐標系統,校正后最大水平殘差小于0.03m,最大垂直殘差小于0.05m,平面和高程的精度都滿足地籍測量規范的要求。
2.3圖根控制測量
利用TZCORS網絡RTK作業時,可以省去基礎控制測量工作,在開闊地帶,作業員直接利用流動站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測定界址點、地形要素點的坐標,但在樹林茂密和高大建筑物遮擋等衛星信號較弱的地方,仍需布設圖根控制點,然后采用全站儀進行補測。布設時,圖根控制點以點對的形式布設,即布設時需要兩兩通視,便于架設全站儀和定向。測量時,每個控制點均獨立觀測兩次,平面位置較差小于3cm,高程較差小于5cm,取平均值使用。
2.4界址點及地籍地形要素測量
界址點和地籍地形要素點采用TZCORS網絡RTK配合全站儀野外實測坐標,當使用RTK時要先用圖根控制點進行校核,符合限差要求時,才能開始測量。當采用全站儀用解析交會、極坐標法等方法施測界址點時,當設置好測站后,至少要檢核一個除本站和后視點以外的已知點,以保證實測的精度。
2.5數據處理與成果編繪
嚴格按照《浙江省地籍調查數據庫規范》等技術標準要求,利用南方CASS9.1對測量成果進行數據的轉換、編輯、建庫,包括宗地地形、權屬、地類等信息,并完成各類成果圖件(包括地籍圖、宗地圖、地類圖)的編繪工作。
2.6質量檢查與精度分析
本次地籍測量項目在作業組自查、互檢,項目部一級檢查的基礎上,我單位質檢部門又進行了圖根控制測量、地籍圖1個批次的質量最終檢查,檢查結果統計如下:相鄰界址點的間距中誤差為7.8cm,界址點相對于鄰近地物點的點位中誤差為9.2 cm,鄰近地物點的間距中誤差為10.3 cm,地物點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為11.5 cm,均符合《地籍測繪規范》(CH5002-94)的要求,因此利用TZCORS網絡RTK進行本次地籍測量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結束語:綜上所述,TZCORS網絡RTK技術無論是在操作方法和作業模式上,還是在測量精度和可靠性方面都符合地籍測量的要求。但在應用時我們發現,在高樓密集和樹林覆蓋的地區TZCORS無法解算出固定解,仍需配合全站儀進行測量,因此,我們要根據TZCORS網絡RTK技術的優缺點,揚長避短,采用不同的測量方法,高效率、高精度的完成各種地籍測量任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