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男孩
我一定是生病了。
最近老是頭暈、惡心,也沒有食欲,我都不記得上次好好吃飯是什么時間了。我估計這就是所謂的感冒吧,反正媽媽是這么說的。
“傷風感冒而已,去躺一下就好了。”
剛才我跟媽媽抱怨頭暈眼花,看不清楚東西,媽媽輕描淡寫地把我打發到一邊,急著去跟爸爸談論什么三維深度攝像頭動態穩定問題。他們兩個忙這個項目好像有一段時間了,經常搞到夜里兩三點鐘。我最近睡眠也不好,經常夜里莫名其妙地醒來,腦子里都是白天亂七八糟的影像快速閃過。最近幾乎每次醒來,我都會聽到他們兩個在隔壁房間爭論著什么,全都是技術術語,我也聽不懂。
有時候我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親生的,盡管我外表看上去確實跟爸媽各有幾分相似,他們平時對我也很好,可是每次我生病的時候,他們好像都不太關注我的病情,反而會花更多的時間去忙工作。我猜大概是覺得工作分散注意力,每次等他們忙完了,抽出時間來看我,我的病都已經自己好了。
想到這里,我真要是替自己點贊,長這么大,我一次醫院都沒有去過,生病都是自己扛過來的。我的同桌小R就經常請假去醫院,每次回來都帶一堆好吃的零食分給大家,說是他爸媽在醫院里給他買的。
躺了一會兒,我真的感覺好多了,下樓去看一會兒電視吧。生病了不能上學,看看電視總可以吧。想到這里,我穿上拖鞋,慢慢下樓去客廳。
完蛋了,腿好像麻了,完全不聽使喚,我從樓梯上滾了下去。
聽到巨大的撞擊聲,爸爸媽媽趕快跑出來看,見我臉朝下趴在客廳的地毯上。我感覺不到疼痛,只聽見奇怪的鳴叫聲在我耳朵里響,有什么液體從我頭上流下來。
暈過去之前,聽到爸爸媽媽還在談論他們的項目。
“我說你還不信,平衡傳感器有故障,需要更換……”
看來我真的不是親生的。
等我醒過來,發現自己躺在醫院冰冷的床上。旁邊一個穿白大褂的醫生,端著一個儀器走到我面前,他拿著一根扁平的電線,輕輕地插到我耳朵里,嘴里還安慰我說:
“這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升級一下最新的系統補丁就好了!”
我的病好了!爸爸媽媽抱著一堆零食,開心地進來看我。
我就知道,等他們忙好他們的項目,我的病就好了!
植物女孩
見到你的那一刻,我知道了自己的意義。
你身高一百六十八厘米,體重五十二公斤,亞裔女性。從來到這個世界上,你的大腦活動就始終維持在最低級別,運動神經、植物神經被一塊小小的芯片所接管。所以每天你準時起床、進食、運動、排泄,但其實你一直在睡覺。這種狀態,本質上就像教科書上所說的植物人一樣,所以我們都叫你“植物女孩”。
按照一般的審美觀點來看,你的容貌可以打九十分,扣掉的十分主要是你毫無生機的眼神。有的文獻里將你稱為活死人,但我覺得這空洞的眼神更加迷人。我總希望從那里找到一絲絲希望,你美麗的瞳孔卻平靜得像桃花潭水,毫無波瀾。
你其實只有五歲,卻擁有一個二十歲的身體,這全靠我和我的同學們。精確的電信號刺激著你的腦垂體,你每天吃的糊狀早餐都是用試管和量杯精心勾兌。我們小心地控制著你的新陳代謝速度,讓你可以永遠保持著二十歲的狀態。
你的父母擁有這個小島,核電站、工廠、實驗室、農田、生活區、學校、科研人員,島上的一切都以你為中心,包括我在內。他們很忙,但每周都會通過衛星線路與我們開視頻會議,了解你的各種生命指標。這一天是全島科研人員最緊張的一天,生怕哪里做得不好,就會丟掉這份高薪的工作。
我則沒有這種擔憂,我熟悉你身上的每一根骨骼、每一塊肌肉、每一條血管和神經的位置。當你需要醫療護理的時候,我是唯一有資格給你進行按摩、輸液、手術的。我學會的第一個詞,是你的名字;語文書上的課文是你的身世;數學書上的應用題計算是你的生理年齡;生物化學里學的是你的代謝過程;解剖課上的實驗模型是你的一比一硅膠仿生體。我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你提供無微不至的醫療服務,因此在這個島上,只有我不會擔心失業。
我想,我是愛你的。
現在,你躺在手術臺上,我將親手摘下你的心臟,移植給那個旁邊手術臺上與你長得一模一樣的少女。你的心臟將在她的胸膛里跳動數年,直到下一次,我將另一個你的心臟移植給她。
一種久違的失落感,在我的頭腦中升起。上一次有這種感覺,是我從樓梯上摔下來,發現自己不是父母的親生骨肉。
完美公主
她是完美的。
父親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母親擁有歐洲皇室血統。她從小接受貴族式教育,奢華卻不寵溺。鋼琴、柔道、黑客技術,只要是她感興趣的,就會有世界上第一流的人來家里進行一對一的教學。
成年后,她既沒有經營商業,也沒有涉足政治,而是選擇了慈善事業。每年,成千上萬的亞非拉貧窮兒童從茅草屋、窯洞、帳篷里走出來,到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學校里讀書,從此改變命運。
然而,完美的她,有個致命的缺陷,先天性心臟病。她的心臟組織衰老速度比常人快很多,而且胸腔內部先天畸形,常人的心臟無法移植進入她的體內。一時間,如何拯救她的生命成了世界性難題。她的父母放下手邊一切事務,集中整個財團所有智力資源,來攻克這個難題。
兩套方案被擺在桌面上。
人工心臟。將一個由鋰電池供電的機器泵放入她的體內,取代她的心臟,從此,她將不再有心跳,每隔三至五個小時,她必須回到專用的設備上充電,不能有劇烈運動。這對于天生活潑愛動的她,無法接受。一個沒有心跳的慈善家,在很多落后地區的文化里,也是無法接受的。
克隆心臟。用克隆技術重新復制她自己的心臟,移植替換現有的心臟。最好的情況下,術后只需要幾周的恢復時間,她將完全感覺不到與之前有任何不同,每個克隆心臟可以使用長達五年,效果堪稱完美。但是,克隆技術尚未成熟,無法克隆單個器官,目前只能整體克隆。而克隆人技術早已在全世界被禁止,沒有科學家敢從事該方向的研究,這幾乎意味著葬送自己的前途。即使有人愿意搭上前途幫助她克隆一個新的身體,這意味著再造一個她的孿生姐妹,然后殺死,獲得心臟來移植給她。這里面涉及的倫理和情感障礙,是常人無法接受的。更不用說,等待她的克隆體發育成熟,還要許多年的時間,她現在的狀況無法等那么久。
會議室里吵成一團,三天下來,兩個方案都被否決,無法實施。情急之下,她的父母將全部計劃公開,希望有人能有辦法救回他們的完美公主。
一個AI創業公司的年輕人提出了終極方案:
先用人工心臟給公主續命。與此同時,在太平洋荒島上展開AI機器人和克隆人研究,以避開各國法律的制裁。數百個基于各種算法的AI機器人同時開始演進,從其中找到最優秀的外科醫生。由這個機器人完成最終的克隆體心臟采集和移植,避免人類醫生可能受到的道德和情感沖擊。
她,終于完美了。
作者簡介:張浩斌,男,浙江傳媒學院教師,平時寫軟件代碼,偶爾寫文學稿件,小小說《盲空》發表在《楚風》2017年第2-3期上。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