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
她在一家電子公司食堂做了多年廚師,僅僅因為從單位食堂帶了兩份剩米飯回家,就被公司以竊取公司財物為由無情解雇。她認為公司解雇她的理由太任性,對員工沒有人性關懷。為了爭口氣,她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向強勢、霸道的前東家宣戰……
今年42歲的劉玉梅家在河北邯鄲農村,她和丈夫陳二海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在北京讀大學,女兒正在老家讀初中。兩個孩子是劉玉梅的驕傲,不過學業上的花費也讓她和丈夫感到很吃力。
2012年春節后,劉玉梅和丈夫來到北京市房山區打工,丈夫有電焊技術,很快就應聘到一家建筑工地當電焊工。劉玉梅奔波了多日也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她非常著急,每天都到勞務市場碰運氣。
一天,劉玉梅尋找工作無果而歸,丈夫下班回來,看到她失落的神情,像想起什么似的,對她說:“有個老鄉給我提供了一個信息,說有一家電子公司餐廳正在招廚工,男女不限。你可以去看看。”這個信息讓劉玉梅眼前一亮,她在家做了20年的飯,在公司餐廳做個廚師應該不成問題。于是,她問清了那家公司的名字和地址,隨后前去應聘。
按照丈夫給的地址,劉玉梅來到鑫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應聘,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面試了她。看到劉玉梅收拾得干凈利索,而公司餐廳用工要求也不算太高,經理就準許她試用一個月。
隨后,公司讓劉玉梅做了體檢,辦了健康證,就上崗了。剛開始,劉玉梅并沒有當廚師,而是跟著采購員去買菜,回來后在廚房洗菜、幫廚,在賣飯窗口打菜,每天忙忙碌碌。到了試用期最后幾天,劉玉梅才正式上手炒菜。一個月下來,她表現出色,被公司正式錄用。被錄用后,公司給劉玉梅發了《員工手冊》,里面有公司的規章制度,對于違反規章制度的員工,公司還定有相應的懲罰措施。
在工作中,劉玉梅兢兢業業,與同事相處融洽,大家都很喜歡她的勤快與任勞任怨。每月發工資后,大家還湊到一起吃頓飯。每次發工資都是劉玉梅最快樂的時候,雖然只有3000多塊錢,但這些錢可以給上大學的兒子做生活費,也可以給讀初中的女兒添件衣服。
轉眼,劉玉梅在鑫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干了5年,因為廠里規章制度多,執行嚴苛,很多同事都覺得壓力大,辭職去了別處。劉玉梅覺得自己年齡大了,找份工作不容易,就咬牙堅持了下來。
2017年6月中旬,公司餐廳操作間里溫度高,劉玉梅身體稍胖,一頓飯忙活下來,又累又熱,吃飯也沒有胃口。有時,她下班回到家好久才感覺到餓,便只好煮包方便面,或下碗速凍餃子吃。丈夫打趣她:“守著一盆盆的飯菜卻吃不飽,還得回家加餐,說給誰聽都不會相信。”
6月20日下午,劉玉梅在廚房忙活了一通,因為來了例假,身體疲累,再加上操作間里悶熱無比,弄得她一點胃口都沒有。可想到每次下班后餓得心慌,她決定帶兩份剩米飯回家,在家炒兩個菜,吃起來清淡有味。想到此,劉玉梅把廚房里剩的米飯裝了兩小碗,然后倒進塑料袋,放進平時隨身帶的包里。劉玉梅往包里裝剩米飯時,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這兩碗米飯給她惹來了一場風波,還導致她為此丟了飯碗。
到了下班時間,劉玉梅便背著包離開公司餐廳。到了公司門口,保安讓她打開包例行檢查。劉玉梅把包交給了保安,保安把她包里的東西倒了出來,然后仔細察看,最后對塑料袋里的米飯產生了興趣,并問劉玉梅那包米飯有沒有公司的物品放行單。劉玉梅不以為然地說:“我每月都向公司交納伙食費,今天我身體不舒服,沒胃口,準備帶點剩米飯回家吃,難道這也違反廠規嗎?”劉玉梅的據理力爭并沒有說服保安,保安瞪了她一眼,斥責道:“違不違規不是你說了算,我要向安保科反映一下!”說完,保安撥通了領導的電話,把情況如實做了匯報。這時候,劉玉梅還覺得保安小題大做——自己帶點剩米飯絕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由于劉玉梅離那個保安較近,安保科領導的指示通過聽筒清晰地傳了過來:“既然物品放行單上沒有,那就扣下來,然后向公司副總匯報,怎么處理,讓領導拿意見!”這時,劉玉梅才意識到問題有些嚴重,不過她仍沒有往壞的方面想,覺得不就是兩碗剩米飯嘛,最多扣點錢就是了。保安向領導請示后,把劉玉梅的工號、崗位記下來,就讓她離開了。
第二天上班后,餐廳主管通知劉玉梅到人力資源部去一趟。
劉玉梅忐忑不安地來到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門經理向她宣布:“你私帶公司餐廳米飯回家的行為,屬于竊取公司財物。根據公司規章制度,你被解雇了。”隨后,部門經理把解雇通知書放到劉玉梅面前,讓她在上面簽字。
公司的這個處理結果,讓劉玉梅非常意外。她懇求部門經理,看在她在公司干了多年的分兒上,換一種處罰方式,只要不辭退她就行。面對劉玉梅的懇求,部門經理冷冷地說:“對不起,我也是奉命行事,請你配合我的工作,在解雇通知書上簽字吧!”看到被解雇的結局無法扭轉,劉玉梅只得在解雇通知書上簽了字。
僅僅因為兩份剩米飯就被公司無情解雇,劉玉梅怎么也接受不了這個結果,她覺得公司這樣的決定過于冷酷無情,無論如何她也要討個說法。隨后,劉玉梅來到了公司主管人事的梁副總的辦公室。梁副總的態度倒也溫和,問她有什么事。劉玉梅把解雇通知書放到他辦公桌上,先是介紹了她當天身體不適沒有胃口吃飯,想打包兩份剩米飯回家吃的情況,然后以懇求的口吻說:“公司這樣的處罰結果是不是有些過了?我有兩個孩子要養活,能不能看在我是老員工的分兒上,換一種處罰方式?只要不開除我,什么處罰我都接受。”
聽了劉玉梅的情況說明,梁副總用嚴厲的口吻說:“公司的制度就是底線,不能為任何人松動,別說是兩碗米飯,就是一針一線,那也是公司的財物。今天我為你開了口子,放你一馬,明天就有人把機器搬回家去。千里長堤,潰于蟻穴,公司這樣做就是防微杜漸,以儆效尤!”看梁副總的態度不容置疑,結果也無法更改,劉玉梅生氣地說:“再嚴厲的制度也得有些人情味兒,這些年為什么那么多員工辭職走了?就是因為公司制度太無情!”梁副總聽了冷冷地說:“制度無情,適者生存,公司和員工也是互相選擇,你還是另謀高就吧!”被梁副總教訓了一通,劉玉梅憤憤地說:“既然這樣,我要找個說理的地方,看看員工生病時帶兩碗剩米飯被開除到底合不合理?”梁副總不屑地說:“你想怎么樣那是你的權利,請便!我還有事要處理,請你不要打擾我的工作!”
被梁副總下了驅逐令,劉玉梅只好退了出來。回家的路上,劉玉梅看到路邊有家律師事務所,就走了進去。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聽了劉玉梅的來意,為她介紹了一位李律師。聽了劉玉梅被公司辭退的經過,李律師表達了他對這件事的看法。
李律師說,現在很多公司制度嚴苛,有時嚴苛到不近人情的地步,比如有的公司規定員工上班中途去廁所不得超過5分鐘。劉玉梅在生病沒有進食的情況下,從公司帶兩份米飯回去吃是符合常理的,即使公司確實有相關的規定不允許將食堂的飯菜帶走,這種行為也沒有達到嚴重違規的程度,并不屬于《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的“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情形,公司不能就此單方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公司強行解雇劉玉梅,是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該支付相應的賠償金。
李律師的分析讓劉玉梅眼前一亮:是啊,公司對我帶剩米飯回家的原因不聞不問,不由分說就把我解雇,也太霸道了。員工處于弱勢,此前被公司解雇的同事都是含淚離去,自己這次不能輕易就范,一定要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于是,她向李律師請教具體維權的方式。李律師告訴劉玉梅,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為自己維權。如果對勞動仲裁結果不滿意,她還可以起訴到法院。劉玉梅說自己回去考慮一下,然后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劉玉梅回到家,丈夫陳二海也下班回來了。看妻子臉色不好,陳二海忙問發生了什么事。劉玉梅悶聲悶氣地說:“我被辭退了!”陳二海忙問:“你干得好好的,為啥被辭退了?”劉玉梅說了被辭退的原因和經過,陳二海憤憤地說:“這也太荒唐了!就因為兩份剩米飯就被辭退了,這叫什么事兒!”陳二海邊說邊搖頭。劉玉梅沉默了一會兒,一字一頓地說:“我想和他們打官司,你覺得怎么樣?”
聽妻子這么說,陳二海嚇了一跳:“你要為這事兒打官司?人家是大老板,有的是錢,咱小老百姓能斗得過他們嗎?”劉玉梅瞪了丈夫一眼,說:“不爭饅頭爭口氣,斗不過也得斗,要不他們太囂張了!”陳二海擔憂地說:“算了吧,打官司費時又費錢,咱還是認了吧,再找個活兒掙錢才是正理。”劉玉梅斥責丈夫:“虧你還是個男人,老婆讓人欺負了還要把頭扎到肚子里!”陳二海看妻子惱了,笑著哄她:“你想折騰盡管折騰吧,我好好掙錢給你做后盾!”劉玉梅這才轉怒為喜:“這還差不多!”
隨后,劉玉梅向北京市房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遞交了仲裁申請書。在仲裁申請書中,劉玉梅這樣寫道:鑫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對員工的處罰分為記過、解雇等級別,我工作向來勤懇,無任何違規行為,當日因為身體不適,沒有吃晚飯,強撐著完成工作任務后,只打包了公司的兩份剩米飯,財產價值不足1元,且公司已經將米飯拿回,實際上并未給公司造成損失,更不用說是重大損害。鑫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卻依據《員工手冊》中“員工有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行為,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公司造成重大損害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合同”的規定,將我辭退。被申請方依據此條解雇屬于違法解雇,因此,請求仲裁委裁令鑫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其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賠償金6.32萬元。
遞交仲裁申請書后的第四天,劉玉梅突然接到鑫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打來的電話。經理說,如果她愿意撤回仲裁申請書,公司領導從大局出發,愿意給她一次重新改過的機會,只要她能在公司員工大會上做個檢討,公司允許她再回去上班。
對于鑫盛公司提的這個條件,劉玉梅想也沒想就拒絕了。她氣憤地說:“家有家法,廠有廠規,犯錯了受到懲罰我也理解,可公司拿員工不當人看,動不動就用開除、解雇等手段對付員工,讓人寒心,我已經傷透了心,不想再回去了。同時,我想為自己討個說法,也給公司提個醒,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把員工放在第一位!”看劉玉梅鐵了心要走仲裁這條路,經理說:“打官司耗時耗力,如果你能撤回仲裁申請書,公司補償你2萬元錢。”這個提議又被劉玉梅一口回絕:“不是我的一分我也不要,屬于我的一分也不能少,我該拿多少補償,讓法律來做個裁決吧!”劉玉梅的話擲地有聲,經理語氣一變,用威脅的口吻說:“既然這樣,公司就奉陪到底,公司有的是錢,你要是能打贏官司就放膽來拿吧!”說完,就掛了電話。
2017年7月15日,北京市房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下達仲裁通知書,仲裁委員會認為:被申請方鑫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雖有權解雇違反勞動紀律的員工,但解雇理由不充分,屬于違法解雇員工,裁令鑫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6.32萬元。
裁決書下達后的第七天,劉玉梅卻收到了房山區人民法院送達的傳票。原來,鑫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對房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下達的裁決書不服,遂上訴至法院。
8月1日,房山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劉玉梅在當天生病的情況下,從公司打包兩份米飯回去吃是合乎情理的,以此認定其構成盜竊公司財物并不適當,公司的行為構成違法解雇,應當支付相應的賠償金。法院判令鑫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劉玉梅經濟賠償金6.32萬元。
該案主審法官認為,公司有權在員工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的情況下解雇員工,但解雇理由不能太任性。公司的規范化運作離不開嚴格的管理制度,但在管理制度執行的過程中也應該多一點人性化的考慮,把握好尺度。公司以此種牽強的理由解雇員工,會極大地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影響公司的形象。公司在做出此類決定的時候,也需要考慮這一潛在的成本。
法院判決下達后,鑫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沒有上訴。劉玉梅維權成功的消息傳到鑫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們對她表示欽佩的同時,也對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了更深的認識。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