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謙
縣教育局新來了位葛局長,他剛一上任,就接到了群眾舉報,說靠山村未經審批,擅自使用小學校舍私建了一所幼兒園。
靠山村背靠大山,位置偏遠,村里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村里原有一所小學,后來縣教育局實行改革,學校的幾十名學生被并入了鄰村小學,之前的校舍就空了。像這樣的村小學,整個縣有幾十所,教育局還沒來得及處理這批空置的校舍,就出了這檔子事。為了調查清楚,葛局長決定借調研之名,親自去一趟靠山村。
接待葛局長的是村支書老張。吃中飯時,葛局長先試探著問起了村里孩子上小學的事,老張都很配合地回答,可說起3至6歲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老張卻都繞開了。
下午,老張帶著葛局長到村里轉轉,路過村小學時,葛局長想進去看看,老張只好訕笑著打開了鎖。
這所空置的村小,其實就只有一個小院子,五六間平房,人數最多的時候也不到一百人,只有五六個民辦教師,因此被合并到了鄰村小學。
葛局長假裝不經意地問:“小學被合并后,這校舍沒人用吧?”
老張忙不迭地答:“沒人用、沒人用,我們收到過文件,擅用空置校舍是違法的,我們知道……”
前后轉了一圈,葛局長心中有了數,看來,靠山村確實使用了空置校舍,辦了一所幼兒園。為啥?雖然村小看起來空空蕩蕩,但葛局長還是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鋼制籃球架的四角被包上了舊輪胎做的防撞角;教室墻壁上有涂鴉的痕跡,筆法幼稚;校舍后面還堆著一堆新煤,明顯是做飯用的……不過葛局長看破卻沒說破,他心中還有疑問,這種私建的“山寨”幼兒園能盈利嗎?他們是怎么維持下去的呢?
晚上,葛局長讓老張找幾戶有3至6歲孩子的家庭,他要去走訪。他們先去了小芳家,小芳今年5歲,家里只有爺爺奶奶。簡單介紹后,葛局長問:“小芳上幼兒園了沒?”小芳爺爺說因為鄉里的幼兒園太遠,住校一次得住一個星期,擔心孩子吃不好,就還沒去上。小芳爺爺頓了頓,試探地問:“現在村小空置了,要不場地讓我們用用,讓孩子們在里面玩?當時建村小,也征用了我家幾分地呢……”
葛局長聽出了話外之音,趕忙解釋,現在的幼兒園可不比以前了,國家對學生的平均用地面積和活動面積都是有要求的,而且消防、食品安全啥的都要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許可才行,以靠山村的實力,根本建不起一所合格的幼兒園,就算建成了,也是賠錢的。
“叔叔,我們少用一點面積可以嗎?”一旁的小芳突然冒出了這么一句。葛局長很驚訝,小芳只有5歲,家里人說話都有濃厚的方言口音,可小芳說的,卻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這讓小芳爺爺和老張都有些尷尬,趕緊岔開了話題。葛局長雖有疑惑,但也沒有追問。
接下來的幾天,葛局長又去了幾戶村民家走訪,大伙兒都反映靠山村急需一所幼兒園,公立的、私立的都行,可葛局長心里明白,這是不可能的,為這三四十個入幼兒童建一所公立幼兒園,成本太高;私立幼兒園不賺錢又不會有人干……
時間一晃就過了一周,葛局長要走了,靠山村私建幼兒園的事,他也通過另一種方式查清楚了。
兩三天前的晚上,葛局長請老張喝酒,本想套老張的話,可老張直到喝醉了趴在桌子上,都沒說出啥。不過等老張趴下,葛局長發現他桌上的手機一直在閃,拿過來一看,是微信群聊,群名叫“眾籌幼兒園”。葛局長知道有戲,見老張的手機沒有設置密碼,就偷偷用老張的微信把自己拉進了群,然后刪了對話框,之后他又仿照群里大伙兒的名字,給自己改了個群昵稱。葛局長就在這一百多人的微信群里“潛水”,看看大家都說了啥。
“葛局長走了沒?上次幼兒園老師教的歌,俺家孩子又快忘了。”
“快了吧,他人不壞,可聽他的意思,公立幼兒園遙遙無期,孩子一天天長大等不起啊!”
“沒事,咱現在不是有幼兒園嘛,就先這樣吧,耽誤啥也不能耽誤孩子的教育啊!”
“保育組,多做點雞蛋,有孩子反映吃不飽。”這條是老張發的。
“好的,老張,放心吧。”一個名為“保育組組長”的人回復道,“雞蛋不夠我挨家去收,只要是孩子們的事,大家都很支持。”
這下,葛局長明白了,原來靠山村是“眾籌”了一所幼兒園!除了老師是從縣里請的,其他工作人員都由留守的老人志愿組成,大家積極性很高,五六十歲的農村老人也學會了微信,在群里領任務……
他們的保安組由爺爺們組成,負責在幼兒園門口巡邏站崗,保證安全;保育組則由奶奶們組成,負責給孩子們做飯;蔬菜是專門的“種菜組”種的;雞蛋是“養殖組”養的雞生的,都是特供幼兒園;而孩子們的玩具,都是一個干過木工的爺爺做的……這些都是免費的。至于保障安全所需的滅火器、應急燈啥的,都是在外打工的年輕人湊錢買的。葛局長了解到這些時,眼眶都濕了。現在辦什么事都講程序,特別是建幼兒園這樣的大事,短則半年,長則一兩年,可留守兒童們卻等不起,于是靠山村就想出了這樣一個方法,試圖解決孩子們上學的問題。
葛局長臨走那天,眾籌群里大伙兒在討論給孩子們買套益智類玩具,一番溝通后,大家很快達成共識,紛紛在群里發起了紅包。這些紅包不分大小,都擊中了葛局長的心,他終于不潛水了: “支持!孩子的教育最重要!”說著,他連發了5個200元的紅包,然后退了群。
過了兩個月,靠山村等來了真正的“大紅包”,縣教育局研究決定,在幼教稀缺的農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特事特辦,加快建設或扶持一批幼兒園,而靠山村“眾籌”的幼兒園,進入了第一批重點扶持轉正的名單……
(發稿編輯:曹晴雯)