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毛澤東為何能成為黨的領導核心

2017-11-06 10:06:16譚樂沁陳立旭
文史博覽 2017年10期

譚樂沁 陳立旭

毛澤東為何能成為黨的領導核心

譚樂沁 陳立旭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時值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歷史地梳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有領導核心、毛澤東又是如何成為黨的領導核心的,對我們當前加強黨的建設,堅決維護黨的權威,增強核心意識,維護黨的領導核心的權威,全面從嚴治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無裨益。

沒有核心的領導,曾使共產黨吃了大虧

中國共產黨在建黨后有一段時間,由于沒有形成黨中央的領導核心,影響了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曾經吃了大虧。

建黨前后,共產國際作為世界共產主義者和革命理想主義者的大本營,中國共產黨一直是接受共產國際領導的。而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的指導,又主要是通過派駐代表的方式來實現的。這些代表中不乏對中國問題有研究、對中國國情能夠進行實地了解的專家,如1920年共產國際派往中國的第一位代表維金斯基,不僅學識淵博,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而且經歷過嚴峻的生死考驗,具有豐富的地下工作經驗。1920年4月他一到中國,不僅取得了李大釗的信任,而且與陳獨秀“相談甚歡”。維金斯基的來華,無疑加快了陳獨秀、李大釗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步伐。

建黨之后,中國共產黨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雖然陳獨秀、李大釗兩人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發起者和早期領導人,威望很高,時人稱“南陳北李”,陳獨秀也在中共一大上當選為總書記,但兩人都沒能成為共產黨真正意義上的領導核心,他們在黨內所做的一切決策活動主要還是聽從共產國際的安排。

1945年毛澤東在延安

共產國際派駐中國的第二位代表是馬林,他與維金斯基謙遜的風格截然不同,一到中國就以共產國際東方問題權威自居,而且態度十分傲慢,先是不經中共知道私派張太雷(時任馬林的翻譯)去日本聯絡代表到蘇聯參加遠東勞苦人大會;接著要求中共應該無條件地接受共產國際的領導和經濟上的援助。對前一件事,陳獨秀認為,這是對中共的輕視和極度不尊重,對后一件事,陳獨秀也是強烈反對,認為如此,中國共產黨有被稱為“盧布黨”的嫌疑,并且很難使中共今后保持獨立的地位。

對馬林這種指手畫腳的行為,陳獨秀都曾表示過強烈不滿,并要求共產國際調回馬林,甚至一個多月都拒絕見馬林。無奈由于建黨初始,中共經費來源極其有限,而搞革命除了需要很多職業革命家犧牲奮斗外,這些以革命為職業的共產黨人到全國各地活動串聯、開會、辦刊、辦工人夜校,印刷各種宣傳小冊子和傳單,甚至維持自己的日常生活等,時時處處都需要錢。一大時當選為總書記的陳獨秀過去在北京大學任文科學長時月薪300塊大洋,建黨前后,他因黨務纏身沒有了社會事業,每個月30元的基本生活費都沒有著落,更別說開展其他黨務活動了。基于這一實際情況,陳獨秀后來只得同意馬林的建議。1922年7月,中共二大決定參加共產國際,成為其一個支部并在經濟上接受其提供經費。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幼稚的中國共產黨一直都是在共產國際的領導下開展各項工作。

作為共產國際代表的馬林繼續對中國共產黨指手畫腳。1921年,他經張繼認識孫中山以后,認為孫中山才是中國革命的公認領導人,于是力勸中國共產黨廢除關門政策,直接加入國民黨,在國民黨內開展政治運動。這一建議自然遭到中國共產黨內絕大多數人的反對。但馬林為了達成這一目的,專程返回莫斯科向共產國際作了一個長篇報告,最后共產國際接受了馬林的建議,并做出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決定。就這樣,在共產國際的幫助和撮合下,1924年國共兩黨以“黨內合作”的形式實現了第一次合作。

只是這種黨內合作的方式從一開始就注定是發育不良、不對等的。就在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國民革命即將取得勝利之時,尤其是1925年孫中山去世之后,國民黨右派勢力的反共活動卻一浪高過一浪,盡管以陳獨秀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在共產國際的授意下,采取了妥協退讓,甚至放棄革命和軍隊的領導權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蔣介石還是于1926年3月和5月,先后制造了旨在篡奪革命領導權的中山艦事件和整理黨務案,分裂革命,并于1927年4月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公開叛變革命。之后,汪精衛又在武漢制造了“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瘋狂屠殺共產黨員和工農革命群眾,中國革命處于一片腥風血雨之中。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國民大革命宣告失敗。

陳獨秀之后,中共中央領導人走馬燈一樣更換頻繁,從瞿秋白到羅章龍、李立三,再到王明、博古,無一不是按共產國際的指示辦事。試想,一個沒有一條獨立自主、切合中國革命實際路線,只知道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黨,一個沒有堅強領導核心的黨,怎么可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彼岸?

就在共產國際“不斷發出各種指示、指令和決議面前,幼稚的中共這個‘小媳婦’真的感到無所適從”的時候,從井岡山起步的湖南人毛澤東,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提出了一整套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中國革命的道路思想。但是,由于那時中共黨內“城市中心論”的思想占據主導地位,他的正確主張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并沒有被認可,相反還被扣上右傾機會主義的帽子,他本人也屢遭打擊,不僅受到過黨內處分,被錯誤“開除”黨籍,剝奪軍事領導權,在紅四軍民主選舉中落選,被排除出黨的決策小組,甚至長征開始時,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阻撓,他差一點就沒能踏上長征之路……

大革命失敗后,由于黨沒有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沒有接受毛澤東提出的“農村包圍城市”、開展游擊戰的正確主張,而是繼續采取“進攻中的冒險主義,防御中的保守主義,退卻中的逃跑主義”的“左”傾冒險主義路線,致使黨在白區的力量損失幾乎是百分之百,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紅軍和經過卓絕斗爭才得以壯大的根據地,也在國民黨百萬重兵“圍剿”下損失慘重。為了保存實力,紅軍最后被迫進行戰略轉移,踏上了悲壯的長征之路。

遵義會議, 周恩來力舉毛澤東領導紅軍

長征初期,由于毛澤東處于“靠邊站”的狀態,中央紅軍還是受王明“左”傾冒險主義思想所控制,軍事指揮權仍由對中國國情一竅不通的博古、李德把持,紅軍處處被動挨打,減員嚴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湘江戰役結束后,紅軍由長征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人。

據伍修權回憶:“紅軍過了湘江,兵力就損失了三分之二,有的部隊已經潰散解體……”朱德也曾痛心疾首地說:“不到兩個月,就損失了五六萬人哪,這支部隊是我們從井岡山帶出來的,一步一步發展壯大起來的,是多么不容易啊!這樣,一下子就被國民黨搞掉了五六萬,這是對中國革命的犯罪……”

然而,就在這危急的關頭,作為中共中央軍事顧問、紅軍領導人的共產國際代表李德卻“束手無策,只能發脾氣罵人”,而作為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的博古同樣是“一籌莫展,只會唉聲嘆氣”。

一時間,廣大紅軍指戰員中彌漫著一種失敗的情緒,士氣極為低落,他們對博古、李德的錯誤指揮“明顯地增長了懷疑、不滿和積極要求改變領導者的情緒”,“博古再繼續領導是困難的,再領導沒有人服了”。時任中革軍委副主席兼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也說:“再讓李德他們這樣指揮下去,可不得了!”紅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甚至把李德比作“崽賣爺田”不心痛的人。

與此同時,作為黨內高層領導人的周恩來、王稼祥、張聞天等,在紅軍長征后軍事上不斷失利的教訓中,對毛澤東的領導和軍事指揮才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紛紛站到了毛澤東這一邊。

周恩來到蘇區后,從革命斗爭的實踐中認識到了毛澤東的主張和戰略戰術原則的正確性,開始對李德、博古執行的“左”傾軍事路線提出懷疑和批評,并在行動上進行抵制,站到了毛澤東一邊。

張聞天也回憶:“長征出發后,我同毛澤東、王稼祥二同志住一起。毛澤東同志開始對我們解釋反五次‘圍剿’中中央過去在軍事領導上的錯誤,我很快地接受了他的意見,并且在政治局內開始了反對李德、博古的斗爭”,認為“仗這樣打不行,還是要毛澤東同志出來,毛澤東同志打仗有辦法”。王稼祥更是坦率地向毛澤東表示,“應該把李德等人‘轟’下臺”。

長征到達陜北后的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博古(秦邦憲)

當時,在王明路線統治中央時期,周恩來是重要領導人之一,黨內是政治局常委,軍內是紅軍總政委、軍委副主席。張聞天則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王稼祥是中革軍委副主席兼紅軍總政治部主任。他們都是在黨和中央蘇區有影響的人物,他們的支持,特別是張聞天的支持,無疑對毛澤東正確軍事路線在長征中的實施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用毛澤東的話說就是“只要能爭取到張聞天,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在周恩來、王稼祥、張聞天、朱德等人的支持下,1934年12月12日,毛澤東應邀參加了中革軍委在湖南通道召開的一次緊急會議。會上,毛澤東提議,否定此前進軍湘西與紅二、六軍團匯合的計劃,改向貴州進軍,得到與會大多數同志的贊同。通道會議一結束,中革軍委即于當晚19時發出“萬萬火急”命令:全軍向貴州前進。之后,黎平會議召開,經過激烈爭論,會議再次肯定毛澤東西進貴州,在川黔邊建立根據地的主張。隨后的候場(今草塘)會議,再一次肯定毛澤東的主張,并在實際上取消了李德的軍事指揮權。

1935年1月,在中共黨史上被譽為“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的遵義會議順利召開。會上,周恩來全力推舉由毛澤東領導紅軍今后的行動,得到與會大多數人的支持,“在目前這種險惡的情況下,只有毛澤東同志出來領導紅軍,才可能打破敵人的圍追堵截”。

雖然遵義會議的結果,黨內排序仍是“洛(甫,即張聞天)毛(澤東)”,軍內排序是“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毛澤東并沒有處于第一位,但不論是在黨內還是在軍內,他都成了實際上的決策者和指揮者,毛澤東在黨內的核心領導地位開始逐步確立。正如鄧小平所說:“我們黨的領導集體,是從遵義會議開始逐步形成的。”“不管我們黨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不管其成員有這樣那樣的變化,始終保持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領導集體。這就是我們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

遵義會議(油畫)

正是因為遵義會議逐步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核心地位,中國共產黨從此有了自己的主心骨、定盤星,在以后的長征中,抗拒風浪、戰勝艱險的能力倍增。

長征,用毛澤東的話形容是“叫花子打狗,邊打邊走”,盡管天上有國民黨的飛機偵察、轟炸,地上有數倍于己的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走的是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但中央紅軍在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領導下,在經歷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大小戰斗300余次后,于1935年10月勝利抵達陜北。

需要指出的是,長征途中,特別是遵義會議的召開,由于紅軍無法與共產國際取得聯系,無意間給了中國共產黨一個重塑自我的機會,使得共產黨在沒有“洋拐杖”的情況下,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中國革命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促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同時,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思想也在戰爭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越來越得到廣大紅軍指戰員的認可和推崇,其卓越的軍事指揮和領導才能不僅在黨和紅軍中的威信越來越高,就是在國統區的外國記者也對紅軍,對毛澤東充滿了想近距離了解的愿望。近代報道中國最著名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1936年在去蘇區采訪前,在給出版商的一封絕密信中說:“我明天將去紅色中國會見毛澤東,我將旅行、拍照,寫我喜歡的東西。假如我達到目的,那將是世界大事。”他也的確不虛此行,之后,他的代表作《紅星照耀中國》問世,紅軍由此書而為世界所知,毛澤東、朱德等中共領導人的鮮活形象也由此書開始逐步為世界所認知。

只是毛澤東的這種核心地位在形成的過程中,隨著全面抗戰爆發后王明從蘇聯回國而一度被打破。

支持毛澤東同志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

遵義會議召開時,不知是出于策略考慮,還是當時未認識到政治路線上有錯誤,毛澤東無論在會前與張聞天和任弼時交換意見時,還是在會中批評博古、李德時,都只否認了他們的軍事路線,對其政治路線反而是肯定的。對此,張聞天曾說過:“遵義會議沒有提出過去中央政治上的路線錯誤,而且反而肯定了它的正確……這在毛澤東同志當時只能如此做,不然我們的聯合成為不可能,因而遵義會議不能取得勝利……毛澤東同志當時做了原則上的讓步,承認一個不正確的路線為正確……”

可見,遵義會議上,毛澤東雖然被增補為中央政治局常委,進入了黨的核心領導層,并取得了軍事指揮權,但也僅僅只是解決了當時的軍事指揮權問題,而對政治路線方面的問題并沒涉及,更無從談起從思想上系統地解決問題。以后較長一段時間內,也沒有系統地總結黨的歷史。廣大黨員干部包括黨的高級干部,對黨的歷史,特別是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前這段歷史,缺乏正確、統一的認識,許多人對“左”傾錯誤尤其是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政治、軍事、組織、思想方面的表現和造成的危害,及其產生的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認識還不夠深。

全面抗戰爆發后,1937年11月,王明從莫斯科回到延安。12月,中央即召開政治局會議增補王明為書記處書記。在這次十二月會議上,王明以共產國際和斯大林的代表標榜,以“欽差大臣”自居,將自己凌駕于黨中央之上,又是書面報告,又是口頭講話,極盡批評指責之能事。說什么“中國國內搞得不好,需要有一個新的方針”,那就是“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提出了一切經過國民黨、在國民黨統一領導下的統一戰線的右傾路線,全面否定毛澤東提出的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思想。

因王明手握“共產國際指示”,他的報告和講話自然對不少與會者產生了影響。再加上在六屆六中全會的議程中,他一直被安排為向大會作政治報告的人選之一,使大家更加誤認為他才是黨的最高領導人,他的觀點和主張才是對的。這使得黨中央的核心領導人究竟是誰變得撲朔迷離,全黨思想一度十分混亂。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王稼祥回國才有所改觀。

1938年9月,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王稼祥回到延安,傳達了共產國際的指示,“根據國際討論時季米特洛夫的發言,認為中共一年來建立了抗日統一戰線,尤其是朱、毛等領導八路軍執行了黨的政策。國際認為,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中共在復雜的環境及困難條件下真正運用了馬列主義……在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中國人民抗日的關鍵,而中共的團結又是統一戰線的關鍵,統一戰線的勝利要靠黨的一致與領導者的團結。”

王稼祥回國前,共產國際總書記季米特洛夫甚至特意當面囑咐他:中共中央“在領導機關中要在毛澤東為首的領導下解決。領導機關中要有親密團結的空氣”,“應該告訴全黨,應該支持毛澤東同志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他是在實際斗爭中鍛煉出來的領袖,其他人如王明,不要再爭當領導人了”。這就從根本上承認了毛澤東對中國革命的領導,剝奪了王明以共產國際“欽差大臣”自居的資本,為隨后召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掃除了障礙。毛澤東說:“如果沒有共產國際指示,六中全會還是很難解決問題的。”李維漢也回憶說:“季米特洛夫的講話在會上起了很大作用,從此以后,我們黨就進一步明確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解決了黨的統一領導問題。”

隨后,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橋兒溝召開。全會通過的《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關于統一抗日根據地黨的領導及調整各組織間關系的決定》《關于建立報告制度》等文件,反復強調了“黨的統一領導”問題,強調必須堅持“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原則;明確規定:“黨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領導,是黨在組織上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各級黨的委員會的委員必須無條件地執行。”要求各地黨組織“在實行政策及制度時,必須依照中央的指示……不得標新立異,自作決定,危害全黨領導的統一”。

這些文件所確定的嚴明黨紀,嚴格制約了王明分裂黨的行為,從政治路線和組織上保障了毛澤東的全黨核心地位,保證了全黨行動的統一。

毛澤東同志的方向,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方向

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批評了以王明為代表的右傾錯誤,但并沒有觸及他以前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黨內對這種錯誤的思想根源一時還缺乏深刻認識。特別是1940年3月,王明未經中央同意在延安再版重印了他的小冊子《為中國更加布爾什維克化而斗爭》,為其過去“左”傾錯誤做辯護。在再版序言中,他寫道:“不能把昨日之是,一概看做今日之非,或把今日之非,一概斷定不能作為昨日之是。”這在相當一部分人頭腦中造成了混亂。甚至到了1941年,在黨的高級干部中,還有一部分人對王明“左”傾錯誤路線缺乏正確的認識,甚至根本否認有這么一條路線。

整風運動期間,戰士們在進行整風學習

而且,隨著抗戰以來黨組織的不斷發展壯大以及延安人口的不斷增多,大量新黨員、新干部加入黨的隊伍,他們常常把一些非無產階級思想帶進黨內,成了黨內各種錯誤傾向滋長的溫床。

提高全黨馬列主義水平,糾正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一次整風運動,統一全黨思想,已是擺在黨中央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早在1938年10月,毛澤東在六屆六中全會上就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號召全黨學習馬列理論,并結合中國實際加以運用。之后,在毛澤東的倡導下,1939年2月,中央成立了干部教育部,領導全黨的理論學習。為給廣大干部提供學習材料,毛澤東還主持編寫了歷史文獻集《六大以來》《兩條路線》等書。

這些書的編輯學習,對統一高級干部的思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胡喬木回憶說:“當時沒有人提出過四中全會后的中央存在著一條‘左’傾路線。現在把這些文件編出來,說那時中央一些領導人存在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就有了可靠的根據。有的人就啞口無言了。毛主席怎么同‘左’傾路線斗爭,兩種領導前后一對比,就清楚看到毛主席確實代表了正確路線,從而更加確定了他在黨內的領導地位。”

與此同時,毛澤東還分別找人談話,進行整風前的思想工作。據鄧力群(1915-2015,曾任《紅旗》雜志副總編、十二屆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中顧委委員)回憶:“在楊家嶺中央辦公廳的二層樓上,毛主席著重講了反對教條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的問題,講了兩個來鐘頭……”

1942年2月,毛澤東先后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作了《整頓黨的作風》的報告,在延安干部會議上作了《反對黨八股》的演講,正式拉開整風運動的序幕。

可以說,整風運動影響了當時延安的幾乎每一個人,上至中共高層,下至普通戰士,廣至文藝界人士,哪怕是在前線指揮作戰的指戰員也被調了回來,每天坐在板凳上,進行集中學習,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由于工作需要,延安整風運動開始時,周恩來還在國統區開展黨的工作,直到1943年7月才回到延安參加整風。一到延安,周恩來便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毛澤東在延安的威望。他在中共中央辦公廳為他舉行的歡迎會上致辭說:沒有比這三年來事變的發展再明白的了。過去一切反對過、懷疑過毛澤東同志領導或意見的人,現在徹頭徹尾地證明其為錯誤了。我們黨二十二年的歷史證明:毛澤東同志的意見,是貫串著整個黨的歷史時期,發展成為一條馬列主義中國化,也就是中國共產主義的路線!毛澤東同志的方向,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方向!

朱德在不同場合,也多次講道,我們終于找到了一個很好的領袖。我一生跟過三個領袖,第一個孫中山,第二個蔡鍔,第三個就是毛澤東。

毛澤東與延安文藝工作者合影

而如何團結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知識分子、左翼文化人,成了當時毛澤東下大力氣去解決的一件大事。當年,這些來自國統區的青年知識分子,都是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懷抱中一個擁抱新社會的熱情去的延安。但是他們都沒有經歷過血與火的洗禮,追求個性自由,認為“政治家的任務是改造社會制度,藝術家的任務是改造一個人的靈魂,文藝工作者要敢想敢說”。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小資情調和小資產階級的劣根性,難免與共產黨要求的、革命要求的思想統一、集體主義發生矛盾。于是毛澤東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延安的文化人身上,這也直接促成了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召開。通過整風,使延安文藝真正做到了為工農服務,“前后方的槍桿子和筆桿子能夠親密地結合起來”。

延安整風運動,廣大黨員干部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評說路線是非,探討產生緣由,回顧黨的歷史,從思想上進一步加深了對毛澤東正確路線的認識,增強了全黨在毛澤東思想基礎上的團結和統一。到1944年,延安整風運動接近尾聲時,在中央黨校的一次大會上,有人甚至喊出了“毛主席萬歲”的口號。在這次大會上,中央黨校學員、129師軍法處處長丁武選(1897-1993)批評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對原紅四方面軍不公正、不公平,“你毛澤東在整風中反對宗派主義、山頭主義,可你自己看,在干部任用問題上,你就是偏心……就是對原紅四方面軍干部不信任……”毛澤東聽了馬上進行了解釋和道歉,并當場表態應“消除一切因過去歷史關系而發生的任何隔閡……”在干部任用上不會“有所不同”,而是“一視同仁”。誤會解除,全場一片激動,有人當場高呼“毛主席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

“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

“百年積弱嘆華夏,八載干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

1945年4月21日,延安清涼山下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醒目,備受矚目的中共七大即將在這里召開。

中共七大會場

根據中共中央的要求,經各級黨組織層層推選、審查,最后確定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補代表208名,代表全黨121萬名黨員,分為中直(包括軍直系統)、西北、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山東、華中和大后方8個代表團。在七大代表中,年齡最大的近70歲,最小的才20歲左右。大會還安排了15名人員出席旁聽,他們是從事華僑和海外工作的中共黨員,以及在延安的日本、朝鮮、蘇聯、越南、泰國等外國共產黨員。

自1939年中央明確要求各地代表選出待命后不久,代表們就陸續從各地出發,但是奔赴延安的路程卻是障礙重重,險象環生,異常艱難。

香港黨組織選出的七大代表歷時整整一年,才到達延安。其間,跨越11個省,越過無數的艱難險阻,行程萬余里,可謂是一次艱苦的“長征”。

離陜北根據地較近的晉察冀代表,為了避免與敵人遭遇,只能走山路、小路。1940年4月的一天晚上,他們通過太原市西南白水鎮的鐵路后被日軍發現,敵人從山頂上襲擊他們,有的代表不幸犧牲,有的被打傷,有的被俘,損失比較大。后來,幸存代表又經歷幾次險境,翻山越嶺,蹚河過江,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行軍,終于在6月底到達延安。

新四軍和皖南地區代表們的遭遇最為慘烈。他們一行24人到達安徽無為時,被國民黨扣押,最后全部遇害。劉少奇從華中到延安,途中歷時一年,穿越了104道敵人封鎖線。陳毅赴延安也走了近半年。

盡管路途遙遙,環境險惡,甚至犧牲在奔赴延安的途中,但出于對黨的忠誠,對延安的向往,七大代表們依然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紛紛匯聚到寶塔山下。

4月25日下午5時,中共七大在延安楊家嶺大禮堂隆重開幕。七大會場上,馬恩列斯的畫像被移到了會場的兩側,主席臺的中央高懸著朱德、毛澤東的畫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這里得到了最直觀的表現。

會議期間,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的《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深入論述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對毛澤東思想做了較為全面、系統和科學的概括。

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思想正式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七大通過的新黨章指出:“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就是中國的共產主義,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導方針,反對任何教條主義的或經驗主義的傾向。

七屆一中全會上,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主席。至此,毛澤東在全黨的核心地位無可爭議地確立起來。

有資料記載,蔣介石在讀到中共七大制定的黨章時,把其中兩節完整地抄在了日記里,一節是《黨員與群眾》,一節是《上級與下級》,認為這兩段寫得太好了,“讀了受益匪淺,本黨必須要奮起急追,否則消亡無日”。不能不說,蔣介石其實對國民黨組織紀律渙散、貪污腐敗等問題還是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也想改造。但歷史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1946年,解放戰爭開打時,政治上,國民黨政府是中央政府,有大義名分,抗戰勝利后國際地位大幅上升,可望獲得國際上的支持。而中國共產黨當時只是國內的一個政黨,國際上除了蘇聯的有限認可,不可能得到任何援助。經濟上,共產黨領導的1億人口根據地處于貧寒地區,國民黨政府控制的區域和人口不僅是共產黨的3倍,而且中國最富裕的地方都是國統區。軍事上,國民黨有430萬軍隊,接受了100萬日軍裝備,還獲得大量美國武器,海陸空齊全;而共產黨只有130萬軍隊,許多還是直接從民兵改編的部隊,連只給3發子彈的步槍也配不全,一些戰士的武器甚至是大刀長矛,空軍和海軍更是無從談起。

因此,當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時,黨內和黨外友好人士,有很多人擔心共產黨打不過國民黨,會被國民黨吃掉。1947年3月,當胡宗南大舉進犯延安時,毛澤東等中央高層在陜北的山溝里甚至找不到一處安全的宿營地。

但是,在毛澤東的運籌帷幄下,弱勢的共產黨沒有退縮,而是以退為進,奮起反擊,并且在戰爭中越打越強。不過短短4年時間,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消滅了國民黨在大陸的全部軍事主力,蔣介石黯然敗退臺灣。曾經躊躇滿志的蔣介石在1949年11月28日的日記中寫道:“時至今日,由余養育完成之黨國,而由余之手毀滅之,此情此景將何以堪?”

1949年10月1日,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鄧小平說,沒有毛澤東,“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時間”。“說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這絲毫不是什么夸張。”中國革命的曲折歷程也不無證明,正是因為有了毛澤東這個領導核心作為全黨的主心骨、決策人、統帥者,中國共產黨才可能帶領長征結束時幾萬穿著破衣爛衫拿著老舊步槍的隊伍,經過延安大生產運動,經過延安整風,經過三大戰役,用短短13年的時間,打敗國民黨,最后取得全國政權。

從遵義會議逐步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到中共七大完全確立毛澤東為黨的領導核心的歷史告訴我們:集中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特色和巨大優勢,只有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在實踐中形成堅強的中央領導集體并維護這個集體的權威、核心,中國的革命和建設,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郵箱:zhouwenji0303@163.com)

(責任編輯:楚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亚洲αv毛片|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人成高清|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性视频一区| 精品三级在线| www.亚洲天堂|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日本精品视频| 一级不卡毛片| 在线播放91|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第一页|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jizzjizz视频|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三级|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大香伊人久久| 美女啪啪无遮挡|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91啪在线|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激情视频综合网|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六月婷婷综合| 欧美成人一级| 青青操国产| 制服无码网站|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欧美国产三级|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成年A级毛片|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亚洲精品动漫|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欲色天天综合网| 色成人亚洲| 99人体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色| 五月婷婷综合色|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成人在线不卡|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久久综合成人| 久久www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亚洲精品麻豆| 毛片卡一卡二|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