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家寶寶兩歲半,特別挑食,只吃肉,不吃青菜。請問,有什么辦法改變他的壞習慣嗎?
讀者 萬秀蓮
萬秀蓮讀者:
寶寶挑食會使營養失去平衡,對身體發育有很大危害,必須糾正。以下8個糾偏方法供您參考。
1.給食物公平的地位。父母應理性對待食物,不說某種食品高級、好吃,某種食品低等、難吃。如果菜肴確實難吃,只能說是烹調不得當,而不能貶損食物本身。
2.講解食物與健康的關系。父母要教育孩子,健康飲食能滋養出健康的人。把不挑食和孩子所注重的目標結合起來,比如長高、有力氣、變漂亮等,并舉合適的例子證明挑食的害處。
3.讓孩子參與制作食物。讓孩子對食物多一些了解,有助于他產生心理認同。比如,帶孩子去看看菜地里的菜是怎么長出來的,幫大人擇菜洗菜,親手做涼拌菜,親手種菜苗、發豆芽等。一般來說,孩子會愛吃自己參與制作的食物。
4.避免他人的干擾。如果身邊有小朋友或成年人挑食,父母要用不贊成的態度談論此事,同時肯定孩子沒有這樣的毛病。比如,別人家的小朋友貪吃洋快餐等垃圾食品,要用批評的態度指出,這些食物營養價值很低,讓孩子吃這樣的食物是家庭飲食質量差的表現。在孩子面前贊美自家食材優質、做法獨創等。
5.心平氣和對待挑食行為。對孩子挑食,家長不要大驚小怪,過分批評,以免導致孩子產生抵觸情緒。但也不能縱容,應問問孩子:這個菜為什么不好吃?然后承諾孩子,下次會烹調得更好。不要跟別人說,自家孩子不吃或特別愛吃某種食品。
6.改進烹調方法。把食物做得更美味,用漂亮的餐具盛放,把食物切小一點,適合孩子取食。只要味道好,樣子可愛,孩子通常會樂于接受。
7.幫孩子分析食品廣告。兒童的從眾心理和好奇心強,易受廣告影響。父母要盡量讓孩子避免接觸垃圾食品的廣告。如果不能避免,就要經常引導,讓其知道廣告多的食物不等于優質健康,誘人的口感里可能含有不利于健康的東西。
8.鼓勵每一點進步。如果孩子接受以前不吃的東西,或放棄了某種特別喜愛的零食,父母可適當給予精神獎勵,或其他非食品形式的鼓勵。
如果孩子實在不吃某些東西,可以試著這樣做:制成餡料,包在其他食物中;和其他食品搭配,作為配料,不引起孩子注意;找到能提供相同營養的替代物;找到孩子在口味上最喜歡的餐館,點含有這類食品的菜肴。
醫生 劉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