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瓊
兒子3歲上幼兒園,直到5歲,都一直跟我婆婆住,因為我工作忙,沒時間照顧他。去年年初,婆婆和公公要去上海我小姑子家住段時間,我只好辭了職,在家做自由撰稿人,順便帶兒子。
可誰知,兒子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就弄得我窩了一肚子火。早上7點,我拿著準備好的一套衣服來到兒子房間。他已經起床,正利落地脫掉睡衣,看到我,清脆地叫道:“媽媽,我可以自己穿衣服。”我一聽,非常欣喜。我曾聽婆婆跟我說過,孩子不能溺愛,應該讓他從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想,兒子自己穿衣服,一定是婆婆刻意教的。于是,我把衣服遞到兒子手上,說:“好啊,寶貝真能干,你自己穿,還要穿鞋子,媽媽先去準備要帶的東西。”這天,我計劃好了送兒子去幼兒園后,去雜志社跟編輯見面商量修改一篇稿子。
過了20分鐘,我準備妥當來到兒子房間,推開門一看,他正慢吞吞地擺弄褲子,顯然是弄不清楚前后不知道該怎么穿。我的急脾氣上來了,二話沒說,上前一步奪下兒子手里的褲子,迅速往他腳上套。兒子顯然被嚇到了,呆呆地讓我穿。我幫兒子穿好后,一把抱起他,讓他站在床上,然后兩手把他的褲子向上一提,搞掂。再看兒子,一臉怯怯的表情望著我。我說:“趕緊穿鞋子,媽媽約了人。”說著,彎腰把鞋子拿在手上,示意兒子坐好。
我動作很快,幫兒子穿好鞋子,拉著他就往門外走。剛到客廳,迎面碰上剛起床的老公,他張口想問我什么,我匆匆地說了句:“晚上再說,我趕時間。”然后便連拖帶拽地領著兒子下了樓。
開車行駛在去幼兒園的路上,我教育兒子:“寶貝兒,時間是很寶貴的,我們應該加快節奏,提高做事的效率,慢吞吞的可不行。”兒子眼睛盯著窗外,氣鼓鼓地說:“奶奶從來不說我慢,如果我不會,她就在旁邊教我。”我立即重復了一遍我的觀點:“時間是很寶貴的,媽媽要做的事太多。如果你動作快就可以,但像今天這樣肯定是不行的。”兒子聽了沒再吱聲。
這天,我匆匆送了兒子,又匆匆來到約定地點,還是遲到了5分鐘。我向編輯表達了歉意,她還調侃我:“你是很有時間觀念的人,不會無故遲到,我相信你不是故意的!”
晚上,我做了兒子愛吃的糖醋排骨。兒子滿懷期待地捧著他專屬的小碗,舉起小勺子,顫巍巍地伸向排骨。因為飯桌有點高,兒子坐的椅子不太合適,他站起身來,誰知勺子沒拿好,快到嘴邊的一塊排骨順著胸前的衣服滑到了地上,他的白T恤上頓時染了一片糖醋汁。我惱火地把筷子往桌上啪地一放,拿張紙巾使勁幫他擦。擦完后,我不耐煩地對他說:“媽媽喂吧!”說著,端起兒子的小碗,盛上米飯,再堆上菜,用勺子往兒子嘴里填。兒子把頭歪向一邊,顯然是拒絕的。我立即提高聲音說:“媽媽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你慢吞吞的,媽媽的工作就完不成。”兒子眨眨眼,張開了嘴。我沒給兒子辯解的機會,將一大口菜填進了他嘴里。
從那以后,早上我三下五除二幫兒子穿衣服,然后送他去幼兒園;在家吃飯,我不許他慢吞吞地拿著小勺子吃半天,直接喂他。他稍有異議,我就語重心長地告訴他:“你還小,有些事還是媽媽幫你吧,這樣效率高。”我不知道他懂不懂什么是效率,但我只想加快工作節奏,寫出更多的稿子,掙更多的稿費。
兩個月后,公公婆婆從上海回來了,帶著禮物來到我家看孫子。我到廚房準備午飯,讓兒子陪爺爺奶奶。可不到10分鐘,客廳傳來了兒子極不耐煩的叫喊聲:“好煩啊,都說過不吃了。”然后是婆婆詫異的聲音:“為什么?以前你不是最喜歡吃這種糖嗎?”還有公公的嘀咕:“這孩子,才兩個月,怎么變得這么急躁。”我趕緊出來,問發生了什么事,卻看見茶幾上撒了很多奶糖,地板上也有。兒子氣鼓鼓地噘著嘴生氣。
婆婆把我拉到一邊,問:“這段日子,你是不是什么事都幫他做,嫌他做得慢?”我心里一驚:“媽,你——怎么知道?他——做事太慢了,我趕時間,必須加快節奏,就——幫他做了。”越說我心里越沒底氣。婆婆聽罷連連搖頭:“小瓊啊,我——怎么說你呢?他是個孩子啊,有他自己的節奏,有他這個年齡段的做事方法,你怎么能按你的節奏來要求他呢!你看看,現在他一點都不快樂,急躁、易怒……”我腦子里嗡嗡響,婆婆接下來說了什么我都沒聽清楚。但我立卻做出一個決定:不再要求兒子跟上我的節奏,要讓他按自己的節奏做事。因為我相信,婆婆從事幼教工作30多年,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都遠比我豐富。
這天晚上,飯菜擺上餐桌后,我有意對兒子說:“寶貝兒,媽媽忙不過來,你自己盛飯吧。”兒子的小臉上頓時有一絲欣喜的表情,但又有些膽怯,拿著碗猶豫著要不要照做。我笑著鼓勵他:“你長大了,可以自己吃飯了,快去吧!”兒子聽罷,扭著小屁股風一樣跑去盛飯了。這頓飯,我一口都沒有喂他,雖然他弄撒了一些飯,衣服也臟了,但他始終是笑著的。老公看我的眼神有些詫異,公公婆婆則滿意地看著吃得津津有味的孫子,笑得很舒心。
讓孩子保持他自己的節奏吧!否則,不是越俎代庖,就是拔苗助長,皆不利于孩子成長。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