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純潔
【摘 要】《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丁的代表作。作為英國文學史上獨特而又重要的女性作家,簡·奧斯丁善于刻畫女性細膩豐富的內心世界,其作品體現了自覺而強烈的女性意識。
【關鍵詞】女性 婚姻 愛情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8.167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奠定了簡·奧斯丁在英國文學史的地位。簡·奧斯丁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抒寫了19世紀早期英國鄉紳貴族的愛情和婚姻,以現實主義手法展現了當時英國社會風俗。小說充滿喜劇效果,妙趣橫生卻又諷刺深刻。
“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為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樣的單身漢,每逢新搬到一個地方,四鄰八舍雖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見解如何,可是,這樣的一條真理早已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們總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個女兒理所應得的一筆財產?!薄栋谅c偏見》這段經典的開場白,以嘲弄式地口吻引出了小說的婚戀主題。班納特太太總是為五個女兒的婚事憂慮焦急,物質化的婚姻觀念促使她極力地想讓女兒們獲得衣食無憂的婚姻生活。
班納特太太虛榮無知,舉止俗不可耐。面對新搬來的富裕鄰居彬格萊一家,她無比興奮,經過她的撮合和挖空心思的安排,吉英最終嫁給了彬格萊先生。班納特太太對女兒們婚戀的干涉和影響毋庸置疑。在班納特太太看來,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天經地義,財富是婚姻的基礎,她把婚姻看作是為女兒們謀取利益和追求享樂生活的手段。顯然,班納特太太的想法是扭曲的,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英國鄉村中產階級婦女的婚姻價值觀。
正是這種財富至上的婚姻價值觀,出生于中產階級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聰慧且善解人意的大齡剩女夏洛特,在現實面前選擇嫁給了愚蠢、低俗、阿諛奉承的柯林斯。夏洛特和柯林斯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處世之道,然而,在物質和意識兩個層面上,夏洛特更加看重的是柯林斯不菲的身家和財產?!氨M管結婚并不一定會叫人幸福,但總算給她自己安排了一個最可靠的儲藏室。”可以想象,兩人完全建立在金錢之上的婚姻會矛盾重重,毫無幸??裳?。
《傲慢與偏見》是對金錢聯姻的諷刺,但是理想的婚姻與現實生活之間總存在矛盾。簡·奧斯丁明白這個道理,深諳世事。因此,她并不是一味地構建情感至上的愛情故事,而是對傳統的“灰姑娘”童話模式的繼承和運用。簡·奧斯丁認為的完美婚姻應該是愛情與財富的結合,愛情比財富重要,財富又必不可少。就像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她具有許多寶貴的品質,聰明活潑,幽默機智,精神獨立。“傲慢”的英俊貴族青年達西被伊麗莎白深深吸引。但不同于自己的母親班納特太太和好友夏洛特,伊麗莎白對愛情和婚姻有著自己的見解,她擯棄財富至上的聯姻,注重精神追求。因此,當夏洛特選擇柯林斯,她表示強烈的反對。當達西最初向她求婚時,她嚴詞拒絕。后來,通過突如其來的家庭危機真正理解了達西的品格,有情人才終成眷屬。
19世紀初的英國,婦女社會地位低下。即使是財產繼承,女性的權益也受到法律約束。就像版納特家的女兒們,雖然生長在富裕的家庭,也無權繼承家族的不動產。因此,版納特太太不得不為女兒們未來的生計做好長久打算。于是,能嫁給有錢的男人是一個既體面又快捷的途徑。另外,19世紀初期的英國仍然是一個等級觀念根深蒂固的國家,個人身份依附于家庭,婚姻大多會秉承門當戶對的準則,女性試圖尋求社會地位和家族階層等同的婚配對象。這就不難理解班格納太太對女兒們的婚事心急如焚,彬格萊姐妹討好達西兄妹,夏洛特選擇了柯林斯。
英國詩人W.H.奧登在長詩《致拜倫閣下的信》中這樣俏皮地評說簡·奧斯?。骸昂退?,喬伊斯天真得像青草。/……一位英國中產階級的老姑娘/描寫銅子兒的愛情力量,/她講得如此坦白如此清醒/社會的地基是金銀?!焙啞W斯丁終身未婚,她把個人的愛情和婚姻理想寫入到故事里。從《傲慢與偏見》可以看出她面對愛情和婚姻的糾結。她渴望純粹的愛情,卻又不得不考慮到社會現實。于是,她構建了一個完美的愛情世界,就像伊麗莎白和達西,簡和賓利的結合,既有純潔的愛情,又有豐厚的物質基礎。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傲慢與偏見》把19世紀早期英國鄉村生活刻畫得淋漓盡致。19世紀早期的英國仍然處于一個父權社會,簡·奧斯丁塑造的女性形象是當時英國女性群體形象的縮影。作為一名女性作家,簡·奧斯丁對女性的心理意識進行了深刻地挖掘,她在作品中關懷婦女、戀愛和婚姻問題,通過鄉野家庭的日常生活描寫,探討人性的弱點。簡·奧斯丁塑造的女性人物極具個性特征。伊麗莎白這個人物集中體現了簡·奧斯丁對于女性獨立精神的肯定。伊麗莎白自尊、追求平等、不卑不亢、拒絕金錢至上的婚姻,折射出19世紀早期女性意識的覺醒。簡·奧斯丁希望女性的地位得到提高,獲得男性更多的尊重,這種尊重不是基于美貌和財富,而是精神和品格。
可以說伊麗莎白是簡·奧斯丁對完美女性形象的設想,這樣的女性活得獨立而精彩,想要的愛情可以脫離經濟的依附,最終卻憑借自己獨特的魅力找到在精神和生活上都精準契合的人。
參考文獻
[1]簫莎.描繪十九世紀初英社會現實——《傲慢與偏見》面世200年[N].光明日報,2013:02-18.
[2]吳衛華.試析《傲慢與偏見》的女性寫作立場[J].外國文學研究,2000(3):96-100.
[3]王娟.試析《傲慢與偏見》中的女性意識[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5(5):12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